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互联网医疗 >  刘丽红:互联网医疗与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刘丽红:互联网医疗与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 2015-07-06 10:04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自今年两会,国家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一下子成了社会和业界追捧的热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娱乐,互联网+医疗等等,互联网一下子成了想加什么就加什么的“魔法棒”,而事实上,互联网+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加。

6月30日,以“‘互联网+’如何重构医疗体系“为主题的‘北京卫生信息化大讲堂’ 系列培训在京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丽红出席培训会并与大家分享了她对互联网+医疗的理解与思考。

互联网+派生出的新名词

互联网无所不在的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刘丽红介绍,互联网在住和行方面渗透比较早,像去哪儿网、携程网等应用把旅行预订酒店变成了非常方便的事情。像助跑咕咚,把运动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就连美食都可以请大厨上门服务了,几十块钱就可以尝到四菜一汤的服务。 ”刘丽红表示,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

当互联网遇上医疗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刘丽红表示,互联网派生出比如说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等新词汇,在概念上,他们又是有重合的,外含和内延上又有区别。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应用能否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成为医改的突破口、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呢?

一个人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什么,是从健康到亚健康,到有临床症状,再到疾病,这时候才到医院去看病。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阶段是属于健康管理的范畴,更多的是院前的预防与管理。从亚健康到治疗这个过程是属于临床干预的范畴,也就是院中,治疗结束后就是院后的管理。从院前、院中、院后通过很多不同的结果服务于不同的人群,有相对不同的载体就形成了这些的观点,比如说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远程医疗。

今年年初国家卫计委发文明确了非医疗机构不能开展基于网上的医疗,智能开展关于健康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互联网医疗是由第三方运营商企业发展的互联网医疗,通常他们的互联网医疗的业务模式更多集中在健康管理监测指导类、医疗保健咨询类、医药商务类、医疗服务流程管理类。目前市场上很多热门的互联网医疗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大多专注于医疗外围做一些流程的优化。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涵盖了一个个体从院前、院中、院后,并且通过移动互联网的设备,去服务于院内的人群,服务于医生,服务于院外的人群。

移动医疗,美国HIMSS明确了移动医疗就是mHealth,通过使用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等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院外就是各种各样的APP,院用就是RFID等等的设备去实现医院闭环的管理。

远程医疗特征就很明确了,首先是明确界定为医疗的行为,所以必须是由医疗机构和具有医疗资质的人员参与的,模式通常是B2B、B2C等。

北大人民医院在互联网医疗的实践探索

北大人民医院始建于1918年,在血液内科、眼科、骨科、妇科等很多医疗方面有着学科优势。刘丽红介绍,北大人民医院最有特色的一项内容要属信息化建设,从1996年趟上信息化建设之路至今,医院经历了20年的信息化建设发展。“2014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美国hIMSS七级的评审医院,2015年5月,医院通过了国家卫计委平台互联互通成熟度最高级别综合四级的评审。”刘丽红认为,在基础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完善的环境下,医院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

刘丽红从三方面谈到医院生态环境下的互联网医疗应用,第一方面,医院把分散在医院里各个信息系统里的数据,进行某种程度方面的整合,形成一个CDR。第二步,解决了临床信息化最后20米的问题,通过移动的技术实现了闭环管理整合。第三步将医疗数据由院内向院外延伸,形成个体的全生命明周期的管理。

“首先是数据的整合,系统是由不同的运营商提供服务的,这些数据如何实现互联互通是摆在医院面前的问题。”刘丽红认为,要想实现互通、共享就要将A厂商和B厂商做集成,集成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去考虑。医院在2013年建立了一个集成平台,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集成平台进行交换的。通过这个集成平台形成了医院的数据中心就是CDR,但是那些结果性的数据或者在院内,医生或者是管理者,非常关心的那些共性的数据它们就会通过信息平台集中的存储到CDR里去,能够帮助做出一些非常便捷的展现和查询。

北大人民医院的数据中心是采用集成平台的方式实现的。不同医院的不同环境下,建立数据中心的方法有多种,刘丽红表示,只要能够保证CDR中的数据具有实时性、统一性,就是完成了院内的数据整合。有了院内的数据整合,下一步就可以依据这个成果做一些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的应用。

