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深圳医疗如何实现资源重新分配 特区内外一体化?
深圳医疗如何实现资源重新分配 特区内外一体化?
  • 2015-06-30 22:27
  • 作者:佚名
  • 来源:南方日报

 “市民一直抱怨看病难看病贵,作为经济特区,我们对于医疗的投入却多年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怎么行?”、“特区一体化已经三年的时间了,但是原关外区域的医疗机构还是与原关内存在相当的差距,更不用说与广州、香港、北京等城市相比,‘小病到关内看,大病到广州北京’这种思维在原关外区域老百姓脑海里根深蒂固。”……一个月前的深圳两会期间,医疗基础设施的种种问题是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共同聚焦的热点话题。

深圳医疗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不平衡,早已是深圳市民尤其是原关外区域市民所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大量人口分布在原特区外,占65.9%,原特区内占34.1%。但医疗资源配置存在“重内轻外”现象,目前在运营的市级公立医院大部分集中在原特区内,在已创建的8家三甲医院中,其中6家位于原特区内地区,2家位于原关外区域。由于优势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滞后,服务水平相对低,直接导致患者涌向三级医院就诊,全市所有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大量患常见病、多发病的市民到三级医院就诊,盲目就医导致优质医疗资源浪费,不能突出三甲医院重点解决疑难病人的能力,使得市民在三级医院看病难问题突出,而区级医院及街道医院出现业务明显不饱和情况,部分基层医院及社康中心甚至门可罗雀。

作为深圳西部原关外区域,宝安区、光明新区、龙华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先天不足的种种瓶颈。人口基数体量庞大,医疗基础设施底子薄……如何在医疗卫生软实力上迎头赶上乃至弯道超车?迫切需要更多的理念创新和举措推动。

公立医疗资源联体整合可成新思路

北大医院、港大医院……近年来,多家校企合作的高端医疗资源相继落户深圳之后,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龙头医疗机构的匮乏转变为高端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而原关外区域更是高端医疗资源的洼地。

面对“原特区内重,原特区内轻”的格局,可否从高端医疗机构“分一杯羹”,解决区域医疗资源实力差异的问题?今年初,深圳市属公立医院运行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市医管中心将推进全市公立医院一体化运营,试点建立医疗联合体等一体化联网运营模式,实现分级诊疗和资源共享,缓解大医院看病拥挤的压力。有分析人士认为,医院联体运营的思路,形成由大医院牵头,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的医联体模式,既可以实现小病进社康、大病进医院的愿景,也可以在空间分布上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才资源、品牌资源,解决高端医疗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

政协委员赵晓山的意见如出一辙,其指出: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打造深圳市区域性医疗中心,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有利于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重心转移”,也会缓解看病难问题。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卫生体系的运行效率、促进人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应当将整合医疗资源作为深圳医改的战略选择,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医疗卫生体系分割的局面。他进一步建议:医疗资源整合,可从专科医疗机构开始试点,取得成效后再在全市推广。比如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与深圳市儿童医院整合成为深圳市妇女儿童保健医联体;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与深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合成立新的深圳市妇幼医联体;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与全市各区妇幼保健院合并成立深圳市妇幼保健医联体等。

不过,在联体运营的整盘棋中,主体和分支的关系首先需要理顺。深圳从上个世纪起开始推行的社康中心制度就是对医疗机构联体运营的先行先试。然而,一组数据显示:近几年,三甲医院高速膨胀,形成了对优秀医生、患者和医疗费用三者的虹吸效应。而相比之下社康中心举步维艰,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调研,2014年深圳市共有609家社康中心,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量的35%;而欧美、澳大利亚、日本,还有香港和台湾地区,超过80%的门急诊由社区医疗机构完成。

“通过大医院的带动效应,提升基层或者其他区域的医疗卫生实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思路。但是在实现上也有不少的难题,宝安先行先试的社康中心就是出于这样一个思路。用大医院的资源,在社区铺开平台,对接群众需求,分流医院的患者流量。”宝安区人民医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只有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包括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的倾斜必须跟上。社康中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老百姓还是会用脚投票,如果没有好的医生沉到社康中心,群众还是会拥到大医院看病。”

人和技术是医疗资源联体运营的最重要因素。要真正让医生沉到基层区域,有人建言改革医生晋升制度,要求公立医院医生晋升,需要有到相关门诊、社康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工作锻炼的经历。通过坐诊、会诊的形式,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水平,吸引老百姓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亦有建议加快远程医疗平台建设,逐步开展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活动。当基层就诊的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时,优先鼓励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等方式有效医治。通过这些方式,更好更快地将优质医疗资源分散到基层及薄弱区域,从而改变深圳过于集中的医疗资源。

社会资源办医疗机构仍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高端公立医疗资源覆盖面不足,非公医疗机构的补充能否解决原关外区域医疗机构的短板?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衡,社会办医疗机构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难以形成充分竞争的医疗市场,多渠道办医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分级诊疗体系未能有效建立,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政协委员余玉陶、黄静香在《关于适应新常态,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分级诊疗的提案》中剖析。

近几年中,深圳陆续出台鼓励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医院,改变深圳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上的不均匀,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医疗资源的“开闸放水”,深圳的民办医疗机构数量已经位居国内前茅。但是数的飞跃并不等同于质的提升,大多数民办医疗机构囿于政策上的“公私有别”,尚未能做大做强。而部分高标准、高起点的社会资源在办医的过程中,推进速度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误。

2013年夏,宝安区举行了万科儿童医院项目签约仪式,该医院由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投资建立,是一所综合性中高端民营儿童医院。该项目预计投资3亿元,计划于2014年春节后动工,2016年投入使用。此举被认为将可以填补西部区域高端儿童专科医院的空白。然而事实上,这个项目的进度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顺利,工程并没有按照规划的时间准时开工。官方回应该规划片区处在轨道线路上,轨道线路的前期调研、施工对医疗机构的规划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另有消息则指称,深圳推出了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政策不断更新调整,根据新政策,政府过去定向转让的方式将逐步取消,或不再推行。这些政策的更迭,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民办医疗机构的落地与运营。

时下,掣肘非公医疗资源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一是用房用地的政策制约,土地规划中医疗用地作为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属于行政划拨用地,基本上用于公立医院的建设。非公医疗机构建设时土地申请和使用均不属于行政划拨范畴;二是税收政策制约,在我国现行的税种中,尚无医院税费的规定。目前全市的非公医疗机构90%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比照服务性企业纳税,面临企业所得税、城市建设税、印花税等10多项税费负担;三是医保政策制约,公立医院开业后即可申请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而非公立医院在运营1年后才有资格申请,这将加大非公立医院开业后的经营困难;四是财政补贴政策制约,公立医院政府财政补贴占总收入的17%左右。而非公医疗机构提供了基本医疗服务,承担了社会公益责任,却并不享受财政补贴;五是人才保障政策制约,非公医疗机构未同等享受公立医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六是融资政策制约,非公医疗机构很难从金融市场上得到资金支持。

如何真正地给民营医院松绑?更多的政策正在等待落地。今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分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4部分16条,进一步刺激非公医疗机构的发展。积极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各项税收政策、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提供特色诊疗服务等措施释放了明晰的信号。全面减少公办医疗机构与非公医疗机构的政策鸿沟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深圳医疗  资源分配  区域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