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05 15:13
- 作者:练洪洋
- 来源:广州日报
儿科医生荒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全国20所高校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这段时间,西南医科大学儿科专业的老师们正在做好教学、后勤等各项准备工作,以迎接恢复儿科本科招生后的第一届新生。
和“全面二孩政策”一样,20所高校恢复儿科招生是一场“及时雨”,将有效缓解目前儿科医生短缺之窘态,是二孩父母们的福音。此前,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不再直接招收儿科本科生,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专业。到2016年7月,只有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研究生之后才细分儿科专业本来是高标准、严要求,政策设计初衷无疑是好的,出人意料的是,由于儿科医生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儿科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儿科医生短缺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儿科医生这个“池子”,流入水量本来就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一些儿科医生选择转行、辞职,导致“池子”水位更低,医院儿科普遍喊“渴”。因为招不到儿科医生,有的医院甚至出现了儿科停诊限诊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以及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社会上不断有声音,要求高校恢复儿科本科招生。去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由六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作出回应,制定了到2020年累计招收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3万名以上的目标。其中还提到“儿科专业重开”,招生高校要从8所增至39所。
为儿科医生培养作顶层设计,在高校中恢复儿科本科,算是对过去的纠偏,必将产生正面效应。儿科本科专业恢复了,有供就有需,就会有学生选择进入,人各有志嘛。更重要的是,前面还摆着一个重大的政策利好——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未来社会对儿科医生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儿科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对许多家长、学生来说,就业前景仍是一个重要的导向。事实也是如此,譬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去年首设儿科方向招生计划,中医学八年制儿科、五年制儿科全部招满。该校表示,儿科方向专业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前景好。
必须指出,只往“池子”注水,未必能够保证“池子”水位不断上升,儿科毕业生进得了还要留得住,否则不免事倍功半。我们不妨看看“留人”这一端,还有哪些掣肘因素需要直面。先看从本科生到医生这条路,在当下就布满荆棘,异常难行。就目前情况来看,毕业生想进三甲医院,除了药剂科、检验科等,临床医生学历要求至少是研究生,本科生想毕业直接进大医院几乎不可能,即便是目前医生最紧缺的儿科,亦如此。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会让许多儿科本科毕业生望而却步。
再看儿科医生工作与待遇,哪怕不是行内人士也都知道,儿科医生压力大——儿童疾病通常起病急、变化快、进展迅速,医生与患儿沟通不畅,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和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过高,都可能成为儿科医生的压力源。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儿科医生的工作量是其他普通成人科室的1.68倍,但待遇却仅为其约一半。收入与付出的“剪刀差”,是儿科医生转岗、流失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即使人进来了,恐怕也未必能留得住。
儿科医生短缺是“并发症”,治疗也要多管齐下、综合“医治”。除了高校恢复儿科本科招生,还要出台相关就业引导政策,理顺儿科本科毕业生进入医院的渠道,譬如,让儿科本科毕业生先到基层工作,使其较快成为正式医生;或者高校和大医院联合培养,本科5年毕业后先进入医院进行临床轮转。更紧迫的是,要理顺分配机制,让儿科医生的待遇与其劳动、价值相匹配,用待遇引人、留人。如此,儿科专业就会逐步成为医学院校的新宠。(原题目:广州日报:让儿科专业成医学院校新宠)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