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6-01 09:40
- 作者:佚名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一家三甲医院,一天可能多达1万人挂号,通过使用移动医疗,平均单个病人节约看病的时间为3小时——这是微信提供的,某家智慧医院能够实现的数据。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医疗行业仍是所有行业中最传统的行业,也是互联网巨头们甘之如饴的对象,去年至今,阿里系、腾讯系已经火速布局线下的医院,抢占终端资源。记者获悉,广东12家三甲医院近日罕有地抱团上线移动医疗服务,这项业务覆盖了广东省内大部分的中心城市,未来通过微信、支付宝平台,除了可以实现挂号,还能实现查询报告、支付、甚至医患互动等全产业链服务。
移动医疗还在抢粉阶段
“医院从两三年前便开始对移动医疗进行探索,有很多公司到医院提供相关的服务,医院内部也在做信息化,既有挂号,也有病例系统,我们都一并采纳,但发现有很多问题。”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蔡志明坦言,但尝试之后便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挂号后,患者不来、医生迟到,管理很难。此外,再比如检验,病人上午检查之后,下午再来医院取结果,产生了二次无效人流,带来了医院停车困难等问题,而且检验结果在医院间难以互认,也让很多患者仍旧产生不便。
“在我看来,’互联网+’就像泡沫一样,只有泡沫没有内容,所以这些移动医疗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在里面支撑。”蔡志明表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冼绍祥也表示,移动医疗启动了一年多,走了很多弯路,走得崎岖。
虽然问题不少,但移动医疗,至今已经掀起了没有硝烟的竞争,因为目前无线交易的趋势不可挡。支付宝公共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新提供的数据显示,双11无线交易额是去年的4.5倍,双11无线端的占比是42.6%。“我预计今年能够达到60%”,刘新表示。
这一系列的数据,让巨头不计成本地先抢占用户资源,5月29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2家三甲医院抱团上线的医享网医疗服务平台。这个平台,首次打通了从门诊到住院、出院的全流程服务,患者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平台进行预约挂号、分诊候诊、支付医药费、查询检查检验报告、每日清单查询等功能,有些医院还实现了药品配送、体检预约、入院预约、入院登记、医患互动等功能,而这些一系列提供给医院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医享网执行董事周志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未来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医院、医生、患者创造增量价值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是先抢占粉丝。
这种现象从去年开始开始明显起来,阿里系与腾讯系加入城市服务竞争后,医疗便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据点”,双方都在加速“跑马圈地”。刘新透露,支付宝经过约10个月的时间,至今已经上线三甲医院60家,覆盖17个省市,其中浙江省10家。他表示,另外约100余家已签约,正在开发中。微信也有相似的服务,微信支付产品总监殷洁透露,目前,微信智慧医院已经遍布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十余个省市。此外,复星医药最近也与挂号网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入移动医疗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东省这12家医院中,支付宝与微信已经出现“近身肉搏”,因为在同一个平台,提供的的服务相似,对于两者服务有什么差异性,刘新只表示,“微信和我们依照不同的路径服务患者。”
离看好病还很远
至今,阿里系在医院方面的发展已经有1年,2014年6月初,第一家医院便是在广东上线。刘新称,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是作为未来医院的标杆,日均35%以上的挂号是通过支付宝服务窗完成的,最高近50%交易是通过服务窗完成。经过约10个月的时间,至今已经上线三甲医院60家,覆盖17个省市,其中浙江省10家。他表示,另外约100余家已签约,正在开发中。
但移动医疗的范围依然有限,大部分仍集中在挂号等很表面的服务。刘新表示,目前这些移动医疗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顺利的发展医保线上支付,当中包括了医保小额线上支付,医保线上支付挂号费、医保个人账户完成线上支付这些具体的操作。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能够对接上医保的移动医疗仍非常有限,以广州为例,支付宝只有与广州华侨医院进行了全面对接。对于对接医保的难度,刘新说,涉及每个地方的参保政策也不太一样,全国目前有600多家医保机构,目前我们也和多家医保机构建立了很深的合作,未来也会有一些战略合作的落地。“所以请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和医保机构对接。”刘新以此来回应记者关于医保渗透规划的提问。
此外,刘新认为,如何保证政府对数据的监督也成为问题,未来这些移动医疗需要和政府部门共同制定标准,还需要对技术、资源、服务能力输出进行考虑。
其实,在医疗领域,地方政府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样才能打包快速占领这些端口。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目前国内各地政府对互联网的开放态度不一,所以每个地方都要单独谈。”以支付宝在嘉兴地区为例,由卫生局牵头,支付宝和当地4家三甲医院同时签约,统一体验,是一个政企合作的标杆项目,此外,目前浙江还有余杭医点通项目、西湖区金苗项目等,政府合作项目在开发中。
除了操作方面的问题,在院方看来,移动医疗远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就目前看来,移动医疗还没有触及看病的本质,患者是需要看好病,但现在的移动医疗也主要是方便患者看病,简单说是好看病。”广州一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挂号、检查报告这些还是简单的移动医疗,但离看好病还离很远。要看好病,必须有一套医疗工具,最后甚至能够实现增加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