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面对医改 信息化可以怎么做?
面对医改 信息化可以怎么做?
  • 2016-07-19 14:15
  • 作者:石晨露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信息化建设在医改的进程当中一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是医改的重要支柱之一,后来又作为医改的一个重要任务,直接参与到医改的项目中去。7月1日,青岛市开始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青岛市立医院作为青岛市市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综合实力一直处于市级综合医院的首位,青岛市立医院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做了任务解读并进行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

一、青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主体作用,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着力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构建合理就医秩序、推动社会办医、加强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联动。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强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区域联动,促进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同步改革,强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与社会办医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公立医院改革环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隶属关系的公立医院,在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绩效考评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改革政策。

坚持探索创新。在国家、省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下,坚持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医院实践,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突破现有政策障碍和既得利益藩篱,逐步建立符合本市实际的公立医院体制机制。

(三)工作目标

巩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与成果,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到2017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总费用增幅与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相协调,参保人员实际报销水平不降低,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28%以下,患者与医务人员满意度明显提升,群众就医负担得到减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主要任务解读

1、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

重点加强对公立医院药占比、门急诊次均费用增幅、出院者次均费用增幅、业务收入增幅、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度、成本管理等指标的监测控制。

2、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

对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3、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并建立公立医院自主控费机制。

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和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破除逐利机制。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中药制剂)总体降到3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4、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建立以医保服务绩效考核为基础,以按病种付费为主,以总量控制付费、危重病大额医疗费补贴、次均费用付费、服务单元付费、人头付费等方式为补充的复合式支付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试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方式。

5、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6、推广应用临床路径。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扩大临床路径覆盖面,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径率和完成率,做好与医保按病种付费政策衔接,杜绝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7、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开展智慧医疗、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公立医院信息标准化、统一化和安全管理,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集成平台建设,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源互联互通,探索构建云医院服务体系。

二、信息化重建的启动

2015年9月,青岛市立医院正式启动信息化重建工程,联合两家公司共同筹措资金,计划利用两年半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第一阶段,医卡通、电子病历、移动医疗、PACS系统、数据中心等;第二阶段,HIS系统重建、医院运营管理系统、手麻、体检、重症监护、医院集成平台等;第三阶段,六级电子病历、电子签名、决策支持等。

青岛市立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丁士富

青岛市立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丁士富介绍:我们建设要达到三个目标,首先通过医卡通和相关系统的应用,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病人、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其次,通过电子病历、移动医疗等系统的应用,全面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杜绝差错、低级错误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等事件的发生;第三,通过运营系统、决策系统的应用,全面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

(一)医卡通(已完成)

“根据我院的个性化要求,自助设备厂商将最新一代自助设备改造之后投入使用。设备操作简单,速度快,维护方便,平均故障率低。系统可以支持青岛市区域诊疗卡,也支持二代社保卡直接作为就诊卡使用。目前是市卫计委管辖三级综合医院第一家。“丁士富说道:“办区域诊疗卡时,支持二代身份证(或一代社保卡)直接识别办理,也支持手写输入,更加人性化。诊疗卡内余额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由医生在诊间直接扣除。门诊医生站设计了增加号源的功能,医生可根据实际进行设定。”

此外,还添置了充足数量的自助设备且摆放合理,积极引入志愿者进行热情导引,医院内的自助设备使用率超过了80%。支持现金充值(最小面额5元),银联充值或结算,医保结算等多种方式,非常灵活。自助设备的所有操作步骤均有语音提醒(如充值、扣费、打印凭条)等,大大方便病人自助操作。强大的自助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对故障设备锁定,报警,大大提高对设备的运维能力。与国内目前技术领先的二级分诊叫号系统紧密融合,给病人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导诊服务。检验结果等及时短信提醒功能,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引入竞争机制,与多家手机app厂商合作,将预约挂号、挂号扣费、检验报告查询等扩展到智能手机端,下一步将继续拓展手机、微信等互联网服务渠道,完善患者就医后续服务。

病房自助设备可通过插诊疗卡或扫描病人的腕带条码方式查询住院费用清单,下一步将支持住院押金自助充值,自助结算、自助点餐等。


 


 

(二)电子病历(已完成)

