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智能医疗设备 >  机器人又来抢医生“饭碗”了?
机器人又来抢医生“饭碗”了?
  • 2017-11-01 10:37
  • 作者:王潇雨
  • 来源:互联网Plus智能医疗频道

在机器人写稿会否取代记者争议未平之际,这几天,机器人会不会来抢医生的“饭碗”又引发一轮热议。有媒体报道,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智医助理”机器人,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监管下参加了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8月28日在2017中国(广州)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透露,该机器人不仅过了基础线,而且考出了中高级医师的水平。

机器人可帮医生“偷懒”

在人类“短板”处发光发热

据媒体报道,杜兰说该机器人首次参加“医考”并通过,同时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拥有智能语音等服务能力,可以直接将医生所述形成病例,让医生从双手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

“仅从工具的角度来说,机器一定要比人做得好,才有价值和前途,计算器就是典型例子。”在福州总医院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军医院信息化研究与技术支持基地主任陈金雄看来,眼下如火如荼的智能机器人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没有本质差别。“新技术不断取代人类部分工作,这是必然趋势。只是这一轮智能革命,不像过去只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更有可能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因此在不断挑战人类认知,人类在心理上会有的一点点难过、失落或恐慌,但趋势不可阻挡。或者也可以乐观的认为是机器在帮人类’偷懒’。”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的难度相对更大,一方面,患者个体差异大,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好医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大量经验,机器人短期内还很难达到。同时,需要操作技巧的工作,如超声检查,机器人在短期内也不一定能行。毕竟疾病诊断与下围棋不一样,不是靠单纯记忆棋谱就能完成的。”陈金雄说。

“短期内机器人挑战医生的难度还比较大,但不等于人工智能没有用。”陈金雄指出,机器人会在细分领域逐步取代医生部分工作,如心电图等具有标准化数据的影像诊断,以及信息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比如IBM的沃森(Watson)人工智能,录入已有疾病治疗指南和发表的论文进行机器学习,并与医院在合作获得更多患者病例数据,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医学越来越细分,医生越来越精通某一专业领域,但对其它专科可能就不那么熟悉,但病人的疾病有可能是多发的,这时候机器人从整合医学的角度辅助判断,提供最新知识,这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机器人还可以用于提醒医生,减少由于疏忽等原因造成的可避免的医疗差错,同时智能的分诊、导诊,在基层可减少漏诊和误诊,帮助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另外,可用于年轻医生的教学培养。总之,将医生能力发挥到更大,提高效率,解决更多问题。”

北京积水潭医院一级主任医师、院长田伟认为,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会有更多创新,越来越贴近我们希望达到理想方向。“我还是相信技术会被人类控制,但技术可以超越人类的短板。”

医疗机器人进入黄金期

将在外科手术领域爆发

在刚刚结束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哈姆林医疗机器人中心主任杨广中曾指出:“医疗机器人已进入黄金时代。美国、欧洲、中国、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初创企业都在该领域钻研。初创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80亿美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达芬奇SI型机器人全球有4000台,美国约2600台,我国大陆地区65台,台湾地区约40台,香港12台。

“现在我们有诊断机器人、监护机器人、外科手术机器人、假肢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服务机器人,心理咨询机器人将来也是热门方向。”直觉外科手术公司(达芬奇机器人)中国总代理、美中互利医疗公司首席运营官刘雨介绍,目前医疗机器人最大的应用领域在外科手术: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减少,尤其适合危重、高龄、非常肥胖、不适宜再做开放手术的患者。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结合,手术会更准确、更安全。另外,还可增加医院知名度、提高病床周转率,减少医疗纠纷。“我相信外科机器人的爆发期已经来临。”

刘雨介绍,我国机器人外科手术量从2011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6年是17900多例,今年可达25000例左右,已覆盖心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科、妇产科、小儿外科等领域,充分证明手术机器人可完全精准地完成手术。

事实上,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手术机器人已开始研发,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海军总医院联合开发研究的神经外科机器人为起点,北京、天津、浙江、上海、重庆、成都的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机器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机器人已实现了从跟跑、伴跑到领跑的改变,毫不夸张地讲,它是世界先进技术的代表之一。同时,中国制造也出了很多原型机,国产的类达芬奇机器人’奇迹之手’(Miracle Hand),正在进行临床实验,也已经做了几例手术。”刘雨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教授表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应重点支持专科型医疗机器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功能比较单一、系统比较小、技术复杂度和成本也比较低,但在中国市场需求量更大,也更容易实现成熟化。”

伦理、法律、技术有挑战

但未来服务前景广阔

能不能接受让全自动机器人给自己开刀?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公众表示,即便是技术成熟,暂时还过不了“心理关”,如果要尝试,必须有医生在场把关,可以从一些伤口缝合等小手术尝试。

据了解,按照国际规定,目前还不允许机器人独自操刀。“即使未来技术可实现  但也存在伦理和法律争议。比如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责任主体是医生还是机器人?法律规定在这些问题上还是空白。”田伟说。

“在手术室当中仍然是外科医生发挥主要作用。”杨广中表示,从技术的角度看,机器人的感知功能、反馈功能、视觉功能等还需不断改善。比如,良好的感知功能全面了解患者状况,必要时需要人机互动;实时的视觉功能,帮助医生看到一些目光不可及的地方,结合历史图像和视频进行机器学习更加了解手术情况,使手术更加安全。

“未来机器人要变得更为智能,瓶颈问题还是在数据。”陈金雄指出,涉及患者隐私的诊疗数据还没开放,医院信息化水平离智能化的差距还很大。人工智能在语义理解、语音识别方面还存在问题。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辛国斌介绍,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塑料、橡胶、化工等高污染行业以及食品、饮料和制药等与民生相关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降低环境污染、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发挥重大作用;随着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交互等技术,服务机器人在金融、医疗等专业场景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而特种机器人已在助老助残、现场保障、安全生产和抢险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与全球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特别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义识别等领域已部分接近和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目前国内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已出现一批创新企业。”辛国斌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教授表示:“不仅是医生的工作助 理,老龄化社会将会催生出新一代智能机器。机器人陪伴对话聊天、老年人行为辅助、定制个性化看护服务,及针对残障人士的智能假肢、灾难救援领域都颇有应用前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文颖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机器人  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