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9-01 16:55
- 作者:佚名
- 来源:青岛新闻网
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2016年末,县域内就诊率达90%左右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适当增设护理康复、临终关怀、老年养护病床
推广网络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力争到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到2020年,社会力量独立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5%以上
建设100个国医馆、100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泰山学者、青岛英才211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
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市的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网络
70岁的市民万秀芳右腿长了骨刺,需要吃药治疗。7月2日,她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复诊,并在医院取了下一个疗程的药。与上个月取药的药费单对比,同样的两种药省了26元;市民罗源晖的母亲患有肾癌,每个月都需要去市立医院拿药控制病情。此前,每个月医保报销后,自己要负担617元药费,7月1日起,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罗源晖拿药只用了534元,少花了83元……像万秀芳、罗源晖这样的例子在岛城数不胜数。让患者看病少花钱,只是青岛市深化医疗卫生改革诸多工作中的一环。近年来,青岛市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确保医改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加快卫生计生改革步伐,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锡祥介绍说,2013年2月1日起,青岛市在8家县级公立医院启动了以“取消药品加成”为关键环节的医改试点工作。截至去年年底,23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住院均次费用增幅控制在10%以内,门诊均次费用实现零增长,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为群众节省医药费用1.8亿元。同时,基本药物制度扩面试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范围扩大至34个,崂山区、李沧区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从省平台采购药品56亿元,减轻群众用药负担9亿元。今年7月1日起,青岛市32家城市二三级公立医院同步实施医改,取消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建立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推行专科医院财政差别化补偿政策;按照价格补偿药品加成80%的原则,调整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仅今年上半年,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就采购药品37.5亿元,减轻群众用药负担6亿元。
分级诊疗是为大医院减负的最佳途径之一。记者获悉,青岛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制定了《青岛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近期将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全市共建成189家医联体。在医疗技术、卫生人才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市级大医院派出3545名专家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83万人次,实施手术1729次,双向转诊下转2272人次,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逐步形成。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市医改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深化医改任务,实现“降负担、建机制、增活力”,即: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通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院控费管理、强化医疗监管等有效手段,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建立公立医疗机构新的运行机制和体制,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报销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实现公立医院良性发展;提升医院内部活力和运行效率,通过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深化医院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各项改革任务,充分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据介绍,在构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青岛市明确了8项改革任务:一是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编制青岛市区域卫生规划和青岛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今年,黄岛区、即墨市全面实施分级诊疗试点,其他区市结合实际稳妥推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2016年末,县域内就诊率达90%左右;三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将适当增设护理康复、临终关怀、老年养护病床;四是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推广网络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力争到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五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到2020年,社会力量独立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5%以上;六是建设100个国医馆、100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七是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泰山学者、青岛英才211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八是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将现有社保卡与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兼容共享,推动医疗、医保、救助等相关信息互联互通,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市的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网络。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方面将会拥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和人事聘用权,医院的人事管理也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事制度改革也势在必行,并借助改革契机,逐步建立完善的适合医院发展的人事制度新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使医院向制度化、现代化挺进。”市中心医疗集团总院长兰克涛说。据了解,下一步,青岛市将设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稳步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具备条件的公立医院可成立理事会,实行院长负责制;探索试行院长公开招聘,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等,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编制和新增人员备案制,医院根据规定自主拟定岗位设置方案,按规定公开招聘,实行分类管理,可以采取考察方式直接招聘医院紧缺的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
崂山区北宅卫生院院长陈振表示,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目前,青岛市正着手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适当放宽绩效工资总量控制,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倾斜。“把绩效工资与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数量、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辖区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等考核结果比例挂钩,可将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多劳多得增加收入提高待遇,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最终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逐步提升,为下一步落实分级诊疗等各项医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陈振说。
在公立医院改革任务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记者了解到,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今年先行放开知名专家诊察费等不少于130项医疗服务价格,由医疗卫生机构自主定价。此外,青岛市还将通过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医保筹资机制和报销政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以及提高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水平、建立实施职工大病保险制度等举措,切实减轻参保职工的医疗负担。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健康幸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杨锡祥表示,下一步,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一三五”总体思路,围绕卫生计生改革“一条主线”,强化学科建设、人才战略、信息化建设“三个支撑”,推进分级诊疗、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计生服务转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社会办医“五项突破”,统筹做好各项卫生计生工作,促进青岛市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