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健康大数据发展亟待顶层“立规矩”
健康大数据发展亟待顶层“立规矩”
  • 2016-08-17 10:02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不久前.国务院确定了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措施,旨在通过利用互联网+医疗满足群众对健康医疗的需求。健康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疗诊断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多个地区都在积极布局健康大数据,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但健康大数据的发展还存在隐私保护、“数据孤岛”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保障数据安全。

大数据应用助力分级诊疗

健康大数据涵盖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个人健康,又涉及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障、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多方面数据。

据了解,当前健康大数据主要应用于提供挂号、预约就诊等服务。以春雨医生、微医等为代表的移动医疗可为百姓提供健康咨询、预约就诊、预约挂号、诊间结算等方面的应用服务。

今年84岁的何芳患有食道癌,其就诊地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医生建议他进行食道支架安置手术。何芳的女儿为保险起见,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区医院官方APP“华西通”挂上消化内科专家吴俊超教授的号。经过咨询,吴俊超告诉何芳的女儿新都区医院和华西医院已建立起医院联盟,患者无需大老远跑到华西医院做手术。果然不久后,吴俊超来到新都区医院亲自为何芳做了手术。

不仅挂号方便,大数据还促进分级诊疗的推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专家严律南专家团队在业界颇具知名度,许多肝病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就诊。但据医院统计显示,在前来就诊的病人中,有1/3的患者属于常见病,根本无需到三级甲等医院治疗。有鉴于此,移动医疗APP“微医”还为像严律南一样的知名专家配备了专门秘书,根据患者病情分配相应级别医生。如果医生初步诊断后认为病情严重,还可以通过专家团队内的绿色转诊通道实现快速上转。

四川省积极运用大数据监测平台促进分级诊疗。据了解,去年5月四川省与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进行合作,构建了一套监测评估平台——四川省分级诊疗大数据监测评估平台,通过该平台四川省卫计委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流向;通过对患者、疾病、医疗机构的全面分析,让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清晰地了解患者转院或跨级就诊的原因,立体精准地得到患者画像;通过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县域内就诊率情况分析,帮助主管部门全面把控基层的服务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大数据不仅有利于寻找病因,还可以做到疾病预防。对此,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副司长张锋说,如果能将百姓就医的医学足迹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将有利于构建治疗、预防、康复和自我保健管理一体化的电子云服务。

“四川还将建立全人群健康大数据库。该大数据库将以四川9000万人口医疗健康数据为基础,建设覆盖周边5亿人群的西部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四川省卫计委主任沈骥介绍说,通过该平台医生可以精确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精准诊疗意见。除了诊断病情,大数据还将在医疗控费、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等方面大有作为。此外,大数据还可以预测和评估医疗费用的合理性,通过对单一病种医疗费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有的医院医疗费用超过这个范围,该平台就会自动警示。

勿让健康大数据成为“镜中花”

尽管大数据能够为医疗行业带来变革,但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障碍比如隐私保护。西南财经大学信用管理系副主任李志勇认为,隐私保护是医疗大数据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在制度上和法律上是非常完善的,而国内对个人数据的保护还是空白。

现在各家医院之间的数据还是孤立的,没有打通成一体,形成了“数据孤岛”。微医集团四川负责人尤佳表示,在推进线上医生专家团队的过程中,要一家一家地跟医院谈判,让他们共享医生数据资源,但有的医院并不愿意,只能尽量争取。“医院的检查数据、病历都应该拿出来共享,这样才能让患者少跑腿,不同医院之间也可以看到患者的所有诊疗信息,做出更好的诊断。”尤佳说。

对此,成都市医保局信息管理处处长王进认为,不同医院之间“数据孤岛”背后其实是利益壁垒,因为患者就诊数据属于医院掌握,如果不改革现有的公立医院利益分配和考核机制,医院很难有共享数据的积极性。中国中医科学院李国正则表示,数据来源于多个系统,如何整合多元异构的数据、怎么形成知识库、如何有效挖掘利用都存在难点。

此外,相关大数据医疗顶层设计还有待于完善。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陈文涛表示,目前大数据医疗还缺乏顶层设计,哪些医疗数据可以拿出来共享,哪些不能,哪些数据经过加工可以拿出来,一旦出了问题怎么办,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部门进行协调解决,也需要一个完善的政策规范,否则容易出现患者隐私泄露、行业鱼龙混杂等问题,亟待“立规矩”。

健康大数据离我们还有多远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表示,数据化利于寻找病因,从而达到疾病预防。传统医疗的思维方式是帮人治病,但是如果能够把病因找出来,可以让人活得更长、更好,成本更低。以心脏病为例,如果能够积累足够长时间的心率和心跳数据的话,就可能监测和控制心脏病发生的时机。而国外的发展趋势是,不是患者得了病之后再采集数据,而是采集日常健康数据,这就是未来的医疗大数据。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除了技术上的革新,政策制定者、立法者的思维也亟待转变。如果基础信息建设、社会开放度、政策制定等方面没有跟上,那么健康大数据也只能悬浮在空中,无法落地。因此要高度重视医疗健康数据,强化“数据即情报”的意识。目前一些国家已经要求健康数据不能流向国外,数据中心必须设在国内进行处理。我国应参照这些国际管理,特别是在医院、研究机构等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时,充分保护数据信息不流出境。

“智能设备因采集成本低而成为数据采集器,使用过程更应加强数据保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目前我国在医疗健康数据的保管使用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法规,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特别是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时,要订立合约,对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加以必要的约束。同时要注重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李志勇则表示,在国外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在制度和法规上非常完善。而目前我国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和数据安全的保护还处于空白,因此不利于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没有边界的划分,让很多问题变得很模糊,而且可能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医疗领域将发生几种转变:一是民众层面,将由被动治疗变成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二是医院层面,将注重收治数量变成注重治愈质量;三是治疗过程,将从短期治疗痊愈前后延伸为日常预防和院后康复与保健。而这三个转变的实现,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发展医疗“互联网+”、提升医疗效率、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意识。

 

编辑推荐:
  1.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指导意见》亮点解读
  2. 北京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及应用情况
  3. 医疗大数据的法律规制
  4. 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开放和利用难在哪儿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大数据  分级诊疗  数据孤岛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