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郑大一附院分级诊疗建设经验分享
郑大一附院分级诊疗建设经验分享
  • 2017-09-20 09:56
  • 作者:吴净净
  • 来源:东方今报

作为全国收治病人最多的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全省医疗系统的神经——今年6月,刘章锁正式接任阚全程成为这艘“大船”的新任“掌舵人”,这自然是全省医疗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刘章锁院长来说,走马上任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分级诊疗政策的强力推进。按照国家新医改的部署,到2020年,要实现县域内就诊率90%,即“九成病人不出县”,而针对这一重要目标,刘章锁也鼓励并部署各个学科成立自己的“医联体”。远程会诊工作的推进,急诊、血液透析包括脑血管疾病等专科联盟的成立,都预示着,这所医院正全方位开放自己的医疗资源,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平台,他们正在把分级诊疗落到实处,缓解中原地区的诊疗服务压力,真正让病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把全民健康办好,是新医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家公立大医院,郑大一附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医院公益性,积极配合和落实新医改政策,一方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集中精力提高疑难危重症诊疗水平,一方面充分发挥医院人才、技术、学科、设备、管理等综合优势,通过专科联盟建设、远程协作网络、对口帮扶支援、基层巡回医疗等多种形式,带动基层医疗机构‘造血’,夯实分级诊疗基础,切实让更多患者得到合理治疗,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郑大一附院院长刘章锁如是表示。

急诊医联体

上下联动 全方位为患者保驾护航

今年5月20日,“郑大一附院——县级医院急诊医联体暨航空救援会议”在郑大一附院举行,这也是郑大一附院成立的首个专科医联体。这次他们将联合全省160家县级医院急诊科跨区域组建急诊专科联盟,未来将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技术帮扶、人才培养、重症转运及创伤、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双向转诊。

事实上,这也是他们响应国家卫计委建立不同类型医联体的号召,希望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与其他专科医联体相比,急诊医联体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有很多县医院的急诊科主任私下告诉我们,以前对急诊科的认识十分局限,觉得从事急诊急救工作非常委屈,如今成立专科医联体,配合航空救援,在重症转运及创伤、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原来急诊也可以如此‘高大上’!”

除了双向转诊,急诊医学部在学科建设方面也有计划,日前,急诊医学部主任朱长举带着专家教授队伍,到县里的医院去给基层讲课、会诊包括义诊。急诊医联体成立短短3个月,他们已经带队下基层三次了,7月1日,他们刚带队去过兰考县,和当地的医生交流,前两个星期,他们又去了扶沟县,给当地医护人员讲解并交流急诊急救及急诊护理方面的问题,这也让联盟内部的基层医疗单位相当兴奋,争先恐后地邀请讲课。“还说‘你们要是没时间下去,我们上来吧’,都特别欢迎这样的活动”,其实除了他们“走下去”,也会不时把基层医生“请上来”,7月22日还在医院举行了一个“郑大一附院急诊医学暨急诊医联体系列学术讲座之消化道出血”的活动,“把襄城县等县级医院的急诊科专家请上来,和我们的专家共同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救治。”

8月14日,他们又在急诊科组织了一次“急诊医联体营养支持交流会”,把三个基层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及急诊骨干请上来共同探讨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11月16日还要组织一次全省的创伤救治培训班,在医联体成员单位中选拔50名学员参加;紧接着,他们还准备成立“急诊创伤学组”,“从县级和地市级医院急诊科选拔一批专门从事急诊创伤救治的医生,在全省范围成立一个急诊创伤学组,把全省这个创伤队伍建起来,因为急诊上最多的就是创伤病人。” 而未来,这样的活动会非常多。

急诊是衡量一个医院水平高低的金标准,而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郑大一附院急诊医学部,不论是抢救能力还是畅通程度都排在全国前列,如今,这个覆盖全省每个县的急诊医联体的成立,意味着省内基层医院的急诊医生,也将有机会了解或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和最珍贵的经验。

血液透析联盟

新技术这么多,开个“直播”就零距离传授

说起“直播”,可不仅仅是大家印象中的娱乐活动,医院手术直播的意义远远不止于猎奇。前不久,郑大一附院血液净化中心就做了一次手术直播,当时吸引了100多位医生前来观摩。手术简称为超声引导下PTA,听起来很高大上,操作起来似乎并不难,但对病人来讲,不仅无创无辐射,更是即时生效,可以解决困扰他们许久的通路老大难问题。这也让在会议室看直播的基层医生大开眼界,而这些基层医生所在的医院正是“河南省血液透析联盟”的成员。

