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2-15 09:24
- 作者:张敏
- 来源:健康点
2015年,移动医疗OTO趋势逐渐白热化,而医药电商也对移动医疗频送秋波、又努力连接线下的苗头。在广东,七乐康、康之家等医药电商已先后布局了移动医疗,希望通过医药生态系统,将药厂、电商、药店、患者、医生各环节打通,试图实现医药行业全价值链的生态闭环。总部位于北京的德开大药房近期亦对外表示,虽然不打算直接进军移动医疗,但是希望以DTP+O2O模式,服务对新特药和慢性病用药有需求的患者,并将与移动医疗“亲密接触”。
德开大药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家用医疗器械连锁机构康复之家旗下的医药电商平台。而康复之家由于前期的经营,目前在全国主流城市都有地面门店,核心医疗器械用户超过300万。
康复之家创始人柏煜此前表示,考虑到慢病管理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DTP、O2O模式此起彼伏,因此希望以康复之家和德开大药房的资源结合未来趋势,在药品条线上进一步延伸。
在此战略布局下,德开大药房在2015年末同时宣布了两件事:一是要打造“千城千店”,以DTP+O2O模式,作别疯狂烧钱的电商平台竞争;二是引进原百济新特药CEO夏语担任德开大药房总经理。两项布局初定,德开大药房的未来谋划已蠢蠢欲动。
慢病管理服务导入流量
如何具体实现以DTP+O2O模式服务患者,夏语对记者表示,“我们要更主动地去连接专科移动医疗、医生集团、远程医疗机构,医药电商更多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表示,现在国内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到5%,其结果是导致发大病的机率增大。慢性病依从性不仅包括用药依从性,还包括生活作息习惯、饮食都要遵医嘱。生活中,也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不同剂型或者新型包装的药品的服用方式以及服药禁忌、如何饮食能帮助控制病情等。
在这些痛点的考虑之下,夏语说,“我们想做的随访不仅是用药指导,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和形式给患者一些提醒和沟通。”
因为药品属性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是临时和随机的,因此药店很少有排队的现象,店员的闲暇时间比较多,可以利用店员的闲暇来提升频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上门随访、电话、移动端等多种方式向患者提供服务。”
在慢病管理方面除了服务德开大药房的用户,夏语认为移动医疗也是潜在的合作方,“目前移动医疗给患者做服务都是自掏腰包,我们希望做他们的变现通道,帮助他们做患者随访和慢病用药指导服务,甚至帮助医生集团也做类似服务,而他们只需要专注在就医咨询和诊疗方面。”
目前,国内的移动医疗服务还没有找到变现通道,而且,中国的患者还没有养成买服务的观念和习惯。这是因为,通常慢病管理会让患者产生懈怠和抵触情绪,让慢病患者改变旧有生活习惯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目前来看在线慢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医院也无暇顾及患者用药随访。得开大药房就希望在这些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之间,寻求自己的商业机会,“因此,我们想结合自己的下线门店,帮助移动医疗或医院做患者随访。”夏语说。
此外,德开大药房也在积极和一些保险公司接洽,“商业保险机构有对用户进行慢病管理的动力,双方可以在符合循证医学和用药经济学基础上设计审方系统和共建用药方案。”夏语说。
告别烧钱,提高药事服务能力
自2009年起,医药电商就是大家眼里的蓝海市场,尽管存在着处方药网上销售还未放开、网上买药不能实现医保支付、欠缺以药学服务为主的健康服务等等瓶颈,但不可否认的是,从2010年至今,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每年都以几何倍的数度增长。
虽然药品是个特殊商品,但和其他行业的电商一样,如今的医药电商除了展望还未真正到来的蓝海,也经历着疯狂的烧钱阶段。
心惊胆颤的烧钱在短期内冲高了销售额,也让大家意识到网上烧钱买药,赔钱赚吆喝背后隐忧重重。因此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患者真实需求和药品这个特殊商品自身的属性,转向提高健康服务的发展阶段。正如七乐康董事长石振洋所言:“一切不以顾客爽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医药电商的未来是拼的终极服务,而不是刷流量,拼运营。”
对此,夏语也有类似的观点。“我们过去的经验发现,单纯的网上交易最容易出现的是比价,有一大部分患者是需要面对面沟通的。”通过单纯的网络交易,患者和商家之间没有情感交流,患者关心的只是有没有更低价格的药品。而目前大多数医药电商走的也是价格战的路径,单纯比谁的价格低。
“其实患者需要的不是药,而是病症的解决方案。”夏语说。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对患者来说,只要能治好病,可能并不真正介意他需要药品还是临床治疗或是心理安慰。“单纯的比拼流量只能存活一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根本需求才是医药电商的立命之本。”夏语希望通过多方合作进行慢病管理的方式让德开大药房在医药电商之路上能走的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