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16 22:16
- 作者:董文颖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2016年12月10日,由国家卫计委指导,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医学信息学杂志》协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医疗大会暨健康中国行-协和大讲堂年会”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盛大开幕。
本次大会国家卫计委的相关负责人相继进行了精彩发言,不仅对今年的政策进行了深度解读,也对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做出了指导。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三个致敬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姜玉冰主任受毛群安司长委托参加本次大会,姜玉冰主任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是一次致敬:
第一个致敬:向伟大的新时代致敬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契合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也是对互联网时代的最好描述。与当年的工业大革命类似,互联网革命同样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姜玉冰主任说道:“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医疗与健康行业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对于精准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现在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
第二个致敬:向推进中国健康建设伟大事业致敬
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到健康中国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8月份,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了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基本方针,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再到11月21-24日,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亲自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政府建设健康中国的决心,以及取得的阶段成就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再到前不久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描绘了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蓝图和路线图,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全支撑与保障的六大任务,这些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第三个致敬:向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懈奋斗的各位同仁们致敬
“健康中国建设从来不是国家卫生系统一家的职责,而是社会各界、各个部门,甚至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事业和责任”,姜玉冰主任强调。
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个体患者的治疗、服务最广大群众的健康科普,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同时行业代表致力于资本、技术和医学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这些探索和创新,国家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地完善,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不断地得到满足。正是因为各界同仁不忘初心、坚定前行,才有了这样一个新时代,致敬各位同仁们的辛苦付出。
“十三五”的健康医疗:科技创新更重要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维护、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已经成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此,11月25日国家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15年的医疗工作目标,而以纲要为基础的《“十三五”深化医改的规划》、《“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规划》也陆续制定、公布,并从实施细则上提出了指导意见。在此大背景下,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解读了未来所面对的新目标、新要求、新形势,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8篇29章的篇幅提出了坚持以提高人民健康为核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的五项工作重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在五项工作重点基础上,由于科技创新已经被提升到战略高度,所以创新驱动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十三五”对于健康医疗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制定了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部署了五方面十二项的重点内容,包括加强创新引领、应用技术研究、重点人群健康、医药健康产品等一系列的内容,与医疗息息相关的是发展新型健康服务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协同医疗技术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不仅如此,在国家卫生委科技部“全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会议”中,也出台了“全面推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推动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开放共享;开展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实施卫生与健康适宜技术推广行动;加强卫生技术评估与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化服务等等。
对于如今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医疗,代涛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面对新形势,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健康医疗领域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往的“数字化、信息化”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未来是信息通信技术+移动互联+智能化装备,也就是IBT的新业态。就医流程、医生行为、病人的行为等等都需要相应的改变”。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的同时更需要规范。在互联网医疗未来的发展策略问题上,要明确内涵是创造价值、提高医疗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等,同时还要保证其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胡建平:“十三五”期间的11项重点工作
“十二五”期间,医疗信息化建设始终围绕着深化医改来进行,在对医改提供巨大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总结了过去几年中医疗系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就,并对“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新思路、卫生与信息化的发展做了简单介绍。
“十二五”期间,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医改紧密配合,得益于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顶层设计,因此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框架基本形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集成平台、互联互通、居民健康卡、医院信息中心建设稳步发展;统计信息机构与人员队伍不断健全;标准体系也不断取得突破。但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急需加强,且利用不足、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匮乏、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
“十三五”伊始,中央高度十分重视卫生健康工作,11月25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小民小康,而且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方针,以纲要为基础,《“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医改规划》对于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完善人口健康信息的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
在新形势对整个卫生与健康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下,胡建平副主任提出了需求导向以健康为重心的五个方面:第一,坚持整体思维;第二,坚持协同思维;第三,坚持服务思维;第四,坚持开放思维;第五,坚持合作思维。
在信息化如何发展的问题上,胡建平副主任提出未来要以需求导向为基础,做到以人为本,统筹节约、创新发展,开放融合、共享共建,强化标准,确保安全,并且要有效利用现有的4G资源,打造成为一个互联网+服务模式下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平台。同时加强医疗健康法律法规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和市场的合作。
对于今后的工作重点,胡建平副主任也做了简要介绍,“十三五”期间,在夯实基础、深化应用、创新发展三个主要任务的带动下,重点工作可以总结为11项重点工作: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加快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推动远程医疗发展;推动医疗保障(新农合)费用异地结算;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完善信息标准化体系;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从与会专家、领导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对于健康医疗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成为核心内容,围绕此核心的相关纲要、规划、工作内容被一一明确。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逐步得到认可,从领导人到基层医疗工作者普遍达成了共识。国家也在不断发布相关的支持政策,助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相信在未来几年,更多利好政策会不断发布,继续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2016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医疗大会暨健康中国行-协和大讲堂年会”上演讲嘉宾分享内容整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