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28 17:53
- 作者:石晨露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市中心医院)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医院,作为武汉市属医院里的龙头医院,也承担着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医疗领域的试点任务。武汉市中心医院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对围绕医疗健康的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打通医疗的边界,向健康服务延伸。
新医改政策提出了“四梁八柱”,其中卫生信息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将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0年,武汉市中心医院成为武汉“智慧医疗”试点医院,201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先诊疗后结算”创新应用服务建设,开启了医院运用新技术新思维优化就医流程的新步伐。近两年,医院紧跟时代背景,在制定“互联网+”政策的同时,充分抓住新医改以及“互联网+”政策带来的机遇,实现医疗服务的进一步改革。一方面,深化智慧医院建设,开展覆盖院前、院中和院后全流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服务流程。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实现医疗服务的纵深延伸,依托医联体组织作为试点,实施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和转诊的协同等项目,让分级诊疗能够更好地落地。
患者享受“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综合支付
过去病人看病必须去现场挂号,现在通过电话、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就能进行分时段的专家专科挂号,线上线下并行的流程优化机制对患者就医体验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类新技术的出现及运用,“未来医院”已初具雏形,在统一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基础下,开放的多渠道接入,广泛的产业链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其中,“互联网+社保卡”应用就是其中一项颇有亮点的创新。11月8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的通知》,全面部署人社领域的“互联网+”行动计划。11月3日,全国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经验交流研讨会在武汉市召开,全国各地社保部门一百余位专家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进行了实地的考察。由此可见,从国家到各省市,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保卡创新应用都是一个热点。
支付创新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实施“互联网+”战略中优化就医流程的重要举措之一。2014年初,该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自费病人的就医流程优化,通过支付宝、微信、自助缴费服务终端,以及病房的电视缴费,打破自费病人在线支付的瓶颈。但是,作为医保定点医院,病人群体中有65%的比例是医保身份,而医院也深刻意识到要达到全面优化就医流程的目的,这部分病人的流程优化瓶颈必须要克服。武汉市中心医院继续深化互联网支付途径的创新,于今年3月27日通过统一的综合支付平台上线全国首家“人脸识别”医保支付系统,让这部分医保患者在家里也能完成看病缴费。
同时,国家对于商业健康险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医保+商保”结合的支付模式会成为主流模式。今年8月24日,全国首个“健康商保在线直赔”系统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正式发布,除自费患者外,今后购买了商业保险的医保患者,在该院就医可享受“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综合支付 ,基本上能够实现患者就医支付全覆盖,患者的就医流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以上不同阶段的创新应用,武汉市中心医院最终形成“自费+医保+商保”的综合统一支付模式。
延伸医疗服务,打破流程优化瓶颈
武汉市中心医院规模发展至今,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也深刻意识到医疗服务应该走出围墙,向院外延伸。因此,武汉市中心医院深度整合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于2015年11月正式上线互联网医院,借助互联网,配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网络医院门诊医生的管理机制,患者可以跟该院的医生实现在线健康咨询,慢病复诊的问诊及电子处方延伸物流配送。结合医院发布的医保在线支付应用,可以实现居民远程复诊问诊,开具处方后,居民在家中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医保费用和自费费用的缴纳,在家中等待物流配送药品到家,出示电子支付凭证即可收药。
武汉市中心医院曾对患者的就医时间链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以往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收费环节的时间等待占了很大比重,整个就医流程优化的瓶颈之一就在收费缴费环节。“支付创新需要结合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流程的深度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带来的作用,我们一直认为‘支付’是患者就医过程和医院流程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支付不顺畅,后续的流程优化就很难,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的患者,提供线上线下、综合多种途径的体验良好的支付应用。”武汉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左秀然如是说。
创新的医疗支付手段,不仅要考虑支付的实现,还有考虑其背后的牵动的流程改造、信息安全等问题。第一,服务群体层面,由于医院的病患群体以5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这就直接影响到目前医院推广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但是80后、90后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用户,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移动互联网化,长远来看,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医疗服务创新,移动互联是必然的趋势。医院也在积极引导患者去使用新兴的手段体验就医流程,同时对患者体验做调研,调研的结果反馈用于进一步的应用迭代完善,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第二,医院流程协同层面,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全面实现多终端、无纸化的医护工作协同,那么就需要各科室的流程配套整合,医院管理层面需要配套改革措施,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提高医院服务效率。
第三,基础设施层面。为病人提供方便的网络接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患者根据需要都可以接入到掌上医院APP;移动互联网下,所有服务都是以网络的形式开放出去,那么数据安全面临更大挑战,如何实现精准身份认证、保证数据安全是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武汉市中心医院与国家卫计委信息中心共同进行互联网信息安全试点项目,研究以更加可靠安全的方式,来实现患者的身份精准确认,以保障互联网医疗应用能够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中运行。
依托医疗联合体云平台,建立网上医疗联合体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在未来,常见病、特别是慢性病,基本都要在基层解决。随之而来的组织管理、服务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对信息化的支撑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突破围墙建立移动互联网医院,是践行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有益尝试,武汉市中心医院早期就已经制定了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发展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覆盖到了26家单位,既有二、三级医院,远城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还有一些相关的技术协作单位,初步形成了以武汉市中心医院为龙头、覆盖城乡和各级医疗机构等多种模式的医疗联合体。
2015年以来,依托医疗联合体云平台,建立网上医疗联合联体,开展在线医疗服务,如网络医院、分级诊疗平台、以及远程诊断中心等应用建设。通过互联网模式的在线分级诊疗平台,实现医联体不同科室之间、不同院区之间以及医联体跨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查房及区域远程诊断,同时也可快速地在医联体内建立分级诊疗绿色通道,保证了医联体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利益,可以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
虽然分级诊疗中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对大医院和小医院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职能边界划分,但是支付是所有医疗机构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很多基层医院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研发能力和资金投入非常有限,通过医疗联合体的模式,建立云平台,可以实现将大医院的模式复制推广到基层,医疗联合体协作单位可以借助云平台减少信息化的投入,同时也利于医疗服务更快地实现均等化,并且可以进一步上升到区域卫生层面,促进跨区域以及跨机构之间的模式整合。
在加速分级诊疗落地的过程中,各医疗IT厂商提供了有力的臂膀,在政策利好和实际刚需的推动下,作为计算技术的提供者英特尔也将目光瞄向了分级诊疗,发布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分级诊疗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从云到端的技术创新,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加速推进,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和三级医院的服务效率和价值。
“互联网+医疗”的落地,除了技术方面的创新应用,还涉及到理念的更新。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武汉市中心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为患者提供服务,为临床服务,为医院管理者服务。同时还应该具备数据驱动的思维,左秀然认为:“不管任何业务,最终形成的数据都是最有价值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流程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能够克服这些瓶颈。我想未来医院最终的核心竞争力将会体现在对数据的掌握能力上,数据驱动流程改革,数据驱动医院管理的深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