医院中的移动应用大体分为向医生、面向护士、面向运营管理者、、面向患者几类服务。面向医生的服务,医院开发了移动医生应用,该应用可以在手机上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上用,医生根据自己的登录权限方便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检验、检查的结果都可以在APP中呈现,同时护士的护理记录、手术状态等内容也可以呈现在这个APP上。同时,该APP里还可以做床位管理、手术管理,甚至在查房的时候还可以特别方便的一边查房一边进行录音或者是笔记。

除了基于医生、护理之类的移动医疗,医院还有其它综合的应用。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痛点,北大人民医院日门诊量超过了1万人次,排队特别的长。每天高峰的时候十几台移动推车会进行移动结算,帮助缓解排队的压力。另外一方面我们应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把母亲和婴儿之间形成了一个防盗手环的报警的管理,形成了婴儿防盗的管理,包括营养配餐也是可以进行床旁的定餐。

院内的数据向院外延伸。这里应该是三个大的方面,比如说第一点,像远程医疗,我们医院远程医疗起了一个名字叫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它是依托信息集成平台,经过这个平台去形成信息的交互和医疗服务的交互。希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就是使得各个的医疗的机构能够回归它本来的职能,这个本来的职能是对于中心医院和三级医院能够中心疑难重症的治疗,对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着重于基本医疗的功能。

我们就是用了这样的区域级的信息集成平台,刚才介绍了我们医院内部有一个集成平台,这是来我们医院患者的全集。会挑出通过远程平台转过来的远程诊疗的患者,推送到区域平台上,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比如说沙河医院的老师,转过来的病人,病人在我们医院救治还没有回到沙河呢,通过平台就可以查到就诊记录,检验检查结果等等,这些信息全部是经过医院内部的特别的安全处理的,所以能够保证患者的基本信息的安全。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实景医学研究

下面重点介绍下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实景医学的研究。一个人从健康到疾病,他在院前、院中、院后的健康数据对整个的健康管理都非常有帮助,目前,院内数据的采集,医院已经做的很好了。对于院前和院后的数据采集分析,我们还有很多的可以深入的研究可以做。

举个例子,能不能通过手环完成数据的采集,对于医院比较严谨的专家来说是NO,因为这些手环是没有达到医用级标准的,但是,的确有很多达到医用标准的设备。我们可以用这些设备做什么事情呢,一个是对于晚期癌症的患者在大医院住院了,更多的后续治疗是回到社区回到家中治疗,但是它的指标是要通过长期的监测的,这些监测谁来做,社区医生做吗,他们肯定没有这样的精力,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持续的反馈,医生通过这些内容就可以做一些调整。

第二个,糖尿病、高血压很多人需要做心脏血管支架。我们叫PCI,PCI手术以后一年是一个高发期。医生通常会提醒你,术后三个月或者是半年复查一次,三个月到半年这个时间的频率不足以去抑制PCI复发的危险。对这个人群,如果我们用可穿戴的设备或者是远程监测设备,去持续的监测它的指标的话,就可以大胆的降低PCI的复发率。

我们医院在血液病方面是比较有研究的,有疾病逆细胞白血病的孩子。对这些孩子,我们给他戴特别易于行走的,不影响他日常生活的持续可监测体温的设备,采集它的话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它的感染,对这些孩子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我们医院基于可穿戴的实景医学的研究,像男性的头晕、平衡障碍,术后疼痛等等,这些研究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结果。并且打算把它应用到远程医疗当中,我们相信以后的前景会非常的好。

思考:什么样的应用更受医院、医生青睐

第一点,应用驱动技术。信息科、信息技术都是为医院、医护人员服务的,医院里的人群是非常特殊的,首先医生都是非常高知的人群,他们对除了对医疗了解以外,对IT一点也不陌生,对其他人更加严格。所以我们还拿一些新技术怎么在医院里应用,怎么推也推不动,实际上咱们反了,实际上是用应用驱动技术,而不是技术指导应用。

第二点现在的这些应用,大家可能都有同感,就是磕磕绊绊的,一点都不连贯,所以医生不感兴趣。因为它完全不能把它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去,所以我们应该着重的想到怎么把医学的元素无缝的融入到医生的工作中去,增加他的体验感,这个才是受到医院欢迎的应用。

最后需要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必须要承认互联网医疗和真正的临床的实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在弥合这距离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互联网医疗  临床应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