8月18日上午,这个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牵头单位,并且涵盖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的透析联盟正式成立。“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传播最好的血液净化技术,可以覆盖到更多尿毒症患者。”郑大一附院血液净化中心副主任、河南省血液透析联盟相关负责人王沛告诉记者,现在的尿毒症病人数量增长非常快,河南目前在治的有2万多人,“按照发病率预计会有5万到10万人,以后可能还会快速增长,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主要手段,所以从去年开始,透析中心可以独立运营,但放开以后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质量和技术都需要有人进行管理或推广。新上任的郑大一附院院长刘章锁本身就是国内知名的肾病专家,在他的牵头指导下,成立了这个联盟。前不久他们进行的那次手术直播,就是联盟成立后组织的。“一个透析病人做动静脉内瘘手术,过去的方法是开刀把血栓取出来,有时候取不好瘘口还得重做,但是现在不用开刀,直接扎个针进去,引入一个球囊就解决了,非常简单。”王沛说,这可能连手术都算不上,但却比开刀效果还要好,“病人来了当天做,下午或者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回家了。其实像这样的新技术,我们挺多的,只是以前大家都不知道。”

所以,当天直播一下子吸引了100多位医生,“会诊室都坐不下了”。王沛介绍,这样的手术直播以后会经常做,希望第一时间把最新的技术进行传播。他们也希望建立完善的血液透析专科人才培养体系,来培养高质量、同质化的血液透析专科医师,“我们正打算开展对护士的培训工作,对于透析病人来说,护士的技术非常重要,好多医疗单位的病人做不了透析,就是因为护士的技术不过关。”所以办的这个“高级进修班”也是相当受欢迎,报名人数远远超过他们的计划名额。

目前,这个联盟有18个地市218家联盟成员,“各个医院是自愿加入,自由退出。”他们会建立统一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体系,以及快速有效的转诊体系,希望能从总体上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及疑难、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像有些技术不适合在基层开展的,比如并发症比较严重的,我们来帮他们解决,解决完以后还让病人回到基层去。”

他们希望可以推动同质化服务,“就是说,不管病人是在郑大一附院还是县级医院,或是诊所里透析,接受的治疗和服务是一样的。”这是总体目标,未来肯定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现在技术上差异不小。“目前该联盟通过学习、规章制度的建立,包括平时一些指导,甚至搞一些督查性质的方式来促进改变。”未来,联盟还要逐步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诊疗规范、服务管理等,希望通过医联体,构建形成一个新型的、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

远程医疗  就和面对面诊疗一个样,除了摸不到!

前几天,54岁的李先生因“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晕厥1小时”到河南固始信合医院心内科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腹膜炎、急性肝肾功能损伤……诊断很明确,但由于病情危重,医生无法制订明确的治疗方案,情况紧急。

于是ICU的刘殿明主任就联系河南信合医院远程医学中心,通过全省区域协同医疗综合服务平台,向郑大一附院申请远程会诊。郑大一附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主任医师朱志强,当即进行了远程指导,按会诊方案治疗后,患者目前情况已好转。

不用转院、不用奔波,就找到省级医院专家看了病,并在对方的治疗方案下逐步好转,这对于患者和当地医院来说,都是受益良多。这就是“远程医疗”为病患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郑大一附院的远程医疗工作起步很早,如今,像这样的疑难杂症会诊,每天都要接到100多例,最多时达到150例,会诊的患者近则可能在省内的某个县城,远则位于非洲的赞比亚,以及省外的新疆、四川、山西、贵州等地。据郑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主任翟运开介绍,截至6月底,中心共开展在线远程综合会诊13804例;开展远程病理会诊2895例;远程教育153次。“中心远程医疗业务已实现规模化服务局面,远程医疗价值也得到越来越多基层协作医院的认可和医院专家的支持。”

目前,郑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已覆盖全省各市、县、重点乡镇及村的500余家医疗机构。下一步,该中心将会把网点继续下沉,把远程医疗网络全面渗透到村里,甚至要往家庭方面延伸,让老百姓更加便捷,可以极大地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家庭方面需要会诊主要向县级医院对接,这个会诊体系是在全省覆盖的同一张网上,如果县级医院解决不了,直接切换,就转到市级医院或省级医院进行诊断。他们做的一个非常大的工作就是建设远程医疗数据交换体系,基层医院看到的数据信息和郑大一附院看到的是一样的,就是说,患者接受诊治,除了摸不到,其他就和面对面诊断是一样的。

