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王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关远程医疗那些事
王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关远程医疗那些事
  • 2015-11-09 15:48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2015年10月28日,由中国数字医疗网携手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巡爱科技 健康普生”2015全国系列沙龙第四站在拥有"浪漫之都"之称的花园城市——大连成功举办。来自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颖发表了“互联网+医疗之远程会诊的意义”主题演讲。本文直接根据演讲内容整理,相关内容略有编辑删节。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颖

与“远程医疗”相关的国家政策

从2003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制定与远程医疗相关的政策法律规等,王主任搜集了几条比较相关且重要的条文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2013年8月14日,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

其次,2013年10月14日,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制定相关信息数据标准,……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 ……逐步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配备,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第三,2013年12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规划发[2013]32号)。建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监管系统和省级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并实现远程医疗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整合远程医疗服务资源,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监护、远程教育等远程医学服务。

第四,2014年1月9日,十二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以医疗服务信息标准化、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为基础,推广远程医疗,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卫生服务普惠,逐步实现全国范围跨机构、跨区域、跨卫生业务的健康信息、就诊信息共享和一卡通用。

最后,2014年8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为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计委就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提出相关意见。意见提出,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明确服务内容,确保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完善服务流程,保障远程医疗服务优质高效;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感触

王主任表示,我们医院的远程会诊工作的开展初衷是来自于三级医院的评审复查,以及中西医结合示范基地的评审。在历次三甲、国家级重点中西医结合示范基地的评审、复查,质量管理年及各种巡检中明确要求开展远程医疗教学和诊断能力,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被设为带有分值的必检项。医院每年都有对北三市的医疗救助任务,诸如:送医、送药。通过远程会诊可以提供更及时、更高效的服务。

第一,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市级会诊作用,开展远程规范医疗服务。对此,王主任表示要选择一个远程会诊的软件平台,其次要做本地远程会诊的硬件投入,做本地硬件布置,最后是签约合作单位。

第二实施远程医疗服务。在这里,王主任着重提出有关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工作流程。

1、申请:临床医生填写《远程会诊信息表》、《会诊知情同意书》(需患者或授权人签字同意),经科主任同意,由医务科审批、备案后,向信息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全部病例、检查结果和影像资料等)。

2、预审:信息中心同心医国际远程会诊中心(简称心医)联系,由心医将患者相关资料传送给会诊专家,专家对病例资料进行预先的了解,对资料进行预审,提出增补资料意见,确定会诊时间后,通知信息中心。

3、网络连接演示:在确定的会诊时间前,信息中心人员将网络接通,调节好音频、视频至最佳效果,以便会诊顺利进行。

4、实施会诊:申请科室科主任及相关医护人员准时到信息中心,利用已开通的网络同被约请的会诊专家进行讨论与交流。申请医生做好会诊记录。

5、会诊报告:(信息中心)会诊后2个工作日内查询打印会诊报告,做好会诊相关资料的文档管理。

第三,远程会诊几点感受。王主任介绍了参加远程会诊的几点感受,希望可以与同行业者们一起分享经验。一、规范、明确诊断。只要我有时间,每次会诊,我都会参加,我有一点跨界了,因为道理还是触类旁通的。刚才我说的魏教授给我们的神经内科一个规范诊断的案例,我们有一个患者在我们医院住过五次院,诊断非常明确就是眩晕,来了不能睁眼,前四次的效果都非常好,但是第五次怎么治也治不好,这个患者就抑郁了。有一个医生想是不是他的耳朵有问题,我们就请耳鼻喉科专家来会诊,发现它是迷走水肿。我们治了一个星期,效果相当明显。他的治疗用药有矛盾,因为水肿治好了,但是脑缺血没有治好。我们就请示专家,专家说诊断对说,但是不规范。我们的诊断前面部分可能是眩晕,但是后面加了伴有抑郁、狂躁。专家说这样写不规范,因为抑郁和狂躁只是症状,不能这么讲。治疗也有问题,看病是艺术,你治主要问题的时候,发现其他的问题,那么在时间和药量上要控制,它是一个平衡,要注意观察。

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记得有一个脑出血过来的,一定要止血,血虽然止住了,但是恢复情况不好,我们提出了会诊。专家说他是脑出血,但是出血到一定程度,止住了之后是一个脑缺血的状态,局部坏死了,应该溶血。大夫就问再出血怎么办?专家就说了治病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平衡,你需要观察。你在用药和时间上要观察,当坏死时候你要溶血,出血的时候赶快要止血。

三、展开术前讨论,倾听专家意见。我们曾碰见一个强直脊柱炎的患者,他常年低烧,他去北京协和医院看,也是不确诊。他做的检查就是各种症状都有一点,不能诊断。专家提出按照强直治疗效果不明显,就制定一套结合的方案,要尝试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我们的病人采纳了,我没有后续的结果,据说状态不错,有改进。关键是我们开拓了视野,开辟了新的学习的渠道。我们的学习渠道很多,有的是通过讲课、进修的形式。我觉得这种学习渠道,针对性这么强,专家做面对面地指导,我觉得机会难得。

四、病例资料不完全,检查设备不足。后续的工作如果跟不上,对会诊的成果也会受一些影响,我们也在不断地完善。

第四,对于医院的意义。提高医院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吸引了优质病患,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增加医院收入,提高医院的区域竞争力。

王主任最后表示,关于互联网+医疗的工作,离不开医院的载体,但是通过介绍的一些案例发现,需要IT人员的投入是很大的。不仅要投入,而且要坚持,所以作为信息中心主任我们任重道远,这是我们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责任编辑:孙杨 TEL:(010)68476606】

标签:远程医疗  医疗服务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