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北京市二院:影像共享平台探索去胶片化时代
北京市二院:影像共享平台探索去胶片化时代
  • 2017-08-14 14:22
  • 作者:刘中正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用胶片的消耗量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2015年,我国使用了近8亿张胶片,产生了近150亿元的医疗费用。传统医用胶片是银盐胶片,其生产和使用过程是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有人就会吐糟到“现在都是数字化时代了,去医院做CT检查能不能不打印这些胶片了?”

影像共享平台探索去胶片化时代

8月11日,在北京市第二医院门诊大厅举行了“影像共享平台”项目启动仪式,该平台是由北京市第二医院和海纳医信共同合作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影像医学服务。据了解,这是北京市第一家面向患者提供诊断级医学影像服务的医疗机构。


“影像共享平台”项目启动仪式

“‘看病难’之所以难,排队等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影像共享平台可以较好的解决放射科的等候问题。”第二医院院长姜文浩介绍到,患者可通过关注“北京市第二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注册绑定个人信息后,在微信公众号里“检查信息”板块填写个人的信息之后,通过手机、平板及家庭电脑终端设备即可随时随地轻松查看患者本人的影像资料及诊断报告。


北京市第二医院院长姜文浩

影像共享平台服务的推出也为医疗成本和资源的浪费,提供了很好的节约方式。患者在异地就医时,都会随身携带之前诊断的传统胶片。但由于之前没有良好的影像质控标准或者基层医生所选取的影像不合适,就会产生很多重复拍片现象,这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用医疗影像共享平台的化方式代替传统的胶片,使患者不用额外支付传统胶片费用,这是降低医疗费用和患者就医成本的有效途径。同时,基于影像共享平台,海纳医信希望通过跟北京二院的合作,为北京二院患者提供更好、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之余,也能够为促进中国医院体系的去胶片化有所贡献!”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崔彤哲谈到。


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崔彤哲

崔彤哲表示,海纳医信在2013年就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H5标准的移动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并获得了国家药监局CFDA医疗器械产品级认证。该系统提供的影像均为诊断级别的无损图像,支持动态灰度调整,支持三维重建和多平面断层显示,支持影像标记和测量等多项临床实用操作。该系统无需在各类移动终端上安装程序,就可以实现影像的直接共享和调阅,这也为能够上线诊断级“影像共享平台”提供了前提条件。

电子胶片让诊断更高效、便捷

据介绍,患者做完影像检查后经医生审核,医学影像等报告自动上传到服务器。通过影像共享平台,患者收到手机提醒,即可立即查看影像报告。而且患者收到信息的时间远比胶片打印的时间也会提前。

在影像共享平台上影像资料不丢失的传输,它能够把原本的信息传递给另外一个地方,大家能够共享影像资源。为跨院重复检查等问题,甚至是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北京市第二医院副院长王恺对记者表示,通过实施胶片电子化,用医疗影像共享平台等电子化方式代替传统胶片,这是远程医疗的基础性工作。患者转院转诊无须随身携带影像资料,医生仅需通过终端电脑即可在平台中查阅到患者信息,从而避免重复检查,有效减少放射检查中给身体带来的辐射伤害;此外,依托影像共享平台,医生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调阅影像资料。

对于影像资料的安全性问题,相比较其他医院的做法都是存在云端,第二医院通过前期商讨决定增加投入,将影像资料存在医院的服务器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切实保证患者影像信息的安全性。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前胜表示,影像资料是属于二院和患者,相关系统都是建在二院的机房里,海纳医信只是提供一个传输通道。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输入个人的相关信息才能登录使用,平台不会对患者信息有任何安全方面的威胁。

影像共享平台自8月初试运行以来,已有近200名患者参与了注册体验。平台正式上线后,北京第二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的影像资料实现共享。第二医院院长姜文浩表示,病理科、内镜室的影像也将逐步纳入,并且该平台的功能将不断完善,以后会发展成为综合远程医疗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多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共享医疗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liuzz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学影像  胶片  北京市第二医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