除了省内专家,他们还积极引进省外优质的医疗资源,“我们正与山东、福建、上海等地的大医院对接,包括远程教育、会诊等功能要逐步接入河南省远程医疗网络,今年年底,争取和20多个国内大医院‘互联’。”另外,前不久,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郑大一附院落户,这是我国互联网医疗领域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平台,担负着我国互联网医疗关键技术研究、转化、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重大使命。目前,他们正顺应医疗大数据的趋势,开展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希望依托我们河南这个远程医疗网络数据采集的功能,进一步把河南的医疗大数据和智能医疗推到国内领先的水平,打造一个像“京东”、“阿里”那样开放的医疗平台。

当然,郑大一附院还主动担负着义务培训基层医疗人员的职责,每周至少4次的全省授课,两周一次的病例讨论、手术直播……也提升着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技能。让更多的患者留在基层,也有效缓解了大城市医院拥挤就医的压力,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郑大一附院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下降了10%,疑难危重患者所占比例上升到58%,难度较大的三四级手术所占比例上升到71%,这其中,远程医疗功不可没。

脑血管病是老百姓比较熟悉的常见病,但造成的伤害却很大。根据我国最新脑血管病流行病调查结果估算,河南省约有脑血管病患者147万,每年新发患者约有30万,每年因脑血管病致死的患者约有14.5万。

正因为如此,2017年8月4日,郑大一附院牵头成立的“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专科联盟”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在当天的成立仪式上,该院院长刘章锁表示:“该联盟将以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病学科建设为主要内容。郑大一附院未来将与联盟单位在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致力于提高联盟单位的医疗诊治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同质化,推动省市县乡村脑血管病五级防治网络建设,以及二级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建设。”

郑大一附院脑血管病医院院长许予明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已经有206家医疗单位加盟,“大家都非常积极,我们也希望联盟建立以后,可以实实在在地给患者包括基层医院带来好处。”

郑大一附院这个专科联盟虽成立不久,但他们在两年前就开始了筹备工作,“国家的双向转诊政策能否落地主要取决于‘上级医院放得下,下级医院接得住,患者愿意去’这三点,而该联盟和全省绝大多数医院都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往来,对于基层医院的软件、硬件水平他们都心里有数,包括如何通过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方式,来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他们的治疗费用,他们一直在琢磨研究。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双向转诊的患者与普通住院患者相比,平均住院天数从10天降到6天,平均住院费用从1万元左右降到7000元左右。”

而未来,联盟医院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他们将建立和畅通神经系统疑难重症线上、线下会诊路径,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为联盟单位的神经系统疑难重症患者进行线上专家会诊,也会组织专家下基层进行教学指导、会诊。

当然,面向联盟单位的人才培养也在计划中,比如郑大一附院会优先招收联盟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也会与联盟单位合作举办各级各类神经系统专业培训班,来推广普及脑血管病的诊疗规范。这可以真正让老百姓就近在家门口得到常见病、多发病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这对于病人和医院来说,应该是多赢的举动。联盟的工作除了要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水平外,还要做好脑血管病救治的流程规范,计划把120和社区、医院紧密联系起来,形成院前院后无缝对接。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专科联盟  多向交流,让病人和基层医院都受益

后记

事实上,打造专科医联体、落实双向转诊,只是郑大一附院按照国家新医改的部署落实分级诊疗的其中一项工作。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和医学信息化薄弱,而医联体的建立,则可以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水平,最终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分级诊疗的就医新格局。

为了推进新医改工作的落实,郑大一附院也曾多次举行“全院医改工作调研座谈会”。分级诊疗是机遇也是挑战,院长刘章锁就提到,面临医改,需要医院每一个部门的重视和配合,他也多次强调,各科室要结合各自的专业,将医改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梳理,尽快做出预案和应对措施。

业内人士都提到过,郑大一附院的发展已从做大时代,跨越到做强时代。而从目前医院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来看,新任“掌舵人”刘章锁对局势了如指掌,每一项工作都稳步推进,所以我们也可以期待,郑大一附院未来将从“全国收治病人最多的医院”晋级到“全国一流强院”。

编辑推荐:

  1. 国内首个三甲医院托管城市整体医疗机构新型分级诊疗模式诞生
  2. 国家卫计委:九成以上城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
  3. 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中发挥的四大主导作用
  4. 分级诊疗开始落地 “大医院”扮啥角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分级诊疗  郑大一附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