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医院围墙外的互联网医疗多种玩法 你更爱哪个?
医院围墙外的互联网医疗多种玩法 你更爱哪个?
  • 2015-11-06 11:05
  • 作者:佚名
  • 来源:36氪
所有人都承认,中国的医疗市场拥有巨大的商业前景。这也就是为什么创业者一度蜂拥而至,投资人不惜砸下重金。但大家翻江倒海的折腾了两年之后发现,医疗这个领域真是太难搞了。而造成这个艰难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传统公立医院的围墙太高。
无论是从哪个痛点切入,互联网医疗的崛起都需要几个基本要素:医生能够自由流动,资源能够无障碍整合,数据能够实时共享等。但医院的围墙,让几乎每一项条件几乎都难以顺畅实现,甚至目前基本无法实现。
医生的问题 - 总体上,我国的医生资源并不短缺,至少不差太多。而问题在于公立医院的等级体系和人事制度,让优秀医生只能不断流向大医院,并因为编制、科研、头衔等被束缚在公立医院里。这些人是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争夺的对象。
但是,医生无法在互联网上对患者进行检查、处方、治疗,无法取得收益,更在配套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将自己暴露在医疗风险之下。这使得大多数医生只能是在互联网医疗的平台上挂个名,而无法真正出力。
整合的问题 - 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都将挂号作为切入手段,但问题是挂号仅是治疗环节的开端,而且医院只解决治疗的问题,诊前的健康管理、诊后的随访跟踪则没有覆盖,也无暇顾及。
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希望进行这样的整合,但问题是,传统公立医院内的信息系统错综复杂又相互割裂,能够实现基本信息顺畅尚属不易。于是,原本应是完整的诊前、诊中、诊后的健康服务流程,被割裂为三段。互联网医疗公司要么做诊前、要么做诊后,无法建立起全流程的服务管理。
共享的问题 - 医院基本垄断医疗市场,也就成为最大的医疗数据中心。但正像互联网医疗公司无法实现医疗服务整合一样,他们同样无法分享医院所积累起来的医疗数据。此外,医院彼此之间信息不连通而造成信息孤岛的问题,也早已讨论许久。
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互联网医疗公司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健康管理的业务就很难真正开展起来。完全自己积累,一来需要用户量和时间,二来没有发生真实诊疗行为的条件,互联网平台积累的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都将大打折扣。
但传统公立医院属于政策高度管制的领域,众多互联网医疗公司 “围攻” 医院数年,收效甚微。于是,完成了从 0 到 1 的互联网医疗,虽然现在还是热热闹闹,但成长的步伐明显缓慢了下来。若想重新走上快车到,传统医院这道坎必须是要过的。从当前的形势看,有这样几种模型可以探讨。
“根治型”
显然,在所有模型中,从头开始是成本最高、风险最大、费时费力,但又极有可能开天辟地的一种做法。目前在做这种尝试的,是郑杰和他的树兰医疗。
树兰医疗创建于 2013年,源自树兰医疗基金,由郑树森和李兰娟两位院士于 2012年 发起成立。郑杰目前担任树兰医疗的 CEO。他对 36 氪表示,树兰医疗的目标是要建设医院集团,而浙江大学国际医院是筹建的第一家医院,定于今年12月6日 正式开业。
浙江大学国际医院总投资 5 亿人民币,拥有 512 张床位和 13 个标准手术室,将开设肝胆胰胃肠甲乳、感染性疾病、眼耳鼻喉口腔、心胸脑骨血管、内分泌代谢血液泌尿、妇产生殖六大学科群诊治中心和美容、康复、营养、高端体检、远程会诊、区域影像、区域检验、药物配送、国际保险等 20 余项医疗服务。
从上述信息看,这家医院与已有的医院形态还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郑杰之所以要新建一家医院,最核心的一点是,他想重塑医院信息系统的底层平台。
“我要按照互联网公司的标准来建设医院的信息系统,让互联网与医疗充分结合,实现诊前、诊中、诊后的完美打通,对每个单项疾病都能实现深度服务。” 郑杰说,深度服务的开展就需要第三方平台、智能硬件,“未来,我们这样的医院才会真正成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大平台。”
总结:1 通过新建医院而新建医院信息系统,完全颠覆传统医院架构,实现医疗数据实时共享;2 但难度高、风险大,可行性需时间验证;3 如果成功,那么第三方检测、糖尿病等垂直型移动医疗应用、智能硬件将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市场;4 目前,国内没有同类实践。
“嫁接型”
这种模型是互联网与传统医院结合的产物。互联网医疗开展在线诊疗才算提供真正意义的服务。按照国家政策,这需要他们与实体医疗机构建立合作。
近期,39 互联网医院低调公测。去年7月,朗玛信息宣布收购 39 健康网,打造互联网医院。在随后的一年当中,朗玛信息为筹备互联网医院做了一系列准备,包括与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建设互联网医院(后双方又达成一系列改制协议);与贵阳市卫计委签署互联网医院试点合作协议;与百度合作。
“我们现在做互联网医院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朗玛信息移动医疗业务总经理张华锐对 36 氪表示,“我们有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是贵州省远程医疗运营商,以及国家开始推行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与百度的合作,能为我们提供流量和数据分析能力。”
