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27 10:28
- 作者:佚名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的医疗服务价格主要依据2000年前后的标准制定,被严重低估,同时,政府投入仅占医院收入10%多,远不足以支撑医院运营,造成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及以耗材养医等不合理现象。
知名专家号十几块钱、裂伤缝针最低仅6元,医生的价值长期严重低估。都知道要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但到底应该提高多少,尚无据可依。
作为新晋综合医改省级试点,上海将率先出台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标准,这意味着,如行之有效,则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将真正提上日程。
医生价值严重低估
中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由省市制定,主要依据是2000年前后的标准,即使个别地区上调过,但医生的价值仍然被严重低估。
与此同时,政府投入仅占医院收入10%多,远不足以支撑医院运营,造成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及以耗材养医等不合理现象。
2012年全国公立医院平均门诊收入构成数据显示,挂号和手术收入分别占门诊收入的1.0%和1.8%,药费收入却高达51.3%;在住院收入中,手术收入也仅占6.5%,而药费占41.3%。
相比之下,美国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诊疗费和手术费,美国虽然是创新药最多的国家,但药费占整个医疗费用的比例仅为12%左右,住院治病的药费只占住院费用的5%。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箭在弦上,却由于缺乏科学的价值标准悬而未发。《深化医改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率先落实。
作为新晋综合医改省级试点,上海或将率先破解这一难题。
建立调价标准
政策要求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理论听起来不错,但成本才是调价的基础”,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疗服务价格比价研究”项目负责人、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春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现在没有成本概念,只有费用概念。”
金春林强调的“成本”建立在医疗服务标准化操作的前提之上。
医疗领域的成本和服务量密切相关,如一台CT一天做50个病人和30个病人的成本不同。金春林认为,只有为医疗操作设立标准化的工作量和规范,才能真正建立“成本”概念。只有弄清楚“成本”,才有可能分析不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机构和地区间的比价关系。
在上海,“成本”被更专业地表述为“标化价值”。标化价值由标化技术劳务价值和标化物耗价值两部分组成。一个CT检查,耗费的房间、设备等固定资产,就是CT标化物耗价值;标化劳务价值的前提是病人数量和医务人员工资。
金春林介绍,上海目前正在分批测算所有医疗服务项目的标化价值。其中综合服务类项目的标化价值测算已完成,正在进行检验类项目的测算,而手术类、中医类的测算也即将展开。
不过,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上海的测算结果影响范围有限。但其价值并不在于结果,而是其作为调价顺序和幅度的指南。
金春林解释,测算完毕后,那些价值差异较大的项目会率先调整。
上海SPEED模型
由于调价要综合考量的因素太多,因此仅有标化价值远远不够,还需要满足政策要求的“动态调整”原则。
“上海之所以能调价,是因为医保和卫生行政部门根据SPEED确定了调价原则”,金春林说,上海委托了第三方机构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调价需要的数据则由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医保工作小组采集。
SPEED是金春林团队开发的价格动态调整模型,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S(structure)指调价要考虑到不同机构。一项服务,有些医院用得多,有些用得少,所以,同样的项目不是所有医院都调1块钱就合理。
P(pricing),指结合目标调价。有些项目可以定得比成本低,以降低其使用频率。
E(evaluation),指事先和事后评估相关利益方影响,要综合考虑对医保收支、患者负担、医院运行的影响。
第二个E(evidence),指证据决策数据支持平台。通过完善数据信息平台,收集调价前后数据。
D(develop),主要是确定调价时机和调整周期。
金春林强调,由于决策权上交市政府,利益相关部门不再参与,SPEED能最大程度地定纷止争。
此外,除了标化价值的主参考体系,调价也会参考地区差异。“如果同样的项目,上海和周边三省差别都很大,那我们也要考虑是不是优先调整。”金春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