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这个63万人口的小地方,为何大家都在谈它的医改模式
这个63万人口的小地方,为何大家都在谈它的医改模式
  • 2017-02-21 16:13
  • 作者:佚名
  • 来源:新华社

这几年,除了三明模式以外,因为深化医改举措创新而意外走红的地方还真不少。获总理点赞的深圳罗湖“医共体”模式、09年红极一时的陕西神木“免费医疗”模式,还有目前正在江苏大力推动宣传中的的淮阴基层医疗模式……最新出炉的则是县域医改的新星:“天长模式”——

2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以“安徽天长:建立基层医共体”为题的单条新闻报道了安徽省天长市在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组建医共体,推进分级诊疗的经验做法。

关心国家医改的人,也因此此认识安徽的天长市。不过,这个总人口631,533人(2015年)的县级市,它的医改经验凭什么站在了如此高度,吸引了众人的瞩目?而在今后,它的命运是继续发展、被其他地区复制、还是沦为新闻的炮灰?

 附文:新华社:《天长医改:从“弃儿”到“宠儿”》

有人说,大医院无异于基层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梦魇”——在大医院的“虹吸”效应下,不仅邻近地区的患者“舍小求大”“舍近求远”,而且医生也纷纷出走,因此对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大医院就像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天长,距离江苏省省会南京不到一小时车程,此前正是一株“大树下的小草”。不过,短短数年间,天长的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2%,还成功吸引周边患者前来就医,得到了国家卫计委、世界银行行长、医改专家的“点赞”,一跃成为医改“宠儿”。


▲ 2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天长医改

▍医共体“掌勺”,顶住“虹吸”压力

在2012年安徽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时,天长患者严重外流,20%的县外就诊患者用掉了35%的医保,医保资金变得捉襟见肘。

“群众就医永远是就高不就低,因此当地医疗条件必须与经济水平相适应。天长的老百姓收入接近于临近的江苏水平,而医疗机构发展却一直按照安徽标准‘低配’,满足不了当地居民的需求。”天长市卫计委主任杨辅仁说。

在2012年被确立为安徽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后,天长确立了提质控费、优化服务的改革方向。2015年,安徽省推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将原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升级”为县域内医疗改革。天长市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民营天康医院为牵头单位,组成3个医疗服务共同体,串联起14个乡镇卫生院、163个卫生室以及2个社区服务中心。

“改革前基层与县级医院抢患者,都想把自家的业务量做上去,各家医疗机构各自‘伸勺子’,想从医保这口‘锅’里能多捞一点是一点。改革之后,医保和公卫资金提前预付给医共体,年度结余资金归医共体成员单位分配,掌勺的是‘医共体’,因此能省一点是一点。大家齐心协力把患者留在市域内,做大‘医保’这口锅。”天长市人民医院院长许长松说。

在这种框架下,天长的县、乡、村逐渐形成了分工明晰、配合默契的利益共同体:县级医院作为医共体龙头单位,通过下派骨干医生、建立师徒关系等办法加强对基层卫生院和村医业务的指导帮扶,乡镇卫生院也尽力收治小病患者,而村医负责健康管理和导诊,指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做到尽量不生病,一旦出现轻症及时引导到上级医院。

协同发展的医共体顶住了周边大医院的“虹吸”,患者开始逐渐回流,医保资金也开始结余。天长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朱宗智介绍,2016年天长市市域内就诊率达到了92.8%。

▍医疗“接轨”,变劣势为优势

“医院想留住患者,不是靠控费,而是靠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作为一名30多年战斗在临床一线的肝胆外科专家,许长松深知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疗水平,而医疗水平的关键是人才。

天长县级医院一方面密切联系南京、上海多家大医院,将专家请进来,一方面又将年轻医生送到南京大医院学习,积极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天长县级医院还购入3.0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引入精准放疗等高端技术,做到医疗硬件、软件都与大城市医院接轨。

在医疗水平“追平”临近的大医院后,“性价比”优势开始凸显。

“我们测算过,同病种、病情轻重差不多的患者,在南京的就诊费用大概是在天长的4倍。如阑尾炎手术,天长市医院的费用是4000元,门槛费600元;南京则是1.5万元,门槛费2500元。在医保基金分别按照70%、40%的比例报销后,患者自付分别为1620元、1万元。”朱宗智说。如此一来,不仅本地患者回流,甚至有江苏金湖、六合等地患者来到天长看病,出现反“虹吸”势头。

天长的劣势正在变成其吸引人才的优势——天长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2014年硕士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的祝慧敏说,虽然这是一家二级医院,但是进修机会非常多,也能经常得到南京、上海等地大专家的指点。在祝慧敏看来,天长最吸引年轻医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职业成长有空间,二是薪酬待遇中等偏上,三是靠近南京,经济繁荣,生活方便,但生活成本低廉,特别是房价比南京等地低很多,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在乐业的同时,更能安居。

▍敢担风险,改革需要“尖兵”

“天长的医改是闯出来的。”天长市委书记、医改领导小组组长金维加评论说。

作为医改先锋的安徽省,其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一直备受关注,而天长作为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首批试点县,更是屡屡“单兵突破”。

天长医改首先是打破了医务人员薪酬的天花板。按照相关部门规定,医疗机构用于人员支出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总体业务支出的30%,而2016年,天长的医务人员薪酬已经占到医院总收入的36%,医务人员年均收入与2012年相比翻了一番,两家公立医院院长的年薪也分别达到税后35万和37万元。

天长还创新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核定两家公立医院的人员编制总量为1841个,允许医院自主招聘备案制人员,破解人才不足难题。天长医改以来,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共招录医疗技术人员330名,引进硕士45名、博士1名。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也是天长医改的破冰点:医保基金打包预付后的结余部分归医共体单位按比例分配的模式,将新农合基金从“医院收入”变为“医院成本”,倒逼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主动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降低外转患者,以尽最大努力减少居民患病。

医改的支点是政府重视和投入到位。天长医改以来,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一直保持在1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2016年对公立医院投入达2800万元,并明确医改前公立医院的3525万元债务纳入政府性债务统一管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shichenlu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