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30 18:37
- 作者:大鹏
- 来源:医学界智库
“新医改推行了7年,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本原因就是价格改革没有跟上。”
公立医院价格改革终于部分放开了。据北京市发改委日前公布的消息: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北京市的特需医疗服务、新增医疗服务和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执行医院自主定价。继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自主定价后,放开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也开始落地。
为啥要放开?
自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后,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等省份已经逐渐放开了部分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将定价权交给市场。加上此次北京放开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这一系列的政策的导向显示,市场主导已经成为医药价格改革的主基调。
涉及到价格的改革,往往最能牵动人们的神经。那么,此番北京为何要放开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呢?这事得从药品零差率说起。据业内人士介绍,实行“药品零加成”后,公立医院的这一块“损失”将由三个部分来“填补”,即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政府补贴和医院自行消化。因取消药品加成造成的政策性损失,财政补贴10%,医院自行消化10%,另外的80%将由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
对于很多公立医院来说,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难以大幅度上调,但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则可以作为适当的补充。一位公立医院的副院长表示,“放开特需医疗,说白了就是允许公立医疗机构去挣有钱人的钱,来补药品零加成的亏空。”
医生收入会提高吗?
分析人士认为,放开特需医疗服务价格,让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的收费公开竞争,定价会更加趋于合理。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医疗服务价格长期没有得到改变,医疗服务价格也明显偏低。因此,参照此前非公立医院放开部分定价权后的影响,此次公立医院放开定价后,很可能会出现涨价的情况,但涨幅不会太大。届时,医院的总收入将会增加,如果能分摊到医务人员身上的话,医生和护士的工资或将会有小幅度提升,然而具体还要参考各医院的实际情况。
据了解,目前公立医院可知的医疗服务项目,有6000多项。虽然跟总量相比,北京仅仅放开特需医疗价格显得“不足挂齿”,但不可否认的是,把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的定价权交给市场,对于目前处于深水区中的医改来讲,意义深远。
有专家认为,此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表面上看是放开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实质上更倾向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内部结构调整。“北京放开特需医疗价格,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价格放开,它为下一步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等机制方面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对民营医院造成冲击?
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由公立医院自主确定,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是严峻挑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认为,“比如民营医院的传统强项医学美容类服务项目,一旦公立医院进入该领域后,因为有品牌优势,即使价格定得更高,多数患者也会选择公立医院。”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放开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可能会比以前有所提高,患者流动到民营医疗机构的比例就会减少,社会办医人才短缺的现象可能会更加明显。
在很多人的眼里,公立医院掌握着大部分的医疗资源,一旦放开了价格管制,必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营医院造成冲击。事实真的如此吗?
“价格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让医疗价格回归市场。”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表示,“公立医疗机构传统的价格管制不符合市场规律,只有公立医院的医疗价格放开,由市场定价,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才能跟着放开,原来给非公医疗机构自主确定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才会有更多的资本去请更好的医生,民营医院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对于北京放开特需医疗价格后的影响,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则认为,放开价格后,必须对特需服务的内涵做出明确界定,以免部分本应属于正常价格范围的医疗服务也被列入了特需。“另外,尽管国家对特需医疗服务的规模和比例有明确规定,但财政补偿不到位的前提下,依然会引发公立医院是否会削弱基本医疗服务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