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8-18 10:38
- 作者:姜泓冰
- 来源:人民网
上海做实家庭医生制度,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截至7月底,全市首批65家试点社区“1+1+1”签约居民在组合内就诊率近80%,在签约社区就诊率超过60%,市民就医下沉趋势显现,为分级诊疗制度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批1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签约试点工作已于近期启动,将覆盖到全市77%的社区。
上海2015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为切入口,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目前,家庭医生制度已覆盖所有社区,签约居民1027万人,签约率44%。2015年起,上海又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为重点,进一步探索“1+1+1”医疗机构(即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截止7月底,已签约居民3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9万人。
上海“1+1+1”签约居民可以享受四项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一是预约号源优先开放。上级医院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提前50%时间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畅通转诊“绿色通道”,让居民享受更多的便捷服务。二是药品“长处方”优惠,慢性病签约居民可一次性配到1-2个月药量,减轻往返医疗机构次数。三是“延伸处方”措施,经家庭医生转诊到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回到社区就诊时,家庭医生可延用上级医院处方药品,并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配送。目前试点社区共开具“延伸处方”2.7万张,涉及金额505万元。四是享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查费减免、药品零差率政策和“延用处方”等优惠措施,居民门诊均次自付平均可减少7.03元。此外,通过健康管理、疾病早期筛查、及时对症治疗、精准适宜转诊以及对已发生医疗费用的监管等办法,家庭医生还能成为居民医疗费用“守门人”。
为了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上海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市、区级医院建立专病联合体,提升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管理诊疗能力,还组建区域性影像、检验、心电诊断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网,逐步实现社区诊断水平的同质化。
此外,上海还通过多种途径充实社区家庭医生队伍,包括加大全科医生的招生与培养力度、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并统一管理、研究鼓励吸引在岗及退休临床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家庭医生的路径和办法等。截止2015年,全市注册全科医生达到每万常住人口2.45名,实现了国家2020年规划目标。2015年,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8450余万次的诊疗服务,超过全市门急诊总量的三分之一;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承担了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门诊总量的58.6%。就诊下沉效果初显。
上海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市级数据中心已集聚了近100亿条的诊疗数据,并以平均每天1800多万条的速度增加。健康大数据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