新电子病历结构化自动引用:如入院记录中的主诉和查体情况可以引用到首次病程记录,省去了医生复制粘贴。实现检查和检验报告以及医嘱引用到病历中,而且可以选择将检验异常指标单独引用到病历中。诊断和手术名称使用ICD-10编码规范录入,医生可以建立个人片段进行常用术语或文字的录入,为医生节约了时间。根据性别不同系统自动选择模板,杜绝了男性有月经史的情况。可以通过“共享我的病人”完成非本科室会诊记录或联合手术记录等的病历书写工作,可以通过身份证号关联患者历次的住院情况,打开历史病历可以查看以前的病历。点击或者右键可以调出患者的各种护理记录单、体温单、血糖记录单和心电图等,如果补写病历可以手动调整病历的排列顺序。

(三)临床路径(已完成)

根据集团公立医院改革统一部署,集团两院区现已按照计划全部启用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电子住院证,入径病种可使用路径电子医嘱包、自动生成医嘱,入径病人路径外用药可以实时监控。医务部与各专业路径个案管理员,将国家卫计委要求的411种临床路径中我院收治的341个病种路径全部建立路径并审核锁定。

(四)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已完成)

移动护士站:

  1. 护理人员在病床边信息的输入、查询、修改等。
  2. 通过智能终端扫描患者腕带二维条码、药品的条码等进行病人和药物的智能识别,确保医嘱执行的准确性,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
  3. 通过护理巡视 、健康教育等功能,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 可对护士每日的护理任务进行智能提醒。

护理文书:

护理文书系统接收移动护士站录入的数据,自动生成护理文书,功能涵盖了日常护理所需的各种护理文书。

  1. 接收床旁录入的体征数据,自动绘制体温单。
  2. 接收床旁的评估数据,自动生成风险评估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单等。
  3. 可对护士每日的护理任务进行智能提醒。
  4. 可进行医嘱执行的查询、医嘱瓶签的打印。
  5. 可进行交班报告的填写。
  6. 数据同步、文字模板、智能筛选等功能可大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移动医生站:

移动医生查房系统通过与医院已有的相关信息系统(HIS、LIS、PACS、EMR)进行连接,实现了在终端设备上查看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电子病历、检查信息、检验信息、护理信息,同时还支持医生在终端设备上通过手写、语音以及图片的方式进行备注,很好地将医生的信息系统延伸到病人床边。

三、未来的建设计划

除以上三大重点项目外,青岛市立医院院内今年完成了LIS系统的升级,数据中心、PACS系统重建两个项目也处于收尾阶段,HIS系统重建工作前期已基本完成基础数据的核对和维护,处于全员培训阶段,计划在8月份进行切换。年内还有运营系统、体检系统、远程会诊中心建设等工作,医院现阶段已将信息化建设送入快车道,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实现并通过六级电子病历。

“为了分级诊疗,下一步还要做远程会诊中心,我们现在有十来个医联体,远程会诊中心就是为了医联体用的,一是会诊,二是教学,给医联体下面的基层教学。此外,开始启动区域医疗云平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手段进一步放大现有医疗资源,利用互联网手段进一步放大现有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扩大医院服务半径和能力,加快实现我院成为区域医学中心的战略目标,同时让老百姓就医更加方便,就医成本降低,进一步提升医生诊断能力,改善医疗关系,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丁士富指出。

下一步的建设思路主要包括医疗管理(HIS)、临床信息(CIS)、掌上医疗(HMP)、医院运营(HRP)、集成平台(HIP)五个方面。医疗管理方面制订了”4318“方案,即4大目标(流程优化、高效诊疗、信息便民、全程监管),3大主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主线、以临床为主轴的效率主线、以知识库为核心的质量主线,1卡通(一张诊疗卡),8大特色应用(全自助、全预约、全程分诊、智能诊疗、药品追踪、物流追溯、便捷支付、流程定制);临床信息主要是进行集成,通过HL7消息总线进行交互,通过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一体化建设,推进电子病历应用水平高阶应用(6级);掌上医疗是以手机平台为载体,结合时下流行的APP、微信、支付宝等,集成医疗服务解决医院信息推送不及时、信息消费低的情况;医院运营管理提出了”4218“解决方案,4大目标(业务一体化、管理全程化、决策智能化、系统平台化),2个平台(以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为支撑平台,以医院运营管理平台为系统平台,1个导向(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7大应用(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绩效管理、行政管理、决策管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提出”4335“解决方案,4大目标(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预警监管、辅助决策。),3大中心(基础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运营数据中心),3类集成(流程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5大工程(标准管理、业务总线、主题应用、统一门户、运维监管)。

医院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本文根据“现代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趋势——互联网+医院信息化建设”主题沙龙现场速记整理,并经本人确认)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shichenlu TEL:(010)68476606】

标签:青岛市里医院  医院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