这里就多点执业政策与互联网医院的关系稍作解释:政策允许医疗机构面向患者开诊在线诊疗,那么无论是哪里的医生,只要在该医院办理多点执业,就可以在该医院的在线诊疗平台上为患者治疗。
张华锐对 记者表示,39 互联网医院的定位是面向疑难重症患者提供二次诊断意见,这类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更强,能够获得长期的跟踪数据。初期,39 互联网医院将选择神经外科、骨外科、心脏内科等 7 个适合互联网医疗的科室。
总结:1 在传统医院外建立互联网诊疗平台,将医疗资质、医疗资源转移到线上平台;2 模式轻、周期短、成型快,且是政策支持的形式;3 类似 O2O 模式,短期内主要受益于医疗信息化厂商;4 包括东软集团、微医集团都在进行类似的尝试。
“翻新型”
这类网络医院来自传统公立医院的尝试,目前仅有的两家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于去年10月 和今年10月 先后上线。
这里以先上线的广东省的网络医院为例,这家医院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和线下诊点所组成。按照计划,线下诊点将设在连锁药店、社区卫生中心、农村卫生室等,数量在一万家左右。
整个操作过程为,患者来到就诊点登陆系统,向医生描述症状,医生根据病情会诊、指导用药。整个过程包括选择医生、视频会诊、打印电子处方。而线下诊点诊金的分配比例是,接诊点、网络平台和医院 4:3:3。
公立医院开展网络医院显然离不开医改强基层、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等政策趋势,比如可以方便患者就医,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对于市场而言,这种网络医院最大的意义在于电子处方。处方药市场的规模和利润空间,都是零售药店参与格外积极的原因。
同时,第三方网络平台也是受益者。以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2月4日,宜华地产斥资 1.2 亿元收购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 20%股权,并于今年1月 正式更名宜华医疗,在大健康产业崛起的风口完成了转型。
总结:1 这是公立医院在政府推动下的自我探索,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覆盖范围;2 阻力小,但创新性有限,且很容易受到公立医院现有体制的羁绊;3 医疗信息化厂商、零售药店积极性最大;4 传统公立医院 B2B 的远程医疗比较常见,但发展不好,B2C 模式还并不多见,仅见于广东、湖南两家。
机会在哪儿?
如果医院这道坎过去不,那么移动医疗会成为什么样子?它会变成医院的附庸,成为网络黄牛和走穴平台。实际上,今年出来的很多公司已经都在做这样的生意。这样的现象显然不能代表未来。
传统公立医院体系虽然强大,但毕竟要看到,他们的老路已经快走不下去了。而从上述三种互联网渗透医院的方式看,扒开医院外的围墙并非没有可能。
政策环境 国家政策在倡导 “互联网+”,推动远程医疗,并严厉控制大医院扩张。同时,在线诊疗已不是绝对禁忌,电子处方也已经指日可待。
医院需求 大医院在不能盖更多大楼的情况下,要想吸收更多患者增加收入,互联网医院是释放医院生产力的最佳选择,因为扩张成本几乎为零。
有了这两个条件,互联网已经有很大的机会杀入医院,进而改造医院。而关键我们要思考的是,扒开医院的围墙之后,会对整个移动医疗行业带来哪些根本性的改观。
医疗数据 当互联网进入医院,医院已经很难在完全封闭医疗数据,况且拥有自己的医疗数据本来就是患者的权利,而互联网让这种权利变得可能。
自由执业 网络医院的兴起将极大帮助医生吸引患者、树立品牌并组建团队,而这些则是医生实现真正自由执业的基本条件。
电子处方 各大医药电商砸了这么多钱无非是在等政策放开处方药市场,而争夺处方药市场必然要争夺电子处方,网络医院开了一个口子。
智能硬件 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必将带动智能硬件的发展,任何一项在线问诊基本都需要硬件设备采集数据,而游走于边缘的智能硬件将有机会与医疗相结合。
商业保险 目前的基本医保还不覆盖线上诊断,虽然不利于在线诊疗的扩展,但却为商业健康险开拓市场留下了空间。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是有差距,那么接下来除了等待政策继续放开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诊所受青睐 近期丁香诊所已经进入实操阶段,同样意在打通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而春雨诊所、平安万家诊所都在加速扩张。相比医院,诊所的投入规模更小、建设周期更短。这些目前还是综合性诊所,未来在垂直领域,是否还会出现更多糖尿病、高血压等细分的诊所或健康站?
2C 更广泛 几天前,四川省出台《关于家庭远程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内第一个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领域文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已经开始试点。从政府层面,从原来鼓励 B2B 远程医疗至今,在 B2C 远程医疗上的态度更加开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互联网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