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3-29 13:50
- 作者:佚名
- 来源:健康报
北京各医院今年将在门诊预约时间、网络覆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就医便利度。到6月底,三级医院要将门诊预约时间精确到1个小时内,并探索开展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年底前,二级医院要将门诊预约时间精确到1小时之内。
看病时间没个准头,既不知什么时候能挂上号,又不知挂上号后要候诊多久,即使医生开了单子,检查、检验同样要排队等候,仍然不知何时轮到自己。看病的等待很烦人,也是改善就医体验的可最先着力之处。北京市将门诊预约作为综合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预约时间进行了严格限定,可谓切中了化解看病难的要害之一。
由于门诊预约有诸多好处,理应得到患者的普遍看好才对。但患者过去对此反应相对冷淡,说明门诊预约虽然潜力巨大,实际情况却与患者的期待仍然存在反差,把门诊预约做好,仍任重道远。患者担心的是,能够成功预约到紧缺号源的机会也许少之又少。预约挂号需通过网站、微信、电话等渠道,在传统挂号尚一号难求的背景下,新方式是否能够解决老问题,难免成为很多患者心中的疑问,何况号贩子也在研究新方式的漏洞,且网络预约挂号的成功率仍然不高,甚至成为一种新的不良体验,假如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化解,门诊精确预约只能成为少数幸运者的福利,患者无法对此普遍看好。
另一个值得担心的方面是,假如医院一心想把门诊预约做好,其实也不存在太大难度,只要确保预约患者的权利至上即可,但这样做就会损害到非预约患者的利益。为了不让预约患者的等待时间超过1小时,可能让非预约患者的等待时间更长,尤其当其他患者的等待已成为习惯,而预约患者有等待时限时,医生难免作出不利于非预约患者的选择。
门诊预约作为改善就医体验的重要举措,势必会在更广范围内加以推进。但若想让患者对这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首先要优化预约挂号的流程,大幅扩大预约挂号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改善就医体验不能玩跷跷板,抬高这头却压低了那头,因此不管是否属于预约患者,看病等待时间同样缩短才有意义,才能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