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08 09:27
- 作者:李明
- 来源:健康点
尽管AI不是什么新词汇,当大数据、计算技术能力增强、模型算法提升和行业深入介入,时隔多年AI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人们对AI充满了极大的关注。
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规范的发布,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从科技的概念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
然而,公众和媒体对待AI认识上当前似乎偏向两种极端,一种对AI充满了过高的期待,认为将来AI无所不能,将会取代人类的很多工作,甚至担心AI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冲击,就像美国科幻大片那样,具有意识的机器人对人类社会产生威胁和灾害。
另一方面,不少人士认为,当前AI无论从AI公司方面还是投资热捧角度而言都存在虚火和炒作的成分,甚至认为是噱头,甚至嘲讽当期的AI产品为“笑话”。可见当前公众对AI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少偏差,AI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医疗AI在大健康的主要领域已有涉足,但现实落地已经实现商品化的应用的方案并不多,除了个别行业巨头的解决方案,很多AI应用还局限于项目研究试验阶段,更多的是在探索之中。我们应对医疗AI建立起准确的定位和认识是尤为必要的。
AI只是医生的助手和工具
今年年初《Nature 》、《Science 》 相继发布论文,在脑瘤病理切片诊断,儿童认知障碍诊断上,AI准确率上已经超过医生的水平。还有国内报道,AI对甲状腺肿物超声诊断上而已超过主治医师的水平。这些报道,不免让医生们有些想法,难道AI真的会取代医生吗?
首先,让我们从AI的输入基础来看,AI机器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的确定的数据和知识。这些数据机器学习的输入则是人类定义好的规范和认为“正确”的知识。也就是说医疗AI是基于标准化的大量临床数据、病例以及各种期刊文献、专著进行学习的,在加需要通过成千上万的实际案例(临床数据)训练与测试,不断调整优化算法,方能得出符合预期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机器学习更多的是举三反一的方法。可以说AI学习的内容没有超过人类的知识。
其次,AI的优势,恰是人类的不足,比如不会存在疲劳,专注力下降的问题,可以长时间持续性工作与学习,而这些却是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尤其在客观数据指标的判断上,AI具有极强的优势。在于精准性、客观性、超强的学习能力。
最后,人类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人类具有直觉、情感、经验等精神层面的特点。在医学上,尤其在治疗上对于医生尚存在争议的内容,本身就就没有定论,AI更不可能给出肯定的结论。具体表现在治疗推荐上,医学本身的特质,不可能有“金标准”的治疗,只是指南规范类的。即便是基于循证的治疗方案,也存在缺陷,方案都是基于大量临床试验数据,本身选择的病例就是相对规范的,不合格的患者不能入组。这样,也就意味着指南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方案。
所以说,对于规范性、重复性、标准化的诊断内容AI可以取代,极大的提高效率,医生更定位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正如有些专家指出,AI让医学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对现有的医疗优质资源最大发挥效益。同时,也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种程度上回归医生精英的本质。AI只不过是医生的得力助手。
IBM 创始人Thomas Watson说过,所有的机器和技术都是延伸人的技能的工具而已。
合理的商业模式在哪儿?
AI当前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行业专家普通共识,高质量、规范化的数据是AI实现的前提基础。但就现实而言,当前产生临床数据质量欠佳、不够规范,范围上远不够所谓的“大数据”。距离理想状态中的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还比较遥远,同时缺乏数据整合,只是在点状、局部环节上满足临床的需求。
目前,中国从事医疗AI的创业型公司约有130多家,单纯影像AI公司就超过50家,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虽然一些公司与一些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取得初步的成果,但其中不少过于沉醉于算法、炫耀技术,在医学领域结合上缺乏深度,在应用上局限,所以必须有医生的积极参与,以建立起适宜的应用场景,保持应用的粘附性与持续性。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建立真正意愿支付行为。只有这样AI才能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AI不能取代充满人性光芒的医学从业人员
人机大赛上,当柯洁完败泪洒赛场的时候,冰冷的Alpha Go却毫无反应,它只是单纯从技术上地完成了一项任务,毫无赢得比赛胜利的快感,也无法体验人类比赛的各种乐趣。这就是AI无法体验人类的情感的地方,此外,在直觉、经验、默契上根本达不到人类的水平。
可以预见,在所谓的智力上AI可以超越人类,AI可以替代医生的许多工作,人们对医疗AI发展上充满了期望。然而,在历史上、现在、还是未来,医学一定是充满人性的关怀,无论是治愈、是帮助,更是安慰的人性光泽永不会逝去。这AI无法替代的。
在对待医疗AI认识上,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307医院)乳癌科主任江泽飞教授曾说要有以“怀疑的态度在探索,批判的精神在学习”来看待AI。这才是睿智的明鉴。
我们也要必须承认, AI带来的变革,类似几个世纪前蒸汽机工业革命对社会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不仅仅一个行业,对全社会的体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也应做出相应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识上的调整。
这个时代已经逐渐来临,广大医务工作者们,大家做好迎接的心理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