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蔡江南:医疗创新大有可为
蔡江南:医疗创新大有可为
  • 2015-07-21 10:13
  • 作者:凌纪伟
  • 来源:新华网

 医疗是维护百姓健康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处在起飞阶段,创新对于推动医疗行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经济学兼职教授蔡江南认为,创新在医疗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国家把医疗健康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未来必须依靠创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推动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软性医疗创新同等重要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医疗与其他行业一样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医疗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相对更多。

“我个人感觉,创新在医疗行业发展和改革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上的创新,还应该包括管理上、商业模式上、制度上、政策上的创新。”蔡江南向记者说道。

他介绍说,改革开放至今,很多产业已经从过去的短缺状况发展到目前的产能过剩,但是医疗是唯一一个例外,特别是质量高的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永远处于短缺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最大的原因是在管理、体制包括政策上制造出了太多人为障碍。

这些所谓的“人为障碍”固然涉及方方面面,蔡江南以医生这个群体为例,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他说,从2009年开始,政府投资新建了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包括配置了很多新设备和药品投放。不过,医疗人才短缺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高素质医疗人才都集中在大型的三甲医院,尽管政府鼓励病人到基层就医,但是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质量差,所以即便硬件设施已经够好,但是老百姓还是不愿去基层医院看病。

蔡江南指出,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出我们对医生的收入补偿不完善,医生这个职业的就业方式存在问题,国家需要推动医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比如在国外,医生和律师是两个高度专业化的自给自足的职业,医生本身可以决定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行医,但在中国,医生是医疗事业单位的雇员,医生没有流动性和支配自己的权利。

事实上,以北京三博脑科为代表的一批民营医疗机构已经在人才的引进、激励、保护和发挥作用方面做出了成功探索,蔡江南认为这些创新对医疗行业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医生的就业方式上、收入补偿上做创新,这些看起来不是技术硬件的创新,但医疗这个行业的很多问题确实需要靠管理、体制上的创新来突破现有的瓶颈。”

在谈到信息化技术对医疗行业的影响时,蔡江南认为信息化将对医疗行业的生态带来改变。病人对医生、医院的评价信息可以放在网上公开,这些信息能促进医疗服务供给方改进服务质量,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地位。同时,信息化对推动医疗数字化、加快医疗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将产生巨大作用。

蔡江南举例说,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和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未来老年人不可能都住到养老院中。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家庭观念,老人怎么样既不离开家又能做到养老,这其中就需要依靠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子女可以远程监控老人在家里面的情况,对可能出现的危险采取干预措施。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专家学者,蔡江南特别强调,医疗行业做大做强必须寄希望于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

用市场的力量推动医疗创新

破解管理、体制包括制度上的障碍关键靠创新思维,而当前创新的核心关键是发挥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蔡江南看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医疗资源的社会化和行政化。他认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既有计划经济的成分也有市场经济的成分。

“当前的公立医院名义上说是公立医院,但是从它的收入来源来看,事实上已经是一个社会化的非营利性医院了,因为它收入的90%来自病人、来自医保,只有10%的收入来自政府财政,这种收入结构在国外就是非营利性医院。”蔡江南说。

他进一步解释道,“真正的公立医院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对病人的服务是低价或者是免费的。在很多国家,这样的医院往往是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军队、边疆少数民族医院等,这些医院是亏损的,社会也没有积极性来办。”他认为,这类医院大概需要2万多所,或最多不超过30%的医院办成这种公益性的公立医院就足够了。

当然,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立医院都要办成公益性医院。蔡江南表示,所谓公益性就意味着财政支持,把占九成的公立医院都办成公益医院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相当多的医院完全可以分化出去成为名符其实的非营利性医院。

蔡江南明确指出,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就应该由市场来提供,市场也完全有能力覆盖这些基本的医疗服务,不需要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他认为,由市场开办的民营医疗机构可以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而非营利医院将是主导。

事实上,在新医改方案中,国家也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参与非营利性医院建设。但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分析,民营资本开办非营利性医院,它们是否有持久的动力和足够的意愿呢?

对此,蔡江南回应说,对于一些大的企业财团来讲,开办非营利性医院完全有动力和吸引力。

他首先向记者明确了一个概念,所谓营利性和非营利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利润,实际上两者都会带来利润,差别就在于营利性医院的利润是可以取出自由支配,而非营利性医院的盈利只能用于医院的自身发展而不能被取走。实际上,即便是盈利不能被取走,但对一些大型企业来讲也有意愿去开办非营利性医院。

通过调研分析,蔡江南发现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对开办非营利性医院比较感兴趣。“在地产项目周围开办一家医院的话,可以做成项目配套,房价就上升了。所以,地产商可以间接的通过上下游的产业链获得收益。”另外,除了这种有形的收益外,开办非营利性医院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无形的品牌和广告声誉。

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疗健康服务业巨大的消费潜力即将爆发。目前,该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5个百分点,根据一些权威机构的测算,到2020年,医疗健康服务业占比会增至9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这个提升一定是要依靠创新、依靠市场来解决体制、制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才能把健康产业向更高的层面推进。”蔡江南认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创新  蔡江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