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当传统遇上新科技 国医大师也可以“远程医疗”
当传统遇上新科技 国医大师也可以“远程医疗”
  • 2015-12-14 11:04
  • 作者:佚名
  • 来源:东方早报

如果说“个性化治疗”“精准治疗”是偏重描述当代医疗内容的热词,那么“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就是偏重描述医疗形式的热词。尤其是后二者,天生带着很强的科技范儿,吸引眼球,激发人民群众去体验的冲动。

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比如国医大师李济仁老爷子去美国休假,乐呵呵兴致勃勃地学习手机拍照发微博、微信。老爷子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两个:第一,这个好玩--对八十多岁的老人而言,还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因为它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第二,这个好使--有用,对于远在异乡的老人,确能满足及时、全面、形象沟通的需要。

于是,国医大师李济仁学会了使用微信,身在美国,假如此时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中医科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来了一些病人,想请老先生给号个脉,开个方。这些病人可能是复诊的--之前已经看过几次,可能是初诊的--第一次挂老先生的号(当医师不在场时,弋矶山医院估计是不会让挂号的),可能是轻症--不太急切,可能是险症--相对风险较大……客观来说,国医大师李济仁老先生利用视频音频远程通信工具,是可以异地问诊,并给出解决建议的。这就是传说中的“远程医疗”吗?

身为一贯偏重研究传统的学人,对“远程医疗”这样的潮词儿,确有必要先学习一番。通过文献查询,“远程医疗”好处有:“提高了边远地区的诊断与医疗水平、提供医生更好的第三方的医疗咨询和建议、缩减了医疗费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疗水平、医学设备共享、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等”。

仔细分析以上“好处”,会发现其背后有环环相扣的逻辑推理:首先,“边远”或者别的什么区域的医疗服务是落后的,患者的痛苦是不能及时得到救治的,其次,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医学设备、医学人才等资源的没有被“共享”,最后,如果医疗资源能够超越空间、时间,被“共享”,“边远”或者别的什么区域的缺乏就能够解决,客观上,没有增加资源投入,却解决了问题,所以就“缩减了医疗费用”。

如果承认这样的逻辑,也就承认了我们现在有相当的医疗资源的使用是不饱和、不充分的,存在资产闲置、人员尸位素餐的问题。也许部分符合事实,但我们只是可以肯定地说:中医的名老中医们不太可能存在工作量不饱和的问题,他们的工作已经非常忙累了,“远程”不大可能开发出他们更多的劳动力。

如古人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中的“移动医疗”或许真能让我们感觉到一些可能的改善,比如北大国际医院,其移动医疗体系的目标有三:第一,缩短患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找最合适的医疗,而不是盲目求医;第二,省去繁琐、冗余的就诊环节,即排队、挂号等信息技术可以解决的事就不要让人来做了;第三,管理者可根据需求动态、高效、合理配置资源。

一句话,实践中的“移动医疗”,把某些原来人(或许国医大师也亲自干过的)的活儿交给了“科技”,高效准确完成,人能更好地做好只能由人来做的活儿--看病、处方,哪怕国医大师李济仁老爷子身在美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liuzz TEL:(010)68476606】

标签:远程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