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王继伟:医院信息化三大热点与冷思考
王继伟:医院信息化三大热点与冷思考
  • 2016-03-16 14:44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本文内容根据“2016西部医院信息化大会”现场速记整理编辑。)

整理编辑:孙杨

3月10日,由四川省医院协会、中国数字医疗网(HC3i)、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HIMSS)联合主办,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协办的“2016西部医院信息化大会”成功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信息科主任王继伟分享了医院信息化三大热点话题,并探索出隐藏在热点背后的一些深度思考。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信息科主任王继伟 在“2016西部医院信息化大会”分享主题演讲

【热点与思考】之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其本质就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王继伟阐述了移动医疗的概念。在中国,移动医疗应用主要场景涉及三大领域,其一,基于院内局域网的移动临床信息系统。王继伟介绍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都是从05年开始试水移动医疗,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医院。其二,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医疗APP。目前市场上将咨询、预约挂号、支付、信息提醒及信息调阅等非医疗业务全部在线上完成的产品数不胜数,市场中大部分产品都可以归类于此,它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其三,网络医院的运营。从第一个“试水”产品——广东省网络医院的成功运营到去年声势最浩大的“乌镇互联网医院”的落地,再到最新成立的浙江大学网络医院。其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逐步渐入佳境的。

伴随着移动医疗市场下半场号角的吹响,移动医疗在实践应用上的缺点也日益凸显出来。

基于院内局域网移动临床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始终在临床应用上未能普及。根据多家医院实践经验,汇总为两大难题,一、移动护士站还有存在的必要性么。二、移动医生站会不会逐步被淘汰。对此,王继伟表示,短时间内大幅提高移动护士站难度系数比较高,而移动医生站势必会被淘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移动互联的进程就是在不断的淘汰,没有创新就意味着失败。

而大批量出现的移动医疗APP呈现同质化现象,从医院角度来说,同样的号源放送给不同的移动产品,择优性太差;从患者角度来说,真正有效的缓解就诊流程复杂性,选择性太多。而且面对医保费用是否能够移动支付、医生移动办公的接受度如何。都制约着移动医疗APP的发展。如何避免产品之间的同质化问题,医院和企业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切入,一是产品是站在什么角度进行设计的。二是产品能否满足医患全方位的需要。避免同质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是从设计理念到实现功能的推陈出新。王继伟如是说。

所以,移动医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也是信息技术与医疗结合最好的产物,如何应用得当,是值得每一位医疗信息化从业者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

【热点与思考】之信息系统集成平台

如果说移动医疗搭建起了医疗与非医疗业务的交互平台,那么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打通了医院信息系统之间脉络,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王继伟介绍,集成平台实现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含应用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等方法,以及多样化接口、消息存储转发、术语对照、数据格式转换等技术。

可以说,集成平台是整个医院系统的核心,承担衔接各个系统的职责,实现数据共享、应用交互。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医疗临床信息的深层次利用,促进了医院内部信息流的通畅,进而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管理质量和医疗科研水平的提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但是目前每个医院做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时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举个例子,香皂包装生产线常常会发生有些盒子里没有装入香皂的状况。如何解决?联合利华的解决方案是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这是由自动化的博士后牵头组建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90万元。而中国南方乡镇企业的解决方案是车间工人花了190元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所以,为了避免在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建设上发生这样的错误,必须摒弃“N个应用集成(接口数 n*(n-1)、连接数 n*(n-1)/2)”这样错误的理念观点,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建立适合医院自身的集成平台。从医院角度,建立一套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系统,让各模块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清晰的体现内在逻辑联系,并且数据之间必须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从企业角度,要主动参与规范修订,成为创新的主体,积极投身供给侧改革,努力承担社会责任。

【热点与思考】之认证与评级

中国人的应试教育深入人心,做信息化也是一样,很多医院都乐衷于做认证与评级这件事情。目前认证评级有很多种,一个是HIMSS EMRAM (HIMSS电子病历成熟度模型),另一个是国家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在中国,更多的医院倾向于“漂洋过海”的HIMSS。

市场应需求而生,中国医院需要HIMSS,HIMSS也针对中国医院量身定制了与美国版不同的亚太版。而这其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5、6级之间。美国模型是五级包括“用药闭环管理” 、六级是PACS全面应用,而亚太区的模型正好相反。而这未能浇灭中国医院参与测评的热情,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10家医院通过HIMSS EMRAM 6级评审,3家医院通过HIMSS EMRAM 7级评审。

相比如火如荼的HIMSS评审,国内电子病历系统评价标准显得有点落寞,截至目前为止只有6家医院通过我国电子病历系统评价标准6级及6及以上评审。面对“洋”评审和“中国标准”之间的差异,王继伟指出,很多时候美国一直扮演着世界规则的制定人,虽然很多先进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但是作为一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负责人需要冷思考,中国医院的信息化是否一定需要美国的认可呢?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这件事,我们必须要有自信!王继伟语重心长的表示,申请国内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标准评审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革新,才能呈现其最高级形态,实现医院就诊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实现在集成平台基础上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让医疗这件事走进患者的生活,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责任编辑:孙杨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信息化  集成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