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4-22 14:13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戴臻主任
移动化影响的并不仅仅是院内,院前急救流程同样深受移动化影响。在2015中国移动医疗产业论坛上,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戴臻主任分享了《院前急救与移动医疗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两个方面:一是院前急救基本情况的介绍,二是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如何借助移动医疗提高急救效率。
政策先行 院前急救建设提速
他说,院前急救和院内应用其实有很大的差距。院前急救相对院内来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老百姓对院前急救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几年爆发的一些公共卫生事件,也令政府部门开始逐渐重视院前建设,也也对机构中心提出了更高的建设发展要求。而传统模式下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存在信息脱节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急救过程中信息的相对封闭与孤立。在数字医疗、远程医疗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有待探索出院前急救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
国家卫生计生委从2013年就开始颁布了院前医疗急救的管理办法,从2014年1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明确规定通讯系统应该具备系统集成、呼叫号码和位置显示、计算机互助指挥、移动数据传输、无线集群语言等。
2015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又颁布了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其中急救中心与医疗急救网络医院要建立信息衔接共享机制,逐步实现救护车载信息及时传输至要送达的网络医院,形成科学的院前医疗急救和网络医院间的转诊、就诊流程,对院前急救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从接到老百姓打120电话到出车、现途中监护将病人送至就近医院、急诊交接患者、医院会诊救治转院等,在传统模式下,整个过程只是一个单向的流程,没有信息分享交流机制,存在严重的信息脱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急救过程中信息是相对封闭和孤立的。在当前数字医疗、远程医疗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克服这样的问题呢?上海市嘉定区通过反复调研规划,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总面积463.55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162万人。嘉定区辖区共设立南翔、安亭、马陆等12个街镇、开发区。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是区域内唯一承担“120”院前急救的公立医疗机构。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属于独立型院前急救模式,下设1个中心、7个分站。核定人员编制190名。现有救护车38辆。承担辖区居民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大型活动医疗保障、急救医学科研、急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居民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等。2014年出车26641车次,同比增长11.29%;急救23520人次,同比增长11.47%。
院前急救任务重、压力大,中心面临着急救人员招不进留不住、专业素质提升难等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普遍面临的挑战。如何克服呢?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选择了移动互联这条路。戴臻主任介绍说,移动互联在医疗行业“诊疗领域”、“流程领域” 的介入,为解决院前急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
移动急救应用包括五个子系统
1、指挥调度系统
移动急救指挥调度系统中集成接警事件、车辆运行轨迹、调度接警录音;可实现按事件查询录音和车辆轨迹,往救地点定位,并传送至救护车。指挥中心可以调阅车辆前后监控摄像的实时画面,结合车辆的实时定位,可以掌握现场情况,提高调度指挥能力。亦可通过远程医疗通讯软件,可以与医生所持的医疗终端互联,实现与随车医生、医院三方音视频通话以及远程医疗指导。
包括集成车辆的运行轨迹、查询电话来源,显示地址,我们直接定位之后就直接进行接站。
指挥中心可以调阅车辆前后监控摄像的实时画面,可以提高调度中心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通讯软件,跟现场的医生包括我们送往的医生实行三方音视频通话,并进行远程医疗指导,比如指派一些高级医生,通过视频、音频系统,跟现场进行一个远程沟通。
2、车载系统
车载系统主要包括车载信息终端和车载监控系统等,其中车载信息终端主要用于接收指挥中心指令信息,反馈出车、到达等工作状况的远程信息;可对往救地点定位导航;车载监控系统安装有监控摄像,配置储存硬盘,能够实现指挥中心远程实时查看、远程监控车辆行驶和随车医生医疗行为,回顾性质量控制等。“有人说监控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澄清误会,也可能会暴露问题。我们的原则是在遵守规范的同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戴臻表示。
3、移动监护系统
移动监护系统配备移动监护除颤仪、3G/4G路由器、医院信息终端等。移动监护除颤仪带除颤监护功能,包括十二导联心电、血压、血氧、心率等较齐全的监护功能,网络接口可输出病人监护信息;3G/4G路由器用于车载监控、病人监护等信息的无线传输,与中心调度系统的远程网络连接;医院信息终端安装在医院急诊,用于接收急救中心发送的急救和监护信息;实现与急救随车医生音视频通话互动,远程指导等。
4、移动工作站
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工作站用于接收监护仪的监护信息并上传中心指挥调度系统;实时接收调度发送的信息;填写电子病历;三方音视频对话;病家语音通话。
5、办公管理系统
主页可发布中心各类信息,分站职工上下班登录,集成急救信息,输入管理电子病历以及人事、车辆、科室管理、党务等各类办公应用等。急救中心有一个中心、六个分站,所有的职工都是在分站工作。他们上班的时候就直接到分站上班,利用这样一个办公管理系统,每天都能掌握职工的情况。
中心从2014年2月份开始探索建设医疗急救决策辅助系统(MEDSS, Medical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该系统对机构工作发展提供巨大支持。我们接到电话到现场,平均反应时间大概在14分钟左右。病人上车之后到医院这一段时间可以做什么事情?MEDSS可以规范指导患者自救互救,实现真正意义的急救前移,完成日常的急救车急救辅助。此外,当遇到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急救事件时,比如说一个车发生车祸,发生三四十人,车辆及定位信息、病人情况和接诊医院信息都需要及时归拢到急救中心进行统一协调调度,此时,MEDSS医疗急救决策辅助系统对于整个事件的处置作用就会凸显出来。
“我们在设计MEDSS流程时,都是依据国内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2013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需要紧急救治的危重症的指南规范》,中心MEDSS系统正以这个标准跟诊疗规范为依据。举个例子,医生急救站显示的主要描述是一个儿童,病况是呕吐。在医生接到指令上车之后来到现场的这段时间里,通过移动工作站和IP电话进行联系可以了解到是谁呼救的,当然这个呼救可能是患者的家属或者家长,显示的信息是有意识、有呼吸、腹痛、半小时内有过呕吐等等,经过决策环节形成预案,包括病患信息、急救人员了解的情况、急救方式建议等,医生也可以根据预案电话指导病人家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MEDSS系统是时候,院前急救医生在接收患者前就可以了解到患者状况、用药禁忌等,管理者也可避免因为处置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
最后,戴臻强调:“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传统院前急救的模式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真正实现急救前移和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提高了急救效率、服务质量,提高了百姓的就医体验。”
“去年我到美国去参加一个培训班,在这个班上跟医疗协会的CEO有一个接触,当我问到他美国在院前急救领域,信息化、远程医疗这一块准备怎么做的时候,结果他提了一个想法:美国现在的院前急救模式车上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救护员,而我们的急救车上是一些医生,有的是一些护士,缺少的恰恰是专业救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