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互联网医疗 >  春雨正式杀入慢病管理 联合卫计委启动三地基层试点
春雨正式杀入慢病管理 联合卫计委启动三地基层试点
  • 2015-09-07 09:52
  • 作者:佚名
  • 来源:奇点

昨天,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与春雨医生签署了一项研究协议,并举行了正式的启动会。项目的全称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研究”。研究项目有三个清晰的目标:论证互联网医疗“线上+线下”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性;分析其在卫生经济学上的长期收益;为互联网医疗进入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探索适宜的支付手段。而在此前不久,春雨糖尿病管理应用春雨糖管家也已经在应用平台全面上线。

对于一个互联网医疗相关的项目,此次启动会的嘉宾阵容的确非常强大: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张宗久局长、焦雅辉处长,疾控局吴良友处长,规划信息司田东岳同志,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李滔主任,中国工程院高润霖院士,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等都出席了启动会,并且表达了对互联网医疗和此次项目研究的期待。研究项目由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持设计,武汉市、青岛市、重庆市渝北区卫计委负责医生组织和患者入组,春雨医生负责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维护与数据管理。因此,武汉市、青岛市、重庆市江北区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及相关专家也参加了会议。


 

在舆论对互联网慢病管理反思最凶猛的一年,春雨杀入糖尿病管理,并用本地化试验的方式挑战糖尿病管理最本质的三个问题,也许还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结合启动会现场的讨论,我们看看这件事背后最值得关注的三件事情。

政府主导的慢病管理问题多多

首先我们看一组数据,根据与会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经攀升至9.7%,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9240万人,每年因糖尿病引起的直接医疗费用接近1000亿元,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和卫生经济学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其实政府部门很早就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包括各地财政以每人40元的经费(金额各地略有不同)向社区公共卫生机构采购服务,其中就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的长期跟踪管理。另外不少地方都发起了社区家庭医生的签约机制,由社区家庭医院全面负责患者管理。除此之外,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讨论的分级诊疗规划,也将慢病管理作为分级诊疗的重要切入点。

战略上看似步步为营,但是现实中却问题多多:包括个人健康档案沦为死数据;社区医生忙于应付上级检查而将大量时间花在行政工作中;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社区慢病相关用药品类不全;患者对社区缺乏信任,慢病管理的依存性差,社区医生缺乏真实的动力等等。此事说起来大概又能写一篇长文,这里不再赘述。总体看来,政府主导的慢病管理在战略上完全正确,但是在具体方法、工具,以及激励措施上都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体制内又非常难解决。会上高润霖院士分享他在基层调研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我们去西部一个地方调研,当地据称已经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家庭医生签约,但是后来我们遇到一个因为高血压三次脑出血的老人,一测血压260,问她,‘你们有家庭医生管理吗?’,她回答说,‘好像是一年随访一次吧’。”

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需要一个真实的场景以检验其有效性

前段时间,网上对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的反思特别多,大家最大的感触就是:慢病管理看似轰轰烈烈,但是距离真实的基层和社区还是太远了。同时中国慢病管理做了这么久,仍然无法拿出强有力的科学试验结果,证明其在慢病管理上的有效性,这也成了备受质疑的重点。而只有在现实场景中验证有效性,才能进一步探讨未来可能的付费模式。

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的重灾区在基层和农村,年龄分布也多在60岁以上。春雨糖尿病项目在武汉的一项实地调研显示,60岁以上的患者占比在70%左右,而这部分人的智能手机使用率是非常低的。这意味着即使线上对年轻人确凿有效的管理方法,到基层和社区可能完全水土不服。当然这也是春雨糖尿病项目面临的现实挑战,“我们有很多预备方案,但是具体哪些方法在现实中能奏效还需要实践去检验,在基层的环境下,空谈理论没用。”

春雨糖尿病管理未来会采用患者个性化方案管理、医生分层干预和患者分级管理的总体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诸如各级医生协调配合,不同级别医生激励,患者激励,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对接等等很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纯线上的慢病管理来说,是不用过多考虑的。“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就是要探索一个能够在中国基层现实场景中发挥作用的慢病管理模式,这是后期我们探索支付模式和大范围推广的基础。”项目牵头人之一,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解释。

我们可能高估了和政府合作的难度

目前看来,互联网医疗要切入基层,与政府合作似乎是必经之路。但这个过程中,其实双方都有相应的担忧。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政府机构的办事方式和运作模式他们往往不熟悉也不适应,需要时间去磨合;而对于政府机构来说,他们希望更长期稳定的合作,因此在选择合作企业方面也会异常谨慎。其实在这项合作中,春雨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也成了重要的优势。

从三地政府相关领导的发言中我们看到,各地在“互联网+”的探索中,不管是态度和行动都是相当开明的。以武汉为例,他们正在探索一项由互联网为引擎的新的公卫卫生干预模式,希望借助互联网先进的工具和激励模式,实现全区所有慢性疾病的管理和大数据分析预测。“这项试点对于武汉来说正当其时,因为我们自身就已经在探索这条路了。只要我们的管理方法切实有效,百姓认可,医生欢迎,能够达到慢病管理和分级诊疗的目的,我们武汉财政愿意采购这样的公卫服务。至于健康服务,只要体验和效果好,百姓其实也有付费的可能。”

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已经有三四年了,目前仍然以打擦边球和边缘创新为主,也许现在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医改的大背景下,在政府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的大势之下,互联网医疗这股最新兴的市场力量真的一定要单打独斗吗?勇于革新的地方政府一定需要暗自摸索吗?也许合作共赢是可能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liuzz TEL:(010)68476606】

标签:慢病管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