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离开体制后,年轻医生都去了哪里?
离开体制后,年轻医生都去了哪里?
  • 2017-10-30 10:28
  • 作者:疾风
  • 来源:“看医界”微信号

业内医生社区丁香园曾发布过一份医生流失情况调查报告,其中关于公立医院医生结构化流失的情况再次引起业内关注。
 
调查报告显示,流失医生中,26-35岁之间的医生占65.5%,一大批年轻医生正在加速从医院离开,其中不少都是三甲医院的骨干医生。
 
在离开体制的原因方面,调查报告分析和高强度的工作、低性价比的薪资、没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以及前途未卜的医改等。
 
离开体制后的年轻医生一般都去了哪里呢?

跨国药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跨国药企等制药企业对年轻医生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当年药代捞金容易的时候,就有一批年轻医生下海做了“药代”赚得盆满钵满,但如今普通“药代”职业在取消以药养医的改革大趋势下,已经日薄西山,已经鲜有大医院医生轻易跳槽去做普通“药代”;但跨国药企的部门医学总监等相关职位,对于医学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对于年轻医生来说还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不再需要累死累活,外企的金领薪资待遇让不少厌倦了体制的年轻医生动心。
 
私立医院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及社会资本的积极涌入下,目前中国私立医疗机构数量已经超过了公立医疗机构。
 
不仅如此,在医疗机构的层次上也有了一定的改观。除了一些莆田性质的医院,还涌现了一批像和睦家、沃德等中高端私立医院,办医理念趋于接近主流国家社会办医,不少医院本身就是外资背景,甚至就是外资医疗背景,一些国内资本的私立医院也纷纷引起海外管理理念甚至管理团队。
 
因此,一些资本雄厚的私立医疗机构不仅能够开出远高于公立医院的薪资,还能够让年轻医生们不再每天重复苦逼的工作。
 
一些年轻医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关于理想中的医疗工作岗位中,和现实的公立医院环境相去甚远,但和上述这些高端私立医疗机构能够提供的工作环境似乎更为匹配。
 
互联网医疗巨头
 
可不要小看了互联网医疗企业,作为近年来资本的宠儿,融资千万都不好意思说,动辄都是数千万美元,估值动辄十几亿几十亿人民币。
 
作为有钱的“野蛮人”,对于医疗界人才吸引力不容置疑。小编身边N多年轻的医生朋友都被互联网医疗企业给高薪撬走了。
 
放弃了医生职业到互联网医疗企业干啥呢?由于不少互联网医疗企业都有医生端,因此服务医生的社区以及继续教育等运营岗位,都需要医学专业人才。
 
在患者端,更“野蛮”的比如平安好医生,直接全职雇佣1000名医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个体或连锁诊所
 
前段时间,《看医界》曾独家报道了“广东三甲医院医生批量离职开诊所”的现象。
 
在广州,2016年4月底,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广州市儿童医院等三甲医院的欧茜、古锐等6名以主治为主的医生选择了新的执业方式,在广州市珠江新城CBD开设了儿科专科门诊。
 
在深圳,2016年3月的第一天,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裴洪岗选择离开了体制,创办自己的儿科诊所。
 
还是在深圳,早在2012年,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肾脏内科主治医师朱岩就已经选择离开体制,和伙伴们一起在深圳开办了卓正儿科诊所。据了解,以卓正儿科诊所为例,在连锁化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招募的对象都是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
 
此外,一些玩腻了线上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也蠢蠢欲动地开办线下诊所,招募对象依旧是年轻医生。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对《看医界》表示,主要是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十三五”期间,眼科、耳鼻喉、儿科等专科诊所、连锁诊所会是一个趋势。一些全国性百家规模的连锁诊所还将会有上市机会。
 
再加上诊所市场准入的放开预期,诊所越来越成为年轻医生离开体制的一大去向。
 
加入医生集团
 
既然是离开体制,自然说的是体制外医生集团。众所周知,解放医生是大势所趋,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医生集团作为新鲜事物一下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医生跳出体制后成立的体制外医生集团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同时,也给蠢蠢欲动的年轻医生巨大鼓舞。
 
据《看医界》了解,张强医生集团成立后,上海一位三甲医院主治医生甚至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副高职称,选择了加入医生集团自由执业。
 
相信随着多点执业政策的逐步完善,和自由执业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体制外医生集团涌现,也会有越来越多年轻医生吃起自由执业的螃蟹。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liuge TEL:(010)68476606】

标签:公立医院  医生结构化流失  医生集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