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07 18:26
- 作者:佚名
- 来源:健康报
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6月6日联合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建成覆盖100万健康人群和10个重点疾病的大型人群队列,形成100项左右针对重大疾病和重大健康问题的诊疗规范、技术标准、临床路径和防控策略,研发20-30种创新药物,培育20-3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企业集群。到2020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健康保障模式转型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规划》就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加强疾病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加强健康促进科技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五大方向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前沿技术创新、提升疾病防控水平、保障重点人群健康、开发医药健康产品、发展新型健康服务技术、强化健康风险因素控制、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和能力建设、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国际合作网络。
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规划》聚焦个体发育、衰老调控、免疫、 代谢、脑科学、环境与健康、心理健康、人体微生态、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中医药等方面的关键医学问题加强部署。前沿技术创新方面,《规划》重点部署生命组学、基因操作、精准医学、医学人工智能、疾病早期发现、新型检测与成像、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
聚焦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以解决实际问题,《规划》提出,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医疗新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 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疾病防控策略,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针对成果转移转化,《规划》提出, 重点开展适宜技术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中医“治未病”、创新医疗器械、食品安全、科学健身等科技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医研企等各界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积极性,打造信息化、专业化的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平台。
《规划》解读——
聚焦需求布局卫生健康科技创新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发布标志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出炉。相关专家指出,《规划》的最大特点是创新引领、需求导向,突出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
科技创新明确优先投入方向
“科技创新是解决卫生与健康问题的根本。”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是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优先领域,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我国给予高度重视。此次由六部门联合发布的《规划》也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规划》围绕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国人健康重大需求,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布局方向、资源优先投入和重点发展领域。
秦怀金表示,《规划》突出国际视野,并紧密结合中国国情,站位高、视野宽。在综合分析世界各国科技创新布局基础上,结合国情和中国优势,围绕解决国人健康问题制定科技规划,对科研、疾控、公卫、产业等进行研发战略布局。
“在新的科技创新形势下制定的该《规划》,与既往5年规划大有不同。”全程参与《规划》制定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说,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相继召开,科技创新放在了卫生与健康发展的优先和核心地位。在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产业发展、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更深认识,科技绝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发展的核心动能。因此,《规划》在明确科技研发重点方向同时,也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都进行全面系统布局。
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去年6月与科技部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科卫协同”机制,开创了科技与行业协同管理的新格局。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行业特点,会同科技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对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营造制度环境等进行了系统布局。此次《规划》发布后,通过一个机制、一个意见、一个规划,基本完成了“十三五”医药卫生行业科技创新的谋篇布局。
需求导向确定攻关目标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国人健康重大威胁,《规划》不仅在应用基础研究中就有医学免疫学相关研发布局,同时在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任务中也有明确安排。
“解决国人健康问题中存在的科技瓶颈,就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秦怀金司长以此为例说,《规划》在布局上牢牢围绕需求导向展开科技攻关,同时着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之尽快惠及民生。
“立足需求、立足前沿,全面系统是《规划》在布局上的主要特点。” 代涛说,《规划》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大疾病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如目前我国在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还主要依赖进口。《规划》专门就加强创新药物研究、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在开发医药健康产品中进行了具体布局。基于互联网技术,《规划》特别提出加强新型健康服务技术研究,如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研究、 协同医疗技术研究、智能医疗技术研究等。为加强疾病防控关口前移, 《规划》提出了以增进健康为导向,重点开发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生物安全保障等技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制定和优化健康管理等解决方案。“这些规划布局都是紧密围绕国人健康需求而确定。”
源头创新和成果转化两手抓
体制机制创新是《规划》的又一亮点。《规划》特别突出了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统筹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国家临床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等,同时强调要加强医研企协同创新。代涛表示,各类研究平台的建设能够更好对科技创新发挥基础性平台支撑作用,提升科技源头创新能力。加强医研企协同有利于共同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多渠道科技投入。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是此次《规划》提出的12项重点任务之一。代涛指出,国家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提到空前重视的高度。医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尤为重要,医学科研问题的提出来自于医疗卫生实践,研究的实施和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加强临床医学评价研究和卫生技术评估,建立成果转移转化的示范基地、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等,《规划》也都进行了相应的具体布局。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