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27 10:57
- 作者:孙杨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2016年12月15日,由中国数字医疗网、成都高新区医学会、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西京医院管理研究院、中国西部医院院长部落,以及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普生”)共同主办的2016“互联网+”医院管理助力分级诊疗高级论坛成功在成都举行,在本次论坛上来自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副院长罗俊发表了“我眼中的分级诊疗与医院管理变革”主题演讲。详细的介绍了如何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的实践,以及医院管理之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变革升级。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罗俊
在论坛上,罗俊介绍了分级诊疗的“势在必行”,是医疗改革的必经之路。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分级诊疗“两大有利于” 有效改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现状
改革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罗俊指出,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病人逆向流动的状况日趋严重,反映了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而分级诊疗制度则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同时,罗俊介绍了分级诊疗的“两大有利于”。
分级诊疗制度有利于从政策上加强基层(社区)医院的扶持,使其真正担当起“守门人”的职能,同时方便居民就医,保障居民健康,实现医改“强基层”的目标。
分级诊疗制度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同时把医保经费引导到基本医疗,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有利于实现“保基本,广覆盖”的目标。
市一医院解决方案:医联体+科联体
为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实践,市一医院选择了“医联体+科联体”的解决方案,从医疗资源的源头,积极探索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6年4月28日上午,市一医院与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区域医联体框架建设、市一医院与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建设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罗俊表示,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与市一医院达成区域医联体框架协议、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家与市一医院签署具体的医联体建设合作协议后,将有效推动区域内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有效发挥三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对促进区域内医疗资源更有效合理的利用,逐步探索并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必将产生现实和深远的积极影响。
同时,市一医院将先与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提供搭建信息化平台、远程医疗服务、病房查房、门诊坐诊、人才培训等服务项目。随着合作的深入,区域医联体的不断组建,双方将进一步打造区域内远程医疗中心、妇幼保健服务指导中心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有效实现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动成了都高新区卫生事业建设发展。
不仅如此,罗俊还介绍了市一医院通过信息化平台、远程会诊平台等多种模式实现区域医联体的建设。
而另一方面,市一医院呼吸科与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建立了科联体合作关系。借助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的核心单位和主任单位——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的强大背景支撑,提升呼吸系统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建立呼吸专科疾病分级诊疗模式。罗俊还介绍了,通过科联体的模式,对下级医院门诊、住院及远程医疗等接受到呼吸科诊疗专家的疑难疾病会诊、查房,慢病管理康复指导。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诊疗水平的同质化,为百姓提供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需要不断智能化和信息化
基于对分级诊疗的重点实施,医院内部管理建设也被提高到了较高的地位。罗俊介绍了市一医院在医院管理方面实施的五大内涵建设。其一,综合评价、分类指导;其二,人才梯队、团队建设;其三,加大投入、创新技术;其四,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其五,学科建设、推进发展。
综合评价、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扶优做强,分层建设、整体推进”
集中力量打造品牌学科。投入优质资源,在瞄准学科前沿、转化应用上下功夫,在围绕重大需求、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在培养杰出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上下功夫,在学科管理运行上下功夫。
大力发展优势学科群。在发展核心技术、产出重大成果、培育杰出人才、解决临床问题、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寻求突破。
鼓励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依托现有优势学科,加强与重点学科的合作交流,发展交叉学科的创新技术。
努力帮扶普通学科。认真分析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积极创造条件,下大力气在学术水平和学科发展上取得提升。
人才梯队、团队建设——“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着力打造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启动“高层次人才建设计划”,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刚性、柔性引进相结合,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院创新、创业,服务临床;集全院之力,优先保证高层次领军人才的人才建设基金和场地设备配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加快培养技术骨干队伍。结合国家和省市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资助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工程,聚焦可能获得突破的重点群体,评选重点团队和面上团队,每年投入1000万元,滚动管理。
加大投入、创新技术——“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创新发展和医院定位相符合、体现水平的新技术项目”
新技术包含了:对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对疑难危重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有重要价值的关键技术;具有国内外医学领域良好发展前景的标志性新技术;可复制、可推广的适宜技术。
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医疗质量全程管控”
医疗质量全程管控是实现从源头预防到环节控制再到终末管理的整体流程。借助强化管理机制(日常管理和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理顺管理流程(对医疗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创新管理手段(信息化、智能化、项目化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力的提升。
为帮助医院提升质量管控,众多的行业厂商也是一直不断努力,比如本次论坛主办方之一的爱普生,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医疗行业的深耕,紧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为医疗行业用户提供了智慧打印服务管理方案,有效为医疗行业用户实现智能化管理,在实践分级诊疗实践中无“后顾之忧”。
通过爱普生帮助用户从被动维护到主动管理,进而实现医疗行业用户打印机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不仅如此,结合目前空气污染严重,爱普生推出了全新PrecisionCore技术的商用墨仓式打印机,使得医院各个科室能够体验更加高清的诊断结果输出,从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等多方面远超激光打印机,还医院一个优质、绿色的办公环境。同时,爱普生保证,将于2050年前将所有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0%。
从打印的小缩影辐射到医院大管理上,借助有效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让医院内部管理上实现高效管控,并不断提升质量管理。
学科建设、推进发展——“目前已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
以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抓手,以提高服务能力、技术、质量、水平为目的,进行相关优质学科的建立。建立专科诊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和支持开展临床诊疗新技术项目、加强平台学科建设,以及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围绕“塑造品牌、重点投入、发展特色、提高水平”的要求,建立优势学科以及集群式发展。
可见,无论是从医院外部推进分级诊疗实践,还是从医院内部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有效管理,都是需要借助现代管理理论指导医院发展,践行现代管理理念牵引医院发展,运用相关法院法规规范医院发展,使用现代管理工具推动医院发展,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促进医院发展。罗俊表示,同时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
(本文根据会议现场速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