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资本追捧诊所,想甩开三甲医院弯道超车?医改经历表明这可能是个幻觉
资本追捧诊所,想甩开三甲医院弯道超车?医改经历表明这可能是个幻觉
  • 2017-10-09 10:05
  • 作者:胖九
  • 来源:健康智汇

三甲医院才是我们这个医疗市场的核心玩家,这一点无论在怎样的政策趋势下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只是近些年市场上花样百出的概念多了,一向“不善言辞”的三甲医院有点被人们轻视了。

再加上分级诊疗政策制造了所谓基层医疗市场的盛宴,让市场再次产生了终于可以避开三甲医院并实现弯道超车的幻觉。为什么是“再次”?因为在新医改推动强基层过程中,政府出现过同样的状况。

实际上,在决定基层市场的走势上,三甲医院从来都没有缺席过。而且从国家政策可以清楚的看到,三甲医院才是整个分级诊疗的核心抓手。

另外,民营三甲医院虽然有,但极为稀少。也就是说,三甲医院的走势基本上也代表了公立医疗体系对整个医疗市场的掌控和影响。所以,在分析了一大堆基础医疗之后,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讨论一下三甲医院的大趋势。

1.过去五年,每年新增80家

过去这几年,民营医院数量快速增长,超过公立医院数量。而且,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尤其是对其规模的控制。

但如果仔细看政府每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公立医疗机构中,有两类医疗机构的数量在过去五年中一直稳定增长:一类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我的上一篇文章对此有分析),另一类就是三甲医院。

2011年,全国三甲医院的数量881个,而2016年的数量是1308个,五年间增加了427个三甲医院。平均每年增加的三甲医院数量超过80家。而我国大约300个左右地级市,算下来,过去五年每个地级市增加了1-2个三甲医院。

一家医院一旦成为三甲医院,不仅仅是等级本身的变化,其本身所拥有的资源配置能力也将呈几何数增加。它意味着一家医院很有可能在某个区域内,从一个功能性的医疗机构一跃而成为区域医疗中心。

从公立医疗趋势来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增长是增强医疗体系的触达能力,即所谓的可及性;而三甲医院的增加很明显是医疗技术能力。那么公立医疗体系这一头一尾的数量增长,对医疗市场意味着什么?

2.无孔不入的医联体+远程医疗

过去,三甲医院对市场影响的方式简单粗暴,就是自己上阵搏杀,与各路二级、一级的医院小弟们争夺患者。这个过程中,三甲医院不断变大,基层市场则不断萎缩。

新医改一直想强基层,开始的时候也比较简单粗暴,甩开大医院直接向基层砸钱。这其实也是现在市场对基础医疗的幻觉。但政府很快发现,但缺少医疗资源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本扶不起来,而且这是花了这么多钱之后买到的一个教训。

所以,政府后来换了套思路,让大医院带着小弟们一起玩儿,也就是所谓的医联体政策。这个思路不被市场看好,但却进展神速。

据官方统计数据,全国1764家三级医院开展医联体,占全部三级医院(2232个)的80%。等比例推算,大约有1000家三甲医院开展了医联体。

国办关于医联体的指导意见明确说过,三级医院在医联体中发挥引领作用。而对于三级医院来说,虽然自身的门诊被压缩限制,但实际上所有医联体内部各个小弟们的门诊都可以为我所用。

直白的讲,市场可以认为医联体政策不利于社会办医,甚至不利益基层医疗机构,但它却完全可以有利于公立大医院。因为医联体其实意味着大医院有更多可调配的资源。我相信,三甲医院早已明白这个道理。

同时,三甲大医院也非常清楚,信息化、远程医疗在延伸自己触角、增强覆盖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三甲大医院在信息化方面的诉求,得到了国家卫计委强有力的支持。

比如我在之前文章中就梳理过,今年2月份当中,国家卫计委曾集中批复了31家三甲医院上报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总投资额接近4.2亿人民币。而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又有9家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获得了批复。

通过医联体和远程医疗,三甲医院正在将自己的覆盖能力变得无孔不入。比如最近北京朝阳医院做了一个举措,医院建了北京市首个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患者在朝阳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的片子都可以由朝阳医院的这个远程影像中心出诊断报告。

道理非常简单:医联体之前,我的影像科是我的影像科;医联体之后,你的影像科也是我的影像科。这还不算那些与日俱增遍地开花的三甲医院分院,以及与社会资本合办的各种国际医院……

3.顶尖医院呈现专科化趋势

三甲医院并非一成不变。从医改的角度,政府希望三甲医院从普通病、常见病这种体力活当中解脱出来,提升疑难疾病诊治方面的能力。这也是分级诊疗中三甲医院的职能所在。

另外,看过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处方》都会知道,三甲医院这种模式是运营效率非常低的,尤其是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全面提升综合医院的效率。

由此看来,三甲大医院正在发生的变化某种程度上既是政策的有意推动,同时又是医疗趋势的塑造。这种变化就是大医院的专科化,从今年以来两个专门针对大医院的文件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一个是《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遴选工作方案》,这个是国家要拿出来真金白银干的事儿。工作方案中的遴选标准明确要求:

具有完备的专科体系。在重点支持建设领域应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域内没有相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方可考虑相应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或教学医院相应专科。

另一个是《“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官方在关于这个规划的解读当中说得非常清楚:

国家医学中心将在全国范围按综合、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专科类别设置。同时,根据重大疾病防治需求,设置呼吸、脑血管、老年医学专业国家医学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原则上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每个区域遴选医、教、研、防、管理均具有领先水平的医院,按照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等专科设置相关专科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此外,再加上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的兴起并越来越多承担诊断职能,未来在三甲医院这个层面有可能出现专科医院主导医疗市场,而不是现在综合医院占统治地位(占比60%以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三甲医院  诊所  医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