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青大附院信息化建设经验分享与特色业务系统介绍
青大附院信息化建设经验分享与特色业务系统介绍
  • 2015-11-17 09:51
  • 作者:郑少丽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作为国内第一批互联网医疗应用的探索者与实践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青大附院“)在2013年就尝试了互联网医疗应用,成功上线了” 掌上青医“APP应用,它的应用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在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徐浩心里,“掌上青医“的成功应用,只是医院拥抱互联网的开始,医院希望可以深入打造患者”手机在手,就诊无忧“的就医体验。

2015年11月5日,由中国数字医疗网携手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巡爱科技 健康普生”2015全国系列沙龙第五站在青大附院成功举办。HC3i记者借此之际采访了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徐浩,请他谈一谈目前青大附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及他对互联网医疗的一些看法。

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徐浩
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徐浩

始建于1898年,拥有近120年历史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几乎与青岛市同龄,也见证了青岛日新月异的变化,依托青岛大学医学院雄厚的师资和科研力量,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业务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全方位医疗服务奠定了其在青岛乃至山东东部地区医疗领域的龙头地位。据徐浩介绍,目前医院的年门诊量达400万,日门诊量最高达17000。在如此大的门诊量下,要想使医院的就诊秩序可以井然有序,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掌上青医”开始 青大附院积极拥抱互联网医疗应用

在没有提出“互联网+”概念前,青大附院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就应用了”掌上青医“APP应用,并在逐步使用过程中,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与关注。事实上,很多医院也都在尝试各种APP的应用以此来方便患者就医,改善就诊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但实际效果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好。而青大附院的”掌上青医”是如何做到让患者认可与广泛关注的呢?之所以受到患者喜欢,原因很多,徐浩认为最主要的是,在流程设计做到了真正方便患者,不是为了上应用而上线这样一款APP。凡事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做好接口,和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方便患者使用。

在医院基础条件能满足的情况下,医院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医院实现了患者、医生实名制看病,根据每个专业医生的特点,统计出看病的平均时间,科学设置每个医生每天的号源量,通过将每个医生的看病时间总长除以个人的号源量,来计算出每个号的就诊时间预约到分钟。另外还要建立实时共享的统一号源池平台,保证预约号和现场号同步,不存在谁先到谁优先。

既要保证系统可靠性,还要达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好对于任何一个新系统来说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徐浩表示,为了保证患者使用流畅,在系统上线之前,信息管理部工作人员会先通过帮助亲朋好友预约和挂号来发现常见问题并做到及时解决与调整。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医院希望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医疗服务搬到手机上,从而减少自助机的使用,减少排队窗口,“徐浩说,支付宝服务窗和微信支付将是医院重点发展的互联网应用。目前医院支持很多种渠道的预约挂号方式,包括 支付宝、微信、百度医生、掌上青医预约等第三方预约挂号平台。

医院建成了统一的“基于电子病历医院信息平台”

1991年,医院开始建设以收费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据徐浩介绍,由于建设比较早,当时国内并没有现成的系统软件,医院采取的方式是自主开发。从财务收费入手,做到了部门级到全院级的应用。从桌面数据库开始,从C/S架构到B/S架构,软件系统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随着HIS系统的不断完善,2003年医院开始建设了PACS系统,历经两年,医院从最初的科室级应用达到了全院级的PACS系统应用。医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建成了统一的“基于电子病历医院信息平台”,实现临床业务信息系统与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业务信息系统以及商业智能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成。同时建立了以临床业务信息系统为中心的包含人力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等多系统的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院内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据徐浩介绍,要想实现医院各个系统的信息共享,集成平台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医院从2012年上线了集成平台,采用ESB总线型数据交换集成平台,将所有异构系统间的交互全部通过集成平台,抽象出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对业务流程的监控、管理和控制。

信息化建设全面覆盖 特色业务系统方面患者就医

医卡通系统,作为识别病人身份的一个载体,目前青岛市新的社保卡已经发放完毕,到今年年底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用社保卡替代医院用的就诊卡。事实上这项工作并不难,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社保卡替代诊疗卡在院内自助机、诊间、医技等各个环节识别患者身份,另外就是个人账户的消费,医保卡个人账户金额可直接在自助机、诊间卡消费。

