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九个锦囊革新信息化建设思维
九个锦囊革新信息化建设思维
  • 2016-08-03 14:31
  • 作者:董文颖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信息化发展到现在,医院已经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系统在医院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甚至连后勤中的工人调派,水电气的管理都纳入了信息化之中,由此可见医院信息化力度之大。然而如此众多的信息系统上线、资金投入,是不是真正达到目的?医疗质量、职工主动性是否随之提高了?医院的运转是否流畅了?……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面对这些疑问,绵阳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周祖宏对于信息化的一些思考,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

虽然信息化为医院作做出了贡献,但是医院对于信息系统的评价仍偏于负面:漏洞、问题越来越多,更换系统的想法挥之不去。而这些评价最终都指向一个结论:信息化建设出现了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去解决?最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信息化的最根本目的是什么!纵观信息化30年历程,从最初取代手工、再到现在的电子病历、互联网+医疗,部分医院在缺乏对医疗信息化、互联网透彻理解的情况下,用中国式的大干快上建设信息化,片面追求效率,忽视管理需求,一方面不考虑合理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不对数据共享做出规划。以电子病历举例,很多医院单纯把它做为较word等文本编辑工具稍微带点管理的文本编辑器来采用,认为只要提升效率就好。

为了电子化而电子化的建设思想已经让很多医院忘记:信息系统主要是为管理服务的,任何一个系统上线,我们都需要在其中体现管理思维。

“不忘初心”也许适合与很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人共勉。对于信息化的本质,实施信息化的目的,“首先要考虑管理需求,然后再考虑数据再利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高度数据共享的方式来改造流程、提升效率。让信息系统回归管理管理本质。”周祖宏如是说。


绵阳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周祖宏

认清信息化的本质是医院建设好信息系统的基础,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医院最根本,最迫切的需求,让信息化系统贴近业务,贴近医生人员,才能保证信息化系统的实用性。但是,医院了解并把握信息化本质,还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还需要做到明确信息化发展方向,这是医院建设好信息化的另一个要素!对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总结来说就是管理。

首先是客户管理。医患之间的关系在转变,医生与患者之间正在向服务提供者与客户的关系转变,客户关系管理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未来,信息系统要通过回访管理、慢病管理、预约诊疗系统、便民服务系统、物流系统等,维系客户,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是科学的、可信的绩效管理。目前医院的绩效评价标准最大的问题是单一,不能真实的反应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劳动质量,导致分配不公,分配不均,医务人员意见大。信息化系统有着天然的数据优势、统计优势。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把单一的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服务指标、费用控制指标,提升为综合病种、转归、费用、效率的综合指标评价。在科学、可信的绩效管理下,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热情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最后,就是其他诸如大数据、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等应用。

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来说,认清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好信息化系统基础,把握不住信息化的本质,系统的根基就不会牢固,认不清发展方向,只会让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加落后,跟不上时代要求。当然,单单做到以上两点仍然不足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最后一点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去建设,周祖宏也分享了九个锦囊:

第一,不能唯技术至上,技术只是工具而已。紧紧围绕医院业务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如果片面追求技术,突显技术,只会造成本末倒置,导致信息系统脱离医院的根本需求,不仅会降低系统稳定性、可操作性,而且增加一线医务人员的学习成本、使用成本。现在都在提大数据、云计算、数据集成等一些新技术,应该承认这些新技术的确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但是如何让这些新技术为医院业务服务,才是当务之急!

第二,配备一支懂管理、熟悉医疗业务、掌握数据库操作技术、有一定编程能力的技术队伍。人才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技术人员,才可能有效的驾双技术,把技术变成生产力。一支好的队伍,有助于了解医务人员真正的需求,可以有效协调解决系统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升系统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虚心求教很重要。虽然都是管理行家和业务精英,但是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遇到的所有问题也不是都可以解决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多与系统开发商沟通、交流,或许在关键时刻,可以得到一些参考性建议。

第四,切记不要让一个科室或个人决定一个流程。信息系统需要站在全局考虑,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流程的讨论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共同研究、确认。作为某个科室的管理人员,往往会把自己本科室的需求放大,这样会对其他参与者造成损害,而这种损害往往影响效率、公平性。

第五,不能把自己不合理的个性化应用强行塞进系统。这样可能把系统做成专用系统,结果就是实用性、通用性大打折扣,不仅徒增各方的工作量,而且为后续的维护、升级带来困难,甚至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第六,切记考察系统是否有应急方案。信息系统一般总是基于一定的物理设备运行,出现故障不可避免,因此应该考虑大范围故障时系统的应急方案,应急方案是保证在紧急时刻减少损失的重要一环。

第七,谨慎选择供货商。至少在国内目前,从来没有一个系统是买来就可以不加变化永久使用的,因此实力越强大、公司越和谐、队伍越稳定就意味着以后能长久地提供支持服务,也就更值得被选择。

第八,正确对待系统提供商,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合作伙伴。医院与供应商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双方的合作也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九,系统配置在现有业务量的基础上,考虑发展,提前2~3年即可。这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首先在技术刚刚出现时,还处于不成熟的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法预知的问题,对系统造成影响。其次,在技术的初始阶段,成本较高,性价比偏低。因此,提前2年左右,既可以享受到新技术的便利,又可以节约成本。

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给医疗信息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信息化建设更具创新性、实战性、变革性,新技术则构成了信息化建设最坚实的一对羽翼,使其振翅翱翔!

本文根据“现代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趋势-西部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分享”主题沙龙上演讲嘉宾周祖宏分享内容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文颖 TEL:(010)68476606】

标签:原创  革新  信息化建设  九个锦囊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