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29 11:47
- 作者:白剑峰
- 来源:白说医画
一位居民不慎碰破额头,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希望医生处理一下伤口。谁料,医生说没有创可贴,因为创可贴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于是,黄先生又提出想擦点碘酒消消毒,医生回答:碘酒是有,可是没有外科,没法治疗。患者不禁感叹:“社区医生连一个伤口也处理不了,难道这点小病也要去大医院吗?”
我国的医改政策鼓励居民“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然而,一个新的现实问题是,基层医生看病的积极性在下降,医疗服务能力在退化,很多地方甚至出现推诿患者的现象,导致居民“看小病也要到大医院”。
随着医改的深化,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告别了“以药养医”,过度医疗得到有效遏制,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强。但是,基本医疗服务却在急剧萎缩。近年来,我国县级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却呈“井喷式”增长,甚至出现了罕见的“住院难”。县医院“爆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农民有能力到县城看病了;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甚至拒收病人,使得病人大量涌进县医院。“看病难”正在从大城市向县级城市蔓延。这说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为什么基层医生不愿看病了呢?原来,很多地方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改革,医生的基本工资有了保障,而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服务上,如健康档案管理、免疫接种、产后访视、健康教育等。在基本医疗方面,医生只能开基本药物,客观上限制了其他医疗服务项目的开展。同时,医生即便做更多的医疗服务,收入也要上缴财政,因此缺乏“多干活”的积极性。而在农村地区,由于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乡村医生靠看病卖药无法赚钱,只能从公共卫生服务中获得补贴。因此,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功能也在萎缩。
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方便居民就近看病,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社区门可罗雀”的现状。过去,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过度逐利,大处方、滥检查等屡禁不止,因此,我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重新定位,将工作重点转向了公共卫生。但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是基层医疗卫生的“两翼”,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基层医生既要“防病”也要“治病”,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厚此薄彼,必将使基层网底的医疗服务能力趋于弱化,导致新的“看病难”,从而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就会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必须找到坚持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的平衡点,建立一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新机制,激活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热情和能量,使其成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