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25 12:48
- 作者:佚名
- 来源:黑龙江日报
“银发浪潮”的到来,迫使养老、医疗遭遇两难问题,尤其是一些医院不收、养老院不要、家庭照顾不起的失能老人,他们生存状况将成为社会的大问题。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46万,其中需要专业护理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130多万,他们面临“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窘境,呼唤着“医养结合”型的护养机构。为此,我省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和中医药资源的比较优势,全力打造“医养结合”新业态。
看病养老一举两得
“医养结合”为老人解难题
检测血压、翻身、喂水喂饭……由于身患重病,82岁的王大妈手术后需长期留置胃管和尿管,一年前住进了省海员爱心护理院,接受全天的专业医护照料。作为全省第一家失能老人护养院,这里的老人可以接受医疗和养老的双重服务。为了实现“楼上养老,楼下看病”,在省海员爱心护理院新建院区中,养护院和医院是建在一起的:1层~4层是省海员总医院利民分院;5层~17层为护理院失能老年人入住房间,分为临终、重度、中度、轻度失能护理区和特需护理5个区域,共开放床位1000张,实现了一边养老、一边治疗的有机融合。
“老人们不愿管这叫病房,叫家。”哈尔滨市安康福利院院长陶凤军说。在医养结合这条路上,安康福利院走出了自己的步伐,“以内科为主,心脑、神经、呼吸……多是治老年病,效果显著。”陶凤军说。
不仅哈尔滨市,其他地市同样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破题的重要途径。2012年,大庆市通过对原医院改造,建成了大庆市庆新老年护理院和大庆市老年人医养康复中心。随后,大庆市继续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建成了大庆市普济医养康复中心、大庆振培养老院和大庆市让胡路区仁爱养老院3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依托中医药资源开发健康养老产品
“老人每天上午进行森林负氧离子疗养,下午运用推拿、针灸等中医技法分类治疗老年慢性病,三餐辅助龙江特色绿色有机食品加以调理。”这是我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探讨设计中医药健康养老套餐,该院院长张晓峰介绍,“中医在预防保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老年人是非常适合此种医治方式的群体。”
我省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中医人才,如今省内很多医疗机构向健康养老产业进军发力。
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依托医院的科研实力和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以开发“医养结合产品”为重点,在“以医带养、健康产品、候鸟式养老、对俄医疗服务”四方面确立市场的突破方向,开发健康养老产品。其中,“以医带养”突出医、护、养分级管理,发挥中医“调理、调养”优势,形成“治未病”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候鸟式养老”和“对俄医疗服务”主要立足传统中医技术规模优势,形成“旅游+候鸟养老+中医养生、诊疗服务”特色产品。
同样着眼于利用中医药优势的还有漠河北极村张仲景养生院,该院院长高志军介绍,该院针对老年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等9种中医体质类型,研发6大类老年养生组合产品。还为老年人提供了定制化健康养老服务,根据每位老人的体质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制订养生、养老保健和治疗方案。
出台指导性文件
助推“医养结合”落地生根
近年来,我省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作任务强力推进,在《黑龙江省关于民办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措施,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养老结合发展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目前,全省医养结合型养老已全面铺开。全省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90%内设了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90%与养老机构实行了签约协作,建立绿色通道,基本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到90%以上的社区养老中心和居家老人。
积极鼓励闲置医疗资源向养老转型,扶持医院领办养老机构,使全省新增一批大型“医养结合”机构,并催生出医院与养老院“联体服务”、医院改建老年护理院、医院“以医带养”等多种发展模式;养老机构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护理扶助、快速转诊”等业务协作机制;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医疗服务站(点),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为社区居家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为高龄、重病、失能老人提供定期体验、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康复等服务等,这些都是我省未来几年发展医养结合的重点工作。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