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聚焦两会】委员热议医养结合 建议为社区补充便携医疗设备
【聚焦两会】委员热议医养结合 建议为社区补充便携医疗设备
  • 2017-03-01 13:04
  • 作者:徐晶晶 王歧丰
  • 来源:北京晨报

在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下,老人们的医疗和养老问题成为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医养结合”式养老该怎么做?市政协委员高彦彬建议,适当扩大全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将社区卫生机构医护人员的执业地点扩展至社区居民家中,并从法律角度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为社区卫生机构补充相关便携式医疗设备及仪器。市政协委员连玉明也建议,由市民政局牵头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整合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资源。

社区医护人员执业地扩至居民家

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高彦彬认为,由于本市社区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政策,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收入与其工作量无法挂钩,造成工作人员对提供养老相关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另外,由于目前本市对社区卫生机构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尚未出台明确的价格标准,基层卫生机构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服务价格,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收费依据,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不理解,对上门服务心存顾虑,同时老年人因服务价格不明确,对上门服务具有抵触情绪。

高彦彬建议,为上门医疗服务提供法律保障。鉴于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均要求医护人员在所注册的执业地点依法执业,上门开展诊疗服务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矛盾,应促进相关法律条款的完善与补充,将社区卫生机构医护人员的执业地点扩展至社区居民家中,并从法律角度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尽早研究上门服务内容及规范,从老年人需求较高的项目开始,本着安全的原则,由易至难,不断拓展服务项目。

为社区补充便携式医疗设备及仪器

另外,高彦彬建议由政府根据社区医疗的特点,为社区卫生机构补充相关便携式医疗设备及仪器,如便携式自动除颤仪、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等,方便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携带至老人家中。同时,应进一步推广穿戴式医疗用品的使用,对老人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与监测,保障医疗安全。

与此同时,他还建议扩大全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根据社区人口变化调整各医疗机构人员编制,重点对全科医学、老年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进行补充。鼓励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采用聘用制等多种方式补充工作人员,并实行“同工同酬”的聘用制度,提高工作人员认同感。

还应尽快建立家庭病床、签约家庭医生等多种为老服务医疗模式的价格体系。在价格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将其与常规医院提供的同种医疗服务进行区分,体现医务人员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的劳动价值,调动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表示,近年来,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挑战,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当前解决养老问题更为现实的选择。但是从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基础看,受养老设施缺乏、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员不足、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影响,难以满足众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另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不均衡。目前北京市优质养老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养老机构,但公立养老机构只能服务到少数人群。而对于要承担绝大部分养老任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无论是在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服务提供方面,关注和投入的力度都不够。

因此,连玉明建议,由市民政局牵头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养老服务数据库、资源库和人才库,动态掌握北京市老年人口变化情况,定期收集国际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信息,整合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资源。

另外,加快创新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掌握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机制,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建立常态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再有,可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与北京市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网有效对接和有机融合,进一步整合城市服务管理资源,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精细化和精准化服务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文颖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养结合  社区  补充  便携医疗设备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