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互联网医疗 >  互联网+医疗:人人都是医生 看病还会难吗?
互联网+医疗:人人都是医生 看病还会难吗?
  • 2015-08-18 10:01
  • 作者:郑少丽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相比互联网对打车和购物等行业带来的变化与冲击,互联网+医疗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也正是因为此原因,无论是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还是BAT等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尝试、布局互联网医疗应用。

如果大家都是半个医生,看病还会难吗?

目前市场上的互联网医疗产品更多集中在网上挂号、咨询问诊及移动支付等应用。传统情况下,患者大多分散在医院挂号大厅、医生门诊室、检查\检验室、药房、缴费窗口等地点进行排队缴费、预约。“如果网上可以预约挂号、移动支付后,就可以减少患者在医院挂号大厅、药房、检查检验等缴费窗口的排队及等待时间。可这样一来,会造成大量患者集中到医生门诊室的等待。“北京和平里医院急诊科医生陈庆军担心,挂号、缴费不用排队了,患者会一下子从各个分散地”漂“回到了医生诊室门口。

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数据称,90%的医患纠纷都跟沟通不当有关,往往是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解释不到位及不当造成的。患者都集中在医生门诊室,在医生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医生与患者看病过程中的交流肯定会从五分钟变三分钟,甚至越来越短,这样一来反而会增加医患矛盾的问题。

“医疗服务过程中,多花钱或者说看病贵并不可怕,患者最怕的是得到不公平的待遇。”陈庆军表示,对于医生而言,在三分钟、五分钟的时间里把病情详细地讲给患者听,同时做到患者听懂是完全不可能的。陈庆军表示,互联网+单病种的医疗模式是根据某一疾病,集合本领域内权威专家对知识进行标准化,利用互联网实现知识的普及和功能的利用、在线的咨询、功能的共享等功能,达到培训普通医生,提高民众看病医疗知识,便于医患沟通的目的。

“永远不知道下一位患者是什么情况?得的什么病,病情有多严重。”身为一名急诊外科医生,陈庆军讲述,急诊科医生的工作非常难。尽管如此,他还是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微信平台的后台管理与维护工作上,为市民提供健康资讯和知识。

陈庆军认为这样一个基于医疗服务的平台,最终将使患者知识得到普及,实现医患共同决策。当患者通过平台对一些疾病从了解到熟悉时也会成为半个医生,由此一来,医患矛盾也不会紧张了。

用户习惯逐步从百度跨越微信公众号

传统情况下,患者在遇到身体不适时,总会第一时间通过百度进行搜索,通过网上查询的结果进行就医,但是由于百度商业化太重,搜索到的信息往往存在不真实情况。

根据腾讯发布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微信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称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不断转变,用户从百度搜索也会逐步向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搜索跨越转变。陈庆军说,“狂犬病微信公众号后台的数据实时更新,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为那些不愿出门参加会议学习最新技术的医生提供了便利的工具。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去及时掌握最新的针对于某一病种的最新知识。同时,随着某一单病种微信平台的成熟应用,未来微信的用户还会增加。”

有钱,你就乱烧 想过别人的感受吗?

互联网公司无论是从技术还是资金方面,实力都比较雄厚,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做事情也会更轻松、容易一些。倚仗自己的实力,通过大量烧线去占领市场都是互联网公司玩的游戏。陈庆军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仅仅拥有互联网背景的人去试图与传统医疗行业结合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做出的产品无论是前期研发,还是最终落地都没有从医生角度来处理问题。

尽管如此,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咨询、网络问诊等移动医疗平台上,仍有很多医生在应用。医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互联网医疗公司的一粒棋子,他们认为利用业余时间增加一些额外收入也是不错的一件事。 “每天通过线上多看几个患者,多回答患者的几个问题,来增加一些额外收入,真的有意义吗?”陈庆军说,“就因为很多医生为了多收那几块钱,医患矛盾要增加多少?要为行业接下来的发展,埋下多少隐患吗?殊不知,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于未来更多的移动医疗、互联网产品带来多大的冲击与泯灭?“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互联网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