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2-03 09:28
- 作者:王梦然
- 来源:江南时报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中大医院、南医大二附院这4个在全国都“响当当”的三甲医院,今后将与南京鼓楼12家基层社区服务中心组成四个“医疗联合体”。这四家三甲医院首次与南京鼓楼的社区医院展开深层次合作。这是真正“打通”医疗诊治分级制的良药,还是松散同盟?对患者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状
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
输液室里“冰火两重天”
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共有15个座位,中午1点半交汇点记者前来探访的时候,前来输液的只有一个中年妇女,现场显得无比冷清,一位护士告诉记者,华侨路社区因为靠近省人民医院、省中医及南医大等三甲医院,来这边社区医院就诊的人并不多,一天差不多只有十几个人来挂水,有时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
和社区医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距10分钟步行路程的广州路省人民医院输液室里坐满了人。记者发现,在短短1个小时内,省人医的输液室已经一座难求,有少数患者只好坐在加出来的凳子,用支架进行挂水。短短2公里的距离,为何会出现如此冰火两重天呢?
“说实话,主要是不太相信社区医院。”在省人民医院挂水的张珉告诉交汇点记者,他也知道像头疼脑热之类的挂水输液只需要到社区医院就可以了,但是出于对省人民医院等大医院的信任,加上医疗费用差距又不大。
“能到大医院就到大医院吧,我就认个牌子。”而和张珉有同样想法的患者还有不少。
但也有患者表示,他们老年患者也不想挤到大医院去,但不少问题没法在社区医院解决。比如配药,社区医院大多是基本用药,品种太少,他们不得不走更远的路,跑到大医院去。另外,社区医院与省人医这样的三甲医院比,专家资源差距太大,想看名医,就必须去三甲医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也有患者认为,其实社区医院也有很多好医生,只是大家对他们不够信任而已。
“大病进医院,小病找社区”是近年来政府力推的缓解“看病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现实往往是有点头痛脑热的小毛病,就算排队等个三四个小时,也要往大医院挤,相反,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则显得患者寥寥。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13288人参与)显示,平时看病,41.7%的受访者会选择去大城市大医院(三级),19.5%的受访者选择去县市区级医院(二级),还有27.6%的受访者选择去社区、乡镇等基层医院(一级)。
探索
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组成“医联体”
探索打通分级诊疗的“肠梗阻”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中大医院、南医大二附院,这4家三甲医院将与南京鼓楼全区12家基层社区服务中心组成4个医疗联合体。”南京市鼓楼区卫生局唐伯才告诉记者。与以往政府指令性的“对口支援”不同,此次“医联体”将贯彻“资源共享、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人才培养”五大功能宗旨,并成立组织机构,“医联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区域内部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和转诊预约协同服务。
记者了解到,从明年起,四大医院将建立专家领衔的全科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医联体”内部将进行专家进社区、“带徒制”、即每周安排不少于3名相应科室专家在结对中心坐诊,要求定人、定时、定点、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同时中心将择优选派一名医生跟班学习,坐诊专家每年还会在中心义诊两次。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将会安排相应科室中级晋升副高职称的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时间将不少于3个月。按照鼓楼医院院长韩光曙的说法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按照计划,鼓楼全区的居民看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的名医,挂专家号将不必出区,“医联体”将针对辖区内的病人实行首诊科室和医生负责制,非诊疗范围内的办理转诊以便于市民及时就诊。同时为社区群众开通部分专家预约通道(包括预约挂号、辅助检查、医学检验),此次“科室对接”将选择2-3个科室,以驻点的形式,聘请部分专家单人基层顾问和科室名誉主任以实现活动的全面推广。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公立大医院,我们要在医改中把责任负起来,做好分级转诊,做好最后一公里。”省人民医院院长王虹告诉交汇点记者。
“一个区集中这么多的大医院资源,其中进入全国百强的就有3家,鼓楼区推动建设医联体理所应当,意义也非同一般。”鼓楼医院院长韩光曙告诉交汇点记者,一直以来,老百姓所谓的“看病难”其实是就诊的无序,因就诊过程中未设置合理控制的“红绿灯”,导致大病小病全部涌向大医院。而我国医改所倡导的分级诊疗,就是试图建立一个良好就诊秩序,保证整体医疗效率的最高,而此次组建“医联体”就是真正探索打通分级诊疗的“肠梗阻”。
试点“医联体”不能仅是“单向转诊”
三甲医院专家要把技术带进社区
记者了解到,“医联体”其实在南京已有试点,鼓楼区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已经和南医大二附院开展了近一年多的合作。
“在与南医大二附院的试点中,我们就获得了一些非常好的经验,比如居民来社区医院看病多了,给社区医院带来的名医和技术,我们医院的多个医生、护士也到三甲医院去进修学习。”幕府山卫生服务中心公丕裕院长告诉记者,目前幕府山卫生服务中心共有18名医生,人员紧缺,收入待遇并不高。试点后不仅有了三甲名医资源,而且有3个医生前去三甲医院进修,这就给了社区医院医生更多“事业奔头”。
如何让这种“医联体”真正打断骨头连着筋,不成为松散的“空架子”?公丕裕表示,他最希望三甲医院提供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扶持”,当务之急是三甲医院的专家真正走进社区医院,进行技术上的扶持,而不仅仅只是“单向转诊”,把病人转移到大医院,要真正靠技术把病人留在社区。他也想提醒居民,对于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妇女病常见康复等病症,在社区医院就完全足够解决。
今后“医联体”要做的,不仅仅是让老百姓在社区医院看到大医院专家这么简单,而是让专家去带动基层医疗水平,建立老百姓对社区医院的信任,这一过程中,作为公立三甲医院,承担的其实是“扶上马、送一程”的任务。
“通过医联体建设,可以让社区医生了解上级医院的运行状态,根据患者真正需要,发挥参谋作用帮忙推荐适合的医生,减少此前老百姓就医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难题。”韩光曙说。
快来看一看,你家门口可以看哪些病
1、 三甲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心)
华侨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诊疗中心)
宁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
凤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疾病防治中心)
2、 三甲医院:南京鼓楼医院
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
湖南路(南京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
建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全科医学诊疗中心、康复诊疗中心)
3、 三甲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央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诊疗中心)
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中医特色诊疗中心)
4、 三甲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宝塔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
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全科医学诊疗中心、康复诊疗中心)
阅江楼、热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建设项目:中医特色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