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新医改时期下医疗信息化的“传统”VS“创新”
新医改时期下医疗信息化的“传统”VS“创新”
  • 2015-12-04 13:42
  • 作者:孙杨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2015年11月12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安徽是合肥市召开了医改座谈会,听取了医改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谋划2016年医改工作任务以及“十三五”时期医改工作规划。李斌主任充分肯定了安徽省医改工作的进展成效。她指出,安徽省始终坚持把卫生计生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深化医改作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在推进综合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李斌主任要求,在此基础上,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制定谋划好“十三五”医改规划和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确保“十三五”深化医改工作起好步,开好头。一要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连点成片,更好的发挥区域性示范效应。二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进一步完善医保体系,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三要实行分级诊疗,加强上下联动,形成上下转诊、分工协作机制。四要全面实施新一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腾出空间。五要切实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相关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主题沙龙

由中国数字医疗网携手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巡爱科技 健康普生”2015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全国巡展活动走过了杭州、天津、哈尔滨、大连、青岛、武汉这些城市,于2015年12月3日终于来到了具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的安徽省合肥市。本次活动以“新医改背景下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为主题,特邀安徽省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主任委员颜雨春教授、合肥市卫计委信息中心崔柔刚主任,安徽省立医院信息中心徐东主任、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信息中心洪建主任、安庆市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张阳主任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围绕“互联网+医疗:传统VS创新”、“区域平台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新观察”、“新医改背景下的就诊模式创新实践”、“创建医院数字化管理的智慧后勤”、“大数据时代的困惑和讨论”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本次会议举办正逢2015岁末之际,正是完结了“十二五”既定规划,开启了迈向“十三五”的新征程的脚步。前不久,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副司长张峰表示,“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行业将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其已纳入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重点规划。面对新形势发展下,互联网+医疗已经不是新鲜词汇,而更多地是如何用互联网+新技术更好的建设医院信息化。

互联网+医疗:传统VS创新

互联网+医疗,不仅是就医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互联网+还将延伸到与健康相关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更多实在利益和便捷。大力推进互联网+,已成为安徽省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安徽省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颜春雨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安徽省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颜春雨教授关于“互联网+医疗”提出来两个观点,一是“互联网+”对传统医学究竟有哪些挑战,二是怎样用好“互联网+医疗”,让互联网这个新兴技术,能够支撑和帮助医疗业务,尤其是优质企业和优质技术向下延伸和放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理念,一是创新、二是发展、三是开放、四是绿色、五是共享,以及建设健康中国的口号。

颜春雨教授还表示了,无论是我们的医疗卫生改革,还是改革向深水区发展,或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或是互联网+医疗也好、互联网+大医院也罢,都是围绕着两句话。一是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二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

创建医院数字化管理的智慧后勤

往往谈及信息化,经常被谈到的是财务结算的HIS,或是用于人力管理的HRP,在或是电子病历等等,很少有人提及有关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信息中心洪建主任独辟蹊径,讲解信息化最重要的一环——后勤信息化管理。



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信息中心洪建主任发表主题演讲

洪建主任介绍了后勤信息化建设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作用,第一,建立起后勤信息化系统最为突出的亮点,就是实现设备的运行控制与管理。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分析,可以实现设备设施的有效管理,让维修变得有计划性,不再是突发性抢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将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实现高效的节能管理与能效分析。利用遍布各个节点的传感设备,能准确的把各处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准确的反映出设备的耗能状况和设施有漏损,让后勤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让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成为现实。

第三,人力资源的节约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完全摆脱了以往的“人为”管理因素,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去解决问题,管理变的更标准,发展变的可持续。

第四,最为重要的是,后勤信息化系统为院领导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为日后的设备采购和成本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并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改进的滚动圈。

大数据引发的困惑及讨论

“上海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医疗档案信息库和国际上最大样本量的医疗卫生信息库。这个覆盖了38家三级医院、联网各区县基层医疗机构的庞大系统,已存有6578万份个人诊疗档案、16亿条处方、2.3亿份检查检验报告和375TB影像资料。通过深度挖掘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全市38家三级医院,从每家医院到每个科室、每位医生、每名患者及每次就诊记录的全程递进式监测。”这则新闻引发了大家对大数据的深度思考。



安庆市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张旸主任发表主题演讲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安庆市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张旸主任围绕“大数据时代的困惑和讨论”的主题进行主题演讲。大数据具有四大特征,快速的数据流转;海量的数据规模;多样的数据类型;价值密度低。然而大数据也产生了诸多困惑,比如“患者对大数据开放有需求吗”、“医疗大数据所有权属于医院?”、“医疗大数据放在哪儿?如何利用?”、“大数据能否进行交易?”等等问题。

区域平台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新观察

“医院之所以作为医院,首先它是一个社会上的单位,必然要跟这个社会上的其他单位和机构发生联系。以前做信息化都是关起门来自己医院搞自己的。在新时代下,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必须要有所转变,可能要开门做信息化了。从国家的几个要求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紧密型的医联体就是以这个战略为出发点,要求以三甲医院为核心,带动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对整个社会提供医疗服务。信息化这种战术手段如何把它变成现实,这可能就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合肥市卫计委信息中心崔柔刚主任如是说。



合肥市卫计委信息中心崔柔刚主任发表主题演讲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整体架构,都是按照国家卫生部下发的标准建设,但是从合肥的建设经验来看目前还存在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标准规范不成熟。第二,项目收益不确定。第三,建设资金不到位。第四,考核督导不给力。面对这些问题,崔柔刚主任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表示破解上述问题需通过两条路径,一是利用基础硬件设施。通过硬件设施进行联网互通。二是跨机构共享信息。不再直接找某个医院去要信息,间接通过别的医疗机构或渠道获取所需信息。也就是说,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基础硬件设施和跨机构共享信息,延伸三甲大型医院信息服务能力,在分级诊疗、医联体、互联网+等方向着力,既符合政策导向,又符合医院战略目标。

新医改背景下的就诊模式创新实践

十年前做信息化的时候就在讲“三长一短”,但是信息化发展了十年,“三长一短”的现象好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么多年就诊环境整体有了很大的改善,基础设施包括收费窗口也有很多的增加,包括信息化方面也上了很多的系统,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安徽省立医院信息中心徐东主任介绍了省立医院为了解决排队难题实行了很多办法。比如,一卡通、自助缴费终端、银医通等等。然而问题可能还将存在,对此,徐东主任表示,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设想。能不能将每台自助终端都变成一个收费窗口。这样很快就得到了患者分流的效果。



安徽省立医院信息中心徐东主任发表主题演讲

如何让自助终端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其变成一个收费窗口呢?第一,他必须具备所有窗口的功能,包括扣费、挂号、检验报告的获取、刷卡、充值等等职能。第二,需要提供专业的自助终端服务的队伍。要有人员配置,进行引导和指引作用。

为了减少患者排队,安徽省立医院还在诊间支付上面做文章。减少患者就诊流程上的麻烦,大大缩短患者在院的整体时间。徐东主任介绍,目前使用的模式是银联+软POS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就诊效率,避免银行卡无法直接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

新医改背景下促使医疗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跃入人们的视野,拉开了创新医疗模式的序幕。目前,人们看到并使用的都是互联网“加”的一方面,其实他是具有“加减乘除”多面性的。用的好是加,用的更好是乘,而用的不好是减,最差的是除。所以,互联网只是工具,最终的核心仍是“医疗”。中国数字医疗网主编刘焕东女士表示,无论是“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都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创新,不断变革。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责任编辑:孙杨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信息化  医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