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互联网医疗 >  从百度转型做技术医疗,看BAT在医疗领域布的局
从百度转型做技术医疗,看BAT在医疗领域布的局
  • 2016-11-28 10:24
  • 作者:佚名
  • 来源:极客公园

在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 出席《互联网+智慧医疗》的专场,发表智慧医疗的主题演讲。

演讲中,他再次把人工智能——这个百度今年一直在强调的话题,融入到医疗行业中,并总结,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在下一阶段促进医疗的智能化。

李彦宏认为医疗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步是 O2O 服务,通过互联网把线上的用户引流到线下;

第二步是智能问诊,辅助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做出诊断;

第三步则是基因分析和精准医疗,这是在李彦宏看来是「这些年做计算机科学觉得最兴奋的方向」,和由单基因导致的罕见病不一样,常见病大多由多基因造成的;

对于常见病,需要用大数据和先进的算法去计算,病症是由哪些基因共同导致;

第四步则是新药研发,在已知可以形成药的 10 的 33 次方的分子化合物中,进行大量的筛选,找出有效的新药。

这不是百度第一次提到公开提及医疗,今年 8 月,百度专门推出了「百度医疗大脑」,主要是在医疗数据和专业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出人工智能化的产品,模拟医生问诊的流程,与用户交流,根据其症状验证,并给出最终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收集、汇总、分类和整理病人的描述,辅助医生问诊。

在此之前,百度医生移动网页(Web)版于 2014 年 10 月上线,App 版于 2015 年 1 月正式上线,百度医生主打医生的在线选择和预约,并且根据症状快速导流到医生和科室中。

在李彦宏的演讲中,百度曾经在北大国际医院做过一个测试,80% 的情况下,百度医生的诊断和北大国际医院的医生诊断是一致的,它的准确度有了非常快的提升。

认识到医疗这个入口端重要性的不只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投入力度同样不小。

以医药电商为入口,阿里巴巴的医疗健康平台

阿里巴巴很早就在医药电商上做打算,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2011 年 6 月,天猫医药馆试水,运营 18 天,被以「没有网上售药资格」为名约谈整改,到了 2012 年 2 月 1 日,才再次调整上线,8 天后,再度暂停服务。

2012 年 2 月 27 日,天猫医药馆第三次开张,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天猫医药馆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消费者选中需要的商品后,会跳转到相应医药商的官方网站上完成交易。

为了能够拿到「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格证牌照」,进一步在药品电商上进行布局,阿里巴巴在 2014 年 1 月,联合云锋基金,对中信 21 世纪进行总额 1.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37 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收购其 54.3% 的股份。

这家成立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上市公司拥有全国第一块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格证的试点牌照,同时掌握着中国仅有的药品监管码体系:中信 21 世纪是全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唯一服务提供商,监管码使得所有药品都可以溯源,从而保证药品在流通环节的质量。这两大核心资源被视为是阿里巴巴斥资押宝的重要因素。

获得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之后,这家公司很快就改名为阿里健康。

但在 今年 6 月,由于国家食药总局的政策,天猫医药馆宣布暂停药品业务。

9 月,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阿里健康将与天猫签署运营服务协议,天猫医药馆并入阿里健康。

除了在药品销售上屡挫屡战外,阿里健康还尝试围绕医院、医生、患者打造一个闭环。

比如,支付宝就在去年 5 月推出「未来医院」的计划,把原本在医院内进行的付款、挂号、划价等功能,转移到支付宝的「服务窗」内。


(支付宝提出的「未来医院解决方案」)

阿里健康还和武汉中心医院合作,成立了第一家网络医院,试点地区的居民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向医生问诊,医生确诊后,开出电子处方,处方药通过线下签约的药店,非处方药则通过电商平台,最终快递送到用户手中。

他们在 2015 年 10 月,还和滴滴出行、名医主刀一起,给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个城市的用户推出「一键呼叫医生,随车上门咨询」的服务。

当时阿里健康副总裁倪剑文曾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时候曾说:阿里要打造一个 B2C +O2O 的医药健康产品销售平台,阿里集中力量投在了天猫医药馆、未来医院、阿里健康官网这三颗「棋子」上。

以微信为基础,腾讯在软硬件上的覆盖

相比之下,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则是「微信+支付」基础上软硬件的全覆盖。

从 2014 年开始,腾讯投资了一系列医疗领域的创业项目:2014 年 9 月,腾讯 7000 万美元领投了丁香园的 C 轮,10 月份又领投了微医集团 C 轮。前者通过学术交流等方式获得了独特的医生和医疗资源,后者则在几年的运营中,用预约挂号服务,覆盖了近千家医院。

腾讯在投资后都表示,会把自己的产品——微信和 QQ 与之打通,实现资源对接。

软件只是一部分,腾讯在 2015 年还自主研发了首款智能医疗硬件——糖大夫血糖仪,通过和微信的联动实现对慢性病的管理。

软硬件的布局最终都和微信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连接一切」的使命下,微信先后上线了智慧医院、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


(微信智慧医院提供的功能)

在微信智慧医院的尝试中,用户可以在微信服务号里完成预约挂号、查询排队情况、缴费支付等,把线下繁琐复杂的流程线上化。

总结

梳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三家互联网公司在医疗领域上的努力不难发现,目前互联网和医疗的结合还主要在 O2O 服务和智能问诊两个阶段。

在全国两万多家医院面前,信息化的速度似乎并没有那么快。政策上的监管和医保上的复杂流程,也让医药电商等项目的落地变得困难。要实现更远的后两个阶段,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liuzz TEL:(010)68476606】

标签:BAT  互联网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