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智能医疗设备 >  医用机器人将引领21世纪外科手术变革
医用机器人将引领21世纪外科手术变革
  • 2015-08-25 14:50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且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医护人员相对于人口基数和老龄化速度十分缺乏,未来因医护人员不足引起的供需矛盾将使我国对医用机器人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需求。

20世纪中期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日趋成熟,智能机器人也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智能化尖端技术被应用到了疾病监测和手术治疗等方面。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也为外科手术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医用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它通过编制操作计划,确定动作程序,完成手术任务。医用机器人又细分为五大类:微创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机器人、护理及康复机器人、智能假肢/器官机器人以及特殊功能机器人。

与人类相比,机器人具有定位准确、状态稳定、灵巧性强、工作范围大、不怕辐射和无感染等特点。医用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部位的精确定位,通过微小的切口控制病人体内的微小仪器完成手术。实现手术最小损伤,提高疾病诊断、手术治疗的精度与质量,提高手术安全,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医用机器人将为外科医生手术操作提供直观控制运动、精细组织操作和三维高清晰度视觉能力,是医生进行微创手术的得力助手。目前,国际上以“达芬奇”微创手术机器人为主的手术系统已积累了十几年的应用成果和百万例临床手术数据。

医用机器人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整体技术水平发展缓慢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缺乏研究医用机器人的人才和技术,并且我国医用机器人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滞后。至今,美国医院已装备了约3000多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欧洲装备了600台,而我国预期2016年前将装备50台。2013年,全球各国利用达芬奇医用机器人开展外科手术为52万例比12年增长15%。目前,中国国内配置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医院,在13年全国完成2984例,年手术量比11年以来,连续两年同比增长9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医用机器人的起步虽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广阔。

据2013年初,卫计委下发文件《2013-2015年全国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配置规划》明确了公立及非公医疗机构配置手术机器人的标准。规划显示,至2015年全国总共将有50家医院可申购装备达芬奇系统,能进行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腹部外科的多项手术。据国内知名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医师、天津医科大学中新生态城医院的吴长利院长分析预测,机器人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外科手术的面貌,导致医疗领域新的技术变革。

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远程医疗协会(ATA)及天津市远程医疗协会(TTA)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远程医疗峰会(CITS)”将于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首都大酒店举行。本次峰会将设置“医用机器人发展前景及在中国的应用”专题论坛,届时,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ATA前任主席、Computer Montion的创始人王宇伦博士将在论坛发表演讲,Computer Montion公司发明了第一个经FDA批准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并于1997年上市,随后与直观手术公司(Intiutive Surgical)合并,共同开创了产值数十亿美元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产业。美国微创手术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史蒂文·麦卡鲁斯博士也将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他是美国微创生产商中公认的的权威人士,现任妇产科医学部部长和奥兰多弗罗里达医院盆腔健康中心主任。他发表了数十份腹腔镜手术和其他先进技术方面的文章,并与美国妇科腹腔镜检查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生学会、微创机器人协会等许多领导机构达成了合作。另有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将临会就医用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发表演讲和讨论。第二届中国国际远程医疗峰会将整合国际权威资源,为国内远程医疗及互联网行业提供一个专业的技术交流、展示互动的平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tanxy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用机器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