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健康郑州”大道如何铺就?
“健康郑州”大道如何铺就?
  • 2017-06-05 15:08
  • 作者:佚名
  • 来源:人民网

6月2日上午,郑州市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研究部署新形势下郑州市卫生与健康工作,努力在健康中国、健康郑州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补齐现有卫生与健康服务“短板”,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据“健康郑州”建设目标显示:到2017年,建立健全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管理机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可行的指标和评价体系;到2020年,实现“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3岁”“三年内城区学校基本建成健康学校”等。

建设“健康郑州”,全面深化医改是关键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广胜介绍,《“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体育、教育等部门的重点任务和共同责任,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健康中原推进协调机制,把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努力把影响公众健康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郑州将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全覆盖,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努力做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社区、不出乡村”。如今,河南5个县(市)平均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7.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达到86.6%。

郑州将真正赋予公立医院管理自主权。政府加强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等方面的监管,减少对医院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管理。

推进城乡基本医保整合,推动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彻底切断医院和药品利益链条。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保支付比例,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引导群众到基层就诊。

目前,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初步形成了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等多层级、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基本遏制。

建设“健康郑州”,优质医疗资源是基础

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郑州市卫生总投入达到427亿元,新建、改扩建17家县级区级公立医院、75家乡镇医疗机构和2099家标准话村卫生室,培训基层医务人员6.5万人次。截至2015年底,全是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79家,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78.4岁,比2010年增长3.4岁,增长幅度居全国前列。

郑州将通过组建医联体、合作共建、设立分院、远程诊疗等方式,积极融入和全力支持河南六大区域特色医疗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医学院校交流合作,引进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团队。积极争取和推进医疗科研方面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

此外,郑州将着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中医中药进基层”连续三年纳入民生实事,该市力争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以基层为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从“片医”到“家庭医生签约”,郑州市在分级诊疗、医联体、片医服务等工作创新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达成便民、惠民、利民的实效,目前,全市组建服务团队2824个,城乡居民签约率分别达到29%和78%,签约城乡居民134.3万户。组建医联体7家,成员单位482家,依托医联体建成17个远程诊疗中心。2016年医联体开展双向转诊2.54万例,开展远程诊疗10万例。

到2017年,郑州城市居民家庭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农村达80%以上,重点人群达60%以上。到2020年,郑州将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每个家庭拥有一名签约医生,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到95%以上。

与此同时,郑州市提出将加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政府举办机构比例达到85%以上。(原题目:“健康郑州”大道如何铺就?深化医改是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文颖 TEL:(010)68476606】

标签:郑州  深化医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