据徐浩介绍,医保卡作为身份识别卡是非常容易实现的,最关键的是个人帐户消费,由于医保政策的限制,这一点控制的比较严,最初只能通过银联POS机实现。我们和青岛市社保局紧密合作,开发通过读卡器实现软POS功能,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实现了医保个人卡金通过软POS实现消费、退费等功能,已经达到可以使用的情况。医院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诊间的读卡器统一更换支持“社保卡“功能的多合一读卡器,更换数量近1000个,目前程序已经测试好了。

检查预约系统“这是今年下半年做的项目之一,目前检查预约系统在超声科已经开始用了,”徐浩说,原来B超的预约排队是比较长的,从预约窗口一直要排到厕所里,患者的就医体验非常不好。

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病人排队的次数和等候时间。在实施前,医院曾面临如针对可实现预约的患者是收费的还是所有患者,如果预约后,患者爽约了怎么办等诸多问题,当时并没想到可以把它做好。徐浩回忆到,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与实践后才确定下来,得出最后实施的方案是通过对所有病人预约,来估算出这些预约病人大概有多少爽约率,相应增加预约患者数,在预约池里面留有一定冗余度。

这样一来,医生在给患者开了检查项目后,在发送申请单的同时必须预约检查日期,系统自动根据资源占用情况分配精确到分钟的检查时间,同时打印出预约单,患者依照预约日期和时间直接去检查科室做检查就可以了,无需再到预约中心或是检查科室预约了,这样节约了患者大量时间。

96166客户服务中心:96166客户服务热线的开启,对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开通96166热线,目的是全方位解决患者的就医问题,出院后的随访、平时有关健康方面的咨询,患者都可以打这个热线。要做到解答所有的问题,就必须要和医院的HIS系统紧密集成,当病人打入电话以后,客服人员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到患者关心的信息,如医生出诊时间、药品是否在药房是否有货、物价收费及简单的分诊信息等基础信息。正是与HIS系统的紧密集成,通过来电号码匹配,若来电人曾在医院就过诊,系统中已存在该号码,就会直接弹出患者的信息窗口,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来电人为患者,查询专家预约排班,直接预约挂号。

输血管理系统

医院外科用血量大,作为青大附院输血科的领头人,孙波主任最关心的事是如何降低用血量。徐浩说,两年前,输血流程的信息化主要是以血库管理系统和医师输血电子申请单的使用为目标,当时输血科并不是很满意。

后来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后,受到了输血科的拍手赞好。新的系统升级了电子申请单,填写内容更多通过HIS的数据提取共享,并且将临床输血规范融入到申请过程,从医生开输血申请单起,就要严格按输血规范标准,遇到不匹配时,系统会自动提醒。

在医院大力推进移动医疗时,护士在输血工作也迁移到了PDA。医院在PDA上开发了血液接收、输注开始和结束、输注巡视等输血相关模块,护士可以实现床旁扫描患者腕带和血液条码信息完成输注,实现输血闭环的管理。

信息安全摆首位

医院信息化建设永无止境,目前医院的系统建设比较多、比较全,但每月仍会有一百多条的需求等待项目开发中心去不断改进与完善。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医疗行业的结合,互联网医疗应用也受到了很多医疗机构的热捧与尝试。医院信息化应用的越深入,对安全的要求就越高。徐浩每次开会都会强调这一点,无论是院内系统的运行,还是院外互联网医疗的应用,都离不开安全的支持。

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只有相对安全的防护,医院一直不断加强网络建设。徐浩强调,一定要意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医院从2010年开始大力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建设,包括数据中心机房和灾备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在离本部40公里外的黄岛院区建设了异地灾备数据中心机房,实现了应用级的容灾,生产数据中心的数据实时同步到灾备数据中心,保障医院业务应用系统万无一失。核心网络交换机升级到虚拟万兆交换机,核心业务存储平台迁移到高端存储设备上,满足业务连续性的要求。采用了服务器虚拟化建设对各医院信息系统服务器资源进行集中整合。 互联网医疗在医院应用后,医院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安全方面从原来的内外网分离,又加了防DDOS、漏洞扫描、IPS等安全设备来保证互联网应用的安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院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