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29 14:35
- 作者:齐金石
- 来源:中国县域卫生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55号)文件,其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各地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鼓励各地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到2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
国务院为何钦点DRG收付费模式?推行它将会给医改带来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DRG的优势在于整体打包,收付一体,标准统一,它对于医疗控费、促进医院管理已经分级定价都将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我国医保收付费方式已经进入DRG时代。”9月27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医院能力建设与发展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樊挚敏详解DRG给我国医改所带来的际遇和挑战。
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
樊挚敏介绍,现阶段,我国不少地方还存在着医疗费用总量增幅较快、药品收入占比较大、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医用耗材的收入占比增加较快等问题,“我国医院长期沿用住院病人按项目收付费,普遍认为这个是导致医疗服务提供方过度服务、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扭曲、医疗服务总量增加较快等突出问题的症结。”
在这样的前提下,DRG收付一体的打包模式和特性、结合总额预算和服务量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作用,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DRG是按组制定权重,不计较“一针一线”的价格,是将必要的药品、耗材、检查从多做多得转换为“预算”下的内生成本,从创收机制转换为控制成本的机制,还可以将选择资源进行治疗的主动权交给了医生,可以减少医院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
“医院的成本核算开始受到医院的广泛关注,许多医院已经意识到粗放式的管理有着不可持续性。DRG可以驱动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
樊挚敏认为,随着支付制度改革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转型的进程加快,需要从政策制定者和医院需求两方面出发,使医院的成本核算成为信息源、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形成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医疗机构加快建立规范的内部财物管理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需要构建专属我国的“C-DRG”
DRG在国际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中国的DRG收付费改革起步较晚,直接套用国外已经成型的DRG收付费模式其实并不可行,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专职服务中国医疗系统的DRG系统尤为重要。樊挚敏介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在做这一项工作,那就是C-DRG。
C-DRG的设计,从定价开始,就要通过合理、精确地测算,给定相同诊疗不同层次医院相应的费率,通过监测医院DRG分组结果,进行频数、百分比分析,得出医院的专科优势和诊治水平,通过调整供给侧的行为,诱导就医需求流向,同时,信息公开为群众提供理性就医。
C-DRG的全称是《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规范》,它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委托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组建全国性的大型课题组,耗费10年时间研制开发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按DRG收付费系统。C-DRG不是一项简单的分组或服务,而是一整套体系。该体系由1个规范体系、3个基础工具、1个成本平台、1套收付费政策原则组成。C-DRG还致力于建立系列全国统一的数据分类编码体系对医疗机构进行支付和管理,如药品编码,已经在卫计委的招标采购平台上运行了将近1年时间。
但是C-DRG收付费方式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复杂性,“从国际经验上看,DRG在各国的事实与应用均非朝夕之事,而是一个漫长的调整的过程,它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对于政府、医保、医院和患者的行为与思维方式都存在影响。同时医保支付方式的涉及面也非常广,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时期,它是连接了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医疗保险系统、药物供给系统的纽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我们务必积极稳妥的应对这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