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会议活动 >  三医联动改革渐进,民营医院难题待解
三医联动改革渐进,民营医院难题待解
2017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年会共话行业机遇与挑战
  • 2017-10-30 18:09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2017年,“三医联动”再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和地方层面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步伐加快……这是贯彻实施“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渐进向前的关键一年。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在这一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三医联动下,对民营医院有何影响?民营医院又该如何顺势而为谋求发展呢?破解种种难题,需要发挥全行业集体的力量。11月17~20日,“2017 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年会”将在江苏常州举行,届时将通过汇聚国内外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专家,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共同研究和探讨未来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的新路径。

三医联动:好戏轮番上演

“三医联动”并非新鲜词汇,自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就屡屡被提及和讨论,指的是卫生体制改革、医保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之所以强调“联动改革”,是因为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部门间的冲突,成为深入推进医改的主要障碍。作为付费方的医保、服务提供方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药品供应方的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在医改的方向、目标、政策手段上都需要重新理顺。

如果说医改是一把待开的锁,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就被各方视为化解难题的钥匙——希望借此来破除以药补医、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发展社会办医、开展分级诊疗,进而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便患者就医、减轻看病用药负担,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然而,打破固有模式,实现联动改革,并没那么容易。直到2016年3月“三医联动”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情况才真正改变。进入2017年,各项政策更是好戏轮番上演。

2017年1月5~6日,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化医改、促进三医联动……

4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全面加强医联体建设…

来自政府高层的力推,促使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和实施,也使得“三医联动”成为今后几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

民营医院:尴尬的“伴舞者”

频频出台的政策,搅动着中国医疗市场的一池春水,不仅加快了公立医院改革步伐,也推动着民营医院一路向前。根据8月30日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结果,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的医院数量达到3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566个,民营医院17153个。与2016年6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392个,民营医院则一举增加1850个。在医疗服务方面,2017年1~6月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为2.2亿人次,同比提高14.1%;民营医院的出院人数为1448.4万人,同比提高17.8%。

1.利好政策出台

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的发展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使得“就医难”问题得到缓解。因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今年5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出利好消息,包括:“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和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康复护理等专业机构”,“吸引境外投资者合资合作兴办高水平医疗机构”,“对社会办医实行一站受理、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探索包容而有效的审慎监管方式”……条条政策都体现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鼓励与扶持。

此外,4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版《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允许医生多点自由执业,成为最大亮点。简化医师多点执业程序,无疑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营医院人才瓶颈的问题。

2. 处境略显尴尬

我们也应看到,在三医联动的舞台上,公立医院仍是万众瞩目的“主角”,在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方面动作频频。作为“伴舞者”的民营医院,却成为被忽略的“大多数”,处境略显尴尬。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我国民营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并不断完善和规范化。只是与公立医院相比,大部分民营医院,尤其是中小型营利性民营医院,依然存在人才数量较少且人才结构不合理,引进与留住人才困难的问题突出。并且,融资困难且缺少资金扶持,也限制了民营医院的发展潜力。虽然2010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中提出,对社会资本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可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免征营业税。二是在3年内,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三是在3年内,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可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民营医院而言,3年内很难收回其成本。3年免税期过后,大部分民营医院仍会在高额的税收中出现生存危机。

3.发展空间受挤压

在三医联动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持续扩张,随着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医保付费、医事服务费等政策的推进,公立医院正逐步打破“以药补医”机制,患者用药成本大幅降低;再加上土地供给、税收政策、扶持资金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以及国家卫生政策的宣传,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这些都在挤压着民营医院的发展空间。

深化改革:民营与公立“共舞”

虽然整体数量远超公立医院,虽然国家出台政策明确鼓励社会办医,但大多数民营医院依然存在技术人才短缺、融资困难等短板,在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方面都难以与公立医院相媲美。此外,长期以来国家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尽管出台了很多有利政策,但大多数政策定位不清楚,很多具体措施的实施力度较差。因此,建立可执行到位的公平公正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民营和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平等机会,已经变得十分必要和急迫。

1.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应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在价格管理、市场准入、医疗保险定点、税费等政策上给予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使民营医院能够与公立医院共同起舞。并且,应引导社会资本向民营医疗机构投入,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专科特色、服务群体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引,使社会资本流入医疗供给相对短缺的市场,并鼓励领先的民营医疗机构融资上市。

2.构建新治理模式

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已成为各方共识,也是下一步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医联动”不应仅仅是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应是各部门治理模式的转变,跳出传统的利益归属和纠葛,打破陈规和成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变化为准,构建起各方平等交易的新治理模式。

3.凝聚全行业智慧

作为民营医院自身而言,也应做好迎接一切机遇与挑战的准备。随着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药品零加成、按病种付费、“两票制”等制度及系列改革措施的全面推进与实施,我国民营医院发展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深层次变革。征途漫漫,民营医院究竟应如何适应改革、寻求突破?由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主办的“2017 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年会”即将召开,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围绕“社会责任·创新驱动——共谋发展新格局”的主题,共同碰撞思想火花,点燃前行动力。11月17~20日,让我们相约常州,凝聚全行业的力量与智慧,寻找三医联动下民营医院突围发展的新思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三医联动  民营医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