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互联网医疗 >  “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一键直达
“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一键直达
  • 2015-06-29 14:50
  • 作者:李宝森
  • 来源:黑龙江日报

 哈尔滨市南岗区利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全动态、全地域对慢性病进行数字化管理,患者每天在家中测试的数据信息,同步一键直达医生视野,让患者与医生的链接从没这样紧密过。从2013年哈尔滨开始建设“云医疗”至今,慢性病患者的就医模式发生着本质变化。而哈尔滨市各大医院和患者,在深刻感受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呼唤“互联网+医疗”的步伐能再快些,共享医疗资源,让医生与患者在更多领域“一键直达”。

 

 

家中数据“直达”医生

当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时,如何即时得到医生指导?就诊时还要再详细诉说以往病史吗?

不用了,有了“互联网+医疗”,强大的医疗资源会围绕你左右,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26日,记者在哈尔滨市先锋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医生办公室,患有高血压的社区患者许桂琴高兴地告诉记者:“我有高血压,现在自己在家测量血压,数据自动就送入到管理医生电脑上了,今天是按医嘱来拿药,这几个月血压已基本正常了。”

给王桂琴开药方的医生李双颖告诉记者:“自从有了慢性病管理‘云’平台后,我们对慢性病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了,过去每天最多能管理4个患者,如今能管理100多个。现在,对需要管理的慢性病患者,每人配置具备特制的血压仪、血糖仪和心电仪,患者自己测血压、血糖和心电图的数据,与智能手机蓝牙连接,就可自动传输到慢病管理平台。如果患者数据有变化,会在平台上显示报警状态,我们针对有数据报警的患者进行指导或上门诊疗。”

对于应用“互联网+医疗”模式管理慢性病,哈尔滨市南岗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何文杰告诉记者,南岗区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5.11万人,而全区1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两个乡镇卫生院从事慢性病管理的医务人员只有51人,根本管不过来。为此,南岗区从2013年开始打造“医疗智库”,实行“智慧医疗+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云”服务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实行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数字化动态管理,慢病管理效率提高31倍。经过在先锋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年试点和模式完善,今年已在全区所有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铺开,将彻底解决慢性病管理的难题。

能够快速方便地服务患者,完全得益于“互联网+医疗”。在哈尔滨市,像这样便捷的医疗方式还有很多,正在悄然地来到人们的身边,让患者享受到更好更多的医疗资源。

技术覆盖不断提速

在哈尔滨市,打造“互联网+医疗”模式的脚步一直在迈进。

哈尔滨市卫生与计生委信息建设相关负责人吴雪梅告诉记者,自国家2013年提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以来,哈尔滨市成为国家“电子病历”试点城市。为此,哈尔滨市提出了建设“医疗云”系统,普及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等,以提高医疗效率。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已建成“医疗云”系统之一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全市2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安装应用了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已经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74.83万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123.47万人。同时,社区医疗机构与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试点,在道里区、方正县开展了双向转诊系统建设,患者转诊拥了有绿色通道。

医疗卫生数据中心、电子病历系统等已在全市各大医院全面铺开。目前,全市80%以上市属医院建成了电子病历系统等,医院内部实现了医院管理、电子病历、检验检查、医学影像等信息系统的互联共享。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门诊部主任王咏强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早在3年前就建立了电子病历系统,已经积累大量的患者医疗数据,但目前,这些数据还只局限于本院使用。

而医疗缴费和医疗保险同城实时结算,也因互联网技术应用,有了新的方式。目前全市13个新农合基金与市级信息平台相连,实现了统筹区域内的即时结报,极大的方便了全市参合农民到市属医院看病报销。今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还与北京阿里巴巴支付宝签约合作,实现手机预约挂号、缴费、治疗等相关信息推送及住院押金支付等服务,免除到窗口排队缴费的麻烦。

“互联网+医疗”的全面推进,解决了以往患者挂号排队长、就诊等候长、缴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三长一短”问题,让患者少跑路、少拿东西、少折腾,减少了医患矛盾。

医疗资源期待共享

随着各医院信息系统的日臻完善,医院数字化建设也日益成熟,在各医院就诊只需一张卡,医生诊断、化验报告和数据、CT影像等都可在医生的电脑终端显示出来,实现无纸化传输,方便了患者,在各医院内部,实现了“一键直达”。

但在采访中,有许多患者抱怨,“一卡通”太多了,不知道哪张是哪个医院的。记者了解到,患者到多少家医院看病,就会有多少张“一卡通”,增加了患者的麻烦。同时,各医院的医生也提出,医院的信息系统积累并存储了大量患者的医疗数据,这是医生们亟需的医疗信息。然而,这些珍贵的医疗数据信息却躺在各自医院里,不能互相共享。如果能够整合在一起,构成患者完整的医疗健康信息并置于“医疗云”平台上,就会方便医生的全面诊断和确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完整的医疗信息,对一些曾经做过的检查和检验项目,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做,从而节省医疗费用。

对于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一些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哈尔滨市各医院都在独自开发,未来“医疗云”平台建成后,各医院的数据是否能够整合共享,是个隐忧,如果不能整合共享,将是巨大的浪费。但是现在没有一个可以检测的标准,确保各医院医疗信息数据能够整合起来。因此,有关部门要规范各医院的标准,以便信息数据能够整合为一体。

采访中,专家们建议,政府要加速“医疗云”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让各医院的医疗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积累的医疗大数据的研究分析,确定最经济的医疗投资。这也可以让医疗投资更有针对性,使得政府和社会医疗投资效率最大化。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互联网+医疗  慢病管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