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智能医疗大数据 >  人工智能是解放医生还是解雇医生?听专家一起聊...
人工智能是解放医生还是解雇医生?听专家一起聊...
  • 2017-09-18 13:54
  • 作者:顾泳
  • 来源:上观新闻

从工业机器人到阿尔法狗,人工智能引领第四次技术革命,已为人类社会带来突破性改变。早前马云曾预言,人工智能在未来将取代医生。预言会否成真?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医疗行业?新技术是解放医生还是解雇医生?近日召开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80周年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进行热议。

数据“手”与智能“头”不妨分开发展

医疗行业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前,已在大数据时代探索数年。中山医院普外科许剑民教授介绍,大数据的应用分析,为实现精准医学带来指导。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个体治疗,中山医院普外科结直肠癌团队有较好实践:针对2000年至2017年近一万名直肠癌数据,医院建立数据库、同时实现设计和相关信息共享,利用数据库,医生们可实现后续自动检索、自动分析(包括病理分析等),团队还针对3000余例肠癌肝转移治疗,建立了“预后模型”指导更精准治疗,相关成果还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试水,与大数据密切相关。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孔德兴直言,人工智能的思维,与数学理论完美结合,将可为医疗技术革命带来天翻地覆变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可以进一步提取有价值成分“反哺”临床。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在他看来两点不可或缺,首先是数学模型、其次是高性能算法。

以甲状腺癌为例,通过技术人员扫描数据、导入系统,系统可以给出精准判断,目前市面上的单机版判断准确率可达95%。曾有相关试验发现,针对肿瘤进行采图判断,医生平均采图判断准确率为64%,机器人可达85.7%。可否利用人工智能,将医生从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专家表示,这就为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的命题,也即,将机器人分为头和手,“头”代表智能诊断,“手”代表机械驱动。不过在应用过程中,政府及医疗机构研发应用人员都应考虑到数据合法合规性,样本数量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和法律责任,以此让人工智能发挥更有效作用。

“云”和“端”交互融汇解决医疗痛点

医疗资源向来是稀缺宝贵资源,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更大的价值?上海医改办副主任许速举了个例子:美国影像数据年增长率为63.1%,但放射科医生仅增长了22.2%,增长比为29倍;在中国,影像数据年增长率为30%,放射科医生仅增长4.1%,增长比为7倍。两者相比较,反映出美国拥有人工智能的经济学价值。

许速认为,人工智能从人工生态链来看,可分为“云”和“端”两个方面。云,大量聚集数据,端则通过交互,实现存储和利用。正因此,云端可以解决当前医改中的若干痛点。例如,当前社区是医疗改革中的重点,但囿于社区医生人力不足,许多设想尚无法落地。数据显示,上海家庭医生占医生总体人数仅10%,英国该比例为50%,美国为60%,人工智能可在人力资源匮乏的社区扮演重要角色。

许速认为,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的核心在社区,80%至85%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应集中在社区。以高血压管理为例,每一级高血压人群管理目标等设定好,通过大数据智能方式来分析提高,最终形成关键的治疗和阶段性计划,疾病控制率将有突破性提高。

认知医疗引领人工智能已成趋势

人工智能从数据分析到认知医疗,已在技术革命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介绍,认知医疗引领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尖端医疗发展的趋势。例如,在伦敦注册的Babylon Health,是虚拟的健康管理助理,它可以通过语言识别回复用户健康管理等诸多问题;在影像学界,最有发展的人工智能已可判断到0.01%的微小骨折,这是人眼无法识别的范畴,专家认为,不久的将来,肺部微小结节也可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识别;在我国,人工智能iCarbonX已可通过人体口腔、肠道、皮肤的微生物以及代谢产物(汗液、血液等)对人体进行数据分析,推测未来的健康发展趋势。在美国,甚至已有公司启动相关研究,通过精神病患者日常使用的手机内语言记录等,经过海量分析做对照,判断其是否具有情感障碍变化,由此及时提醒就诊。

专家们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在个体化基因测序领域已凸显显著优势,今后通过大量人群知识库建立诊断模型,最终形成基因疾病预测,实现个体化精准防治,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由个体转化为规模,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人工智能  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