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7-07 12:09
- 作者:佚名
- 来源:呼叫医生
据悉,在郑大一医院7月1日的晨会上,院长阚全程向全院医护人员正式宣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正式合并,此后郑大四附院将成为郑大一附院的惠济院区!
已经跻身于“全球最大医院”的郑大一附院此番再度扩容,其动力到底是什么?虽然针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已经开出了船舱,各种政策也在出台,呼吁大医院不要盲目扩张,但事实上,近年来,大医院以合并为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做强做大”的趋势一点也没有削减。
据观察,大医院急诊输液室与留观室床位紧张是普遍现象。床位“供不应求”,在急诊大厅过道边,泡沫垫拼的“床”随处可见。例如,据北京晨报报道,日租金几十元的医院病床就只有几十张,“床贩子”借机以每天300元至500元的价格向患者家属租床,赚取暴利。由此可见,对于大医院来说,床位紧张是医院扩张的压力和动力。
宿迁医改市场化的启示
新世纪前,在政府垄断下,宿迁全市124个乡镇卫生院总资产17058.5元万,总负债8316.7万元,资产负债率48.8%,床位利用率只有20%,非卫生技术人员高达40%。有三分之二的乡镇卫生院不能正常发工资,面临生存困难,大部分医院在分配上“大锅饭”,用人上“终身制”。医疗卫生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公立医院发展动力不足。而到了2000年,宿迁市开始改革医疗机构产权,正式拍卖医院,被称之为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革。改革前,宿迁医疗卫生总资产只有4.95亿元,而改革到了2009年,已经达到了27亿元。
时到今日,回过头来看宿迁医改,其并不是卖光或私有化,而是通过资产置换,进行医疗领域的结构性调整,吸引社会资金兴办基础医疗,将部分公立医院改制为民营,这扩大了优质医疗供给,其改革的价值是得到了卫生部门的肯定的。虽然宿迁医改已经被上级部门叫停,但是也为今后的医改指明了一个方向。
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是在负荷运行,包揽了高中低专科几乎所有医疗服务,国家财政显然无法承担。部分医院要靠自身之力,去做大做强,发展一方的卫生经济事业,也是有这方面的压力和动力的。只是,压力也好动力也罢,都不应该成为其扩张的理由。
计划经济显疲态
医院的床位利用率一直是调整控制床位资源量的主要参考指标。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医院床位利用存在过度和过剩并存的现象。国家规定的床位利用率为60%,然而省级医院、三级医院床位使用率超过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仅为50%左右。同时层级、专业之间医院床位资源分布并不合理。如创收较高的内、外、妇、儿、中医等主要医技科室床位较多,而应该由政府兜底的精神、传染、结核病、职业病等科室仅占总量的一小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这种卫生管理体制使得同一区域内的卫生资源隶属于不同的投资主体,不同的投资主体形成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各方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医疗机构,增设床位,扩充人员,购置设备,造成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重复设置,资源过剩。
而卫生服务领域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其资源的分配不仅要考虑效率问题,更要考虑公平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通过政府计划手段,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一点本身无可厚非。唯一遭人诟病的是,政府卫生部门集“办医、管医、执法”为一身,卫生局同时又是医院“总院长”。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想不吹黑哨也难。
我国经济发展到今日,市场调节仍然只作为基础性调节,目的是为了使医院的资源跟上社会的需求,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达到最优化。然而市场化大门一旦打开,财政方面任由医院自付盈亏,很多新的矛盾和冲突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例如公立医院的营利性和公益性的矛盾;民营医院的营利性和反垄断性竞争;有些综合医院删减冷门科室床位、甚至停止无创收科室的经营,等等。
床位分配的问题
床位紧张与住院的安排密切。分析数据可发现,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患者最大的等待手术时间是7天,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病人没有得到有效的就医,又占用了一个床位,这样的住院安排是不合理的。因此,对于患者,如果在医院入住后,不能及时治疗,出院时间将会被推迟,影响其他患者的入院,同时也占用了床位,使得其他患者不能就医。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如果要使病床资源不被浪费,应该尽量缩短患者等待住院的时间;而根据外伤患者优先住院的原则,医院的床位并不需要特地为外伤患者预留,医院的床位安排越紧凑越合理。
然而,患者对床位等卫生资源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但社会的提供永远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床位资源,既涉及到政策干预,也需要市场调节。自新世纪宿迁医改打开了医院市场化的大门之后,由市场机制的驱动,床位、卫生人力等卫生资源势必向卫生经费较为充裕的地区集中。并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有能力有条件的患者越来越多,生病往大医院靠拢的决心是一致的。
结果显而易见,城市大医院在服务能力饱和、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有很大的扩张压力和扩张冲动。由此形成了大医院拥挤——扩张——拥挤——扩张的循环,加剧了床位资源的不平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