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24 10:46
- 作者:佚名
- 来源:新京报
近日,中国平安旗下o2o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宣布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刷新了此前微医集团3亿美元的移动医疗领域单笔融资记录。融资金额不断创下新高,移动医疗行业企业的估值也在增加,刚刚完成A轮融资的平安好医生估值达到30亿美元,创立还不到一年的碳云智能,估值已经达到65亿元……数十亿的估值,对移动医疗企业来说,几乎已经成为常态。
在业内人士看来,估值不仅是对企业实力的一种衡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投资方和企业的一种共识,企业要用漂亮的“用户量”或盈利来“匹配”这样的估值,毕竟估值下调是投资方不愿意看到的。
现状
单笔融资最高纪录频频刷新
2014年,被业界看作是移动医疗行业井喷的一年。据粗略统计,当年移动医疗企业融资案例共计80余起,是过去5年里该领域所有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近3倍,总融资标的接近7亿美元,比前4年的总和还多一倍。
2015年,这种态势还在继续。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28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起,比2014年增长445.4个百分点。仅2015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8亿美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总额。这也意味着,在2015年,平均每一天半,就有一家移动医疗企业获得投融资。
进入2016年,七乐康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健客网”获美元基金“凯欣资本”1亿美元A轮投资;青苹果健康宣布完成千万美元B轮融资;名医主刀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上周,在上线一年后,平安好医生宣布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这也成为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医疗初创企业单笔最大融资。此前,业内单笔融资最高纪录为微医集团,他们在去年完成了3亿美元的融资。
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曾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5.3亿元。
探究
如此高的估值是如何得来的
移动医疗企业除了融资火爆外,又出现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排名第一的平安好医生,完成融资后的估值达到3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微医集团、碳云智能和春雨医生。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梳理发现,估值排名前10位的移动医疗企业估值总额超过590亿元人民币,平均估值近60亿元人民币。从这份统计来看,移动医疗动辄十多亿的估值已成为常态。
这些估值是如何得来的?根据业内人士观点,一家企业的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成长性及安全性等,都是审视该企业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就决定了估值模式。互联网企业多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和福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邓智升也表示,在移动医疗尚未形成完整商业模式的情况下,按照互联网的既有模式,移动医疗通常是先聚集大量用户,“根据会员量形成估值,是一种方式。”这也是互联网公司估值的一种常用方法。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包括移动医疗在内的互联网医疗多为轻资产型企业,这类企业估值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但在移动医疗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盈利模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显得有些“超前”。
分析
估值的可信度:见仁见智
这么高的估值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德合资本合伙人许谦认为,部分企业在融资后,对外公布的额度可能有水分,这样的融资并不可信;还有一种情况是,当行业本身很热时,估值自然也会高。也就是说,对估值的看待,见仁见智。
“如果投资人已经用钱来投票,那这个估计基本是可信的。”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资本方用‘愿意拿钱’来表达他们对于目前移动医疗市场以及平安好医生项目的认可。”
在盈利模式尚不明晰的情况下,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估值并不可信。中卫基金创始合伙人李文罡曾对媒体表示,真正有明确盈利模式的移动医疗APP尚未出现,财务状况很好看的企业也没有,即使是大姨吗、美柚、春雨掌上医生等先行者也不例外。在今年3月份的一个健康投资论坛上,海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文心也表示,移动医疗企业的估值已经到了上市公司买不起的地步。
对于业界对移动医疗企业估值的不同观点,在许谦看来不足为奇,“对移动医疗或互联网医疗的估值,其实一直都存在争议,估值的合适与否,一方面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企业的经营数据能否对估值形成相应的支持也很关键。”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业内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尚未达成一致。
高估值的背后:利弊皆存
高额的估值,对企业和资方都有影响。许谦告诉记者,这种影响是双方向的,“估值增高,对创始人来说,稀释少量的股权,便可拿到更多的融资,对企业来说,拿到更多的资本,也就意味着有了更充足的粮草。”
当然,估值高也有一定的弊端。“创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融完一轮就万事大吉的,如果预期目标无法完成或业绩无法支撑估值,对下一轮融资反而会造成一些障碍。如果要下调估值,前面的投资方肯定不乐意,之后的投资方又未必能接受,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许谦告诉记者,其实“烧钱”的特点决定了,不少互联网相关创业项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估值太高,未必都是好事。”
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看来,一些高融资可能是企业与投资方愿意看到的,“企业对高的估值有实际需求,已经投资的资方也喜闻乐见于已投项目估值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是两厢情愿的。”当然,一轮一轮的融资颇像击鼓传花,最后总得有人接棒。“ipo是接棒的一种方式,如果估值过高,相当于将几个人的风险转移给大众,最终还是要看是否有盈利模式。”
邓智升表示,拿到更高的融资,就可以不断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试错,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能会找到盈利方式,但弊端也是明显的,不断试错的过程和“战线”的拉长,新鲜感消失后,用户忠诚度下降,“存在流失客户的风险,相应地,估值有降低的可能。”
预测
市场趋“饱和”?初创企业融资将更困难
热钱积极涌入移动医疗的时代之后,下一步的“粮草”从何而来?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表示,2015年的医疗创业融资中,超过40%投资集中在天使轮、A轮,其投资额接近2014年的2倍。2016年,随着创投资本理性回归,准备融A轮、B轮的项目挑战不小。“这是因为,超额度的投资集中在同个阶段、同个时间、同个细分类别。”今年,创投资本会集中在中后期阶段的企业,市场份额前10名会吸纳大部分资金(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好大夫、丁香园、杏树林等)。
目前,在国内仅有就医160登陆新三板的状况下,移动医疗企业找到盈利模式至关重要。
2015年12月,微医集团推出乌镇互联网医院;2016年1月,微医集团与阿斯利康共同建设垂直病种的分级诊疗平台——中国消化分级诊疗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第一个互联网医疗区域手术中心。未来,微医集团还计划建设儿科、妇科、心脑血管科等分级诊疗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共建5个区域手术中心。近期,微医集团发布了“中国式ACO平台”战略,正在打造一个包括“医疗、药品、保险”在内的闭环。此外,好大夫在线也就共建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与银川市政府签约,平台上的10万名专家即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连接当地患者,致力于建设互联网网络问诊平台……
在许谦看来,这是行业发展的一种路径,从线上向线下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闭环,这几乎是行业共识。不少移动医疗企业都在按这个方向走,具体的方式可能略有差别。庄一强则认为,移动医疗已经不是讲好一个故事就能获得青睐的时代,现在的战略,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