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北京16区县卫生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完整版)
北京16区县卫生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完整版)
  • 2016-02-26 17:20
  • 作者:佚名
  • 来源:北京市卫计委

为充分调动区县政府的积极性,加强目标指引,形成合力,促进科学发展,市卫生计生委从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需要出发,启动了全市卫生发展绩效评价工作,于2015年初公布了2010-2013年北京市卫生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一年来,这项评价工作对市、区县两级卫生工作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现对2014年的北京市卫生发展综合水平进行年度评价。

一、卫生发展综合评价要点

(一)评价导向

引导全市和各区县树立健康发展理念。本项评价以卫生工作的目标--健康结果的综合改善作为卫生工作成效的结果,体现政府卫生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为政府管理工作和卫生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促进卫生系统工作成效提高。

(二)评价内容

北京市卫生发展综合评价内容包括:①政府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促进卫生公平性的表现;②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并重;③减轻居民就医的经济负担;④居民的健康水平及其促进措施。

(三)评价指标和方法

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侧重卫生工作的结果,从现有统计体系获取,简便易得,客观灵敏可测量,体现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体现政府在卫生发展中的基本责任。评价方法是设立各指标的最优值,根据各指标实际值距离最优值的离散程度计算得分,将各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到全市和各区县的绩效值。

二、主要结果

(一)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资源投入、过程评价和健康结果三大维度,具体由9个二级维度构成,分别是:资金投入、人力投入、设施投入、卫生服务质量、卫生服务效率、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居民健康水平、经济风险分担和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市级和区县两级,市级指标包括20个,区(县)级指标有16个。具体指标见附表1。

(二)评价结果

1.全市整体绩效的变化

2012-2014年全市和16区县卫生发展状况年度监测指标评价结果均持续向好(附表2)。2014年全市总绩效值为83.6,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4.8,总绩效值逐年增长。其中过程指标的改善情况较投入和健康结果两个维度更为显著。(见下图)。

2014年,全市卫生资源投入类指标中,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人均政府卫生支出、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均稳步增加。在过程类的指标中,体现工作效率、落实卫生监管、疾病管理以及保障弱势人群健康方面的工作如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慢性病规范管理率等指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同时居民就医负担继续减轻;但基层就医流向没有明显改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占患病人数比例略有波动。绩效的结果方面,居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

2.区县绩效差距的横向比较

2014年,北京市各区县卫生系统绩效评估结果表明,16个区县中,排名居前地区依次为西城、东城、密云、延庆(附表2)。西城区和东城区的优势在于投入和居民健康结果方面仍处于前列,东西城区人均卫生投入高,区域居民健康状况处于较高水平;密云近几年投入明显增加,工作落实提升明显;延庆为过程类指标表现突出,比如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显著、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方面表现较好。排在后4位的区县是昌平区、丰台区、房山区、通州区,其中昌平区、丰台区、通州区人均投入相对不足,且昌平区、丰台区过程类指标提升不明显,而房山区的居民健康状况有待改善。

基于首都四大功能区划分的区域卫生绩效分类评价结果显示,以西城区为代表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整体卫生绩效最高;以朝阳区为代表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整体卫生绩效低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但优于城市发展新区;以顺义为代表城市发展新区,整体卫生绩效低于其他三大功能区;以密云县为代表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整体卫生绩效仅低于首都功能核心区。(详见附表3)

3.区县绩效差距的纵向比较

从区县本地区内部的自身绩效变化趋势来看,与2012年相比,16区县卫生绩效评价结果总体而言普遍呈逐年提高趋势,总绩效值增幅最大的前4个区县分别为平谷区、通州区、密云县、朝阳区;但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昌平区、怀柔区、朝阳区、房山区、顺义区的绩效值较上年度略有下降从三年间各区县之间的绩效差异变化趋势来看,16个区县的卫生绩效差距逐年缩小,各区县卫生绩效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从2012年的13.1减小至2014年的12.9,各区县卫生绩效评价的结果趋向均衡。(附表2)。

有关全市和区县的各指标原始数据可查看附表4-5。

三、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对卫生工作的统筹领导。把卫生工作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持续加大公共投入,尽快弥补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

二是提高卫生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改变以往重投入,轻产出的管理思路,构建以居民健康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合理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除增加投入外,还要注重提升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基础医疗服务方面的能力。强化针对孕产妇、婴幼儿、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服务提供。同时引导、规范居民的健康需求,满足居民医疗卫生保健的必要需求,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四是建立基于评价的激励机制。每年开展卫生发展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对每年绩效排名在前和卫生绩效改善显著的区县进行奖励,调动区县政府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其区域内的主要健康问题,提质增效促公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liuzz TEL:(010)68476606】

标签:卫生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