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移动医疗院内应用如何快速升温?
移动医疗院内应用如何快速升温?
  • 2015-04-20 19:57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移动医疗一下热了起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医疗机构都在关注移动医疗,有钱的企业不断砸钱占领用户,医院作为移动医疗应用厂商垂涎了很久的“肥肉”也在双手接下“砸下来的钱“。而事实上,移动医疗到底有多热,热的程度只有参与者最清楚。

上海仁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孟丽莉

移动医疗有多热?

2015中国移动医疗产业论坛于4月17日在京成功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孟丽莉出席大会并以“移动医疗在医院应用与探讨”为主题作了分享。

拥有170年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有很多落地的移动医疗应用,从以WiFi为主导的移动医生、移动护理、移动输液、移动挂号等院内应用,到慢病管理的术后随访、可穿戴设备的院外应用,在医疗机构移动医疗建设行列,仁济医院一直走在前面。

近两年,移动医疗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无论是传统的医疗行业厂商还是互联网巨头都在关注移动医疗,都在通过先期不断砸钱抢占用户,从而成为最后的赢家。2014年下半年小米投资九安医疗、腾讯投资挂号网、丁香园7000万美元的融资、春雨医生C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等几笔大规模融资事件就可以看出,移动医疗引发了医院围墙之外的热潮。

另外,移动医疗也是医生和病患关注的热点,医生的关注点在与持续、连贯的信息支持,同时,在传统、保守的医疗行业中,患者安全要放在首位。患者想要随时随地查阅他们的医疗信息、就诊信息,可是在中国的法律范围内,病案信息的所有权不是患者手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移动医疗应用分类

如果把移动医疗分为院内、院外两大领域,那么,影响院内的移动医疗应用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WiFi。院内的移动医疗将医疗信息化向前推进了“五十米”,然而,尽管需求很强烈,但限制很多进展并不理想,所以并不像院外这么热闹。

上海每家医院都有应用,我把医院业务应用分为五类:第一类医疗流程;第二类是问诊、诊断;第三类是手术或住院诊治;第四类是健康管理;第五类是医院内部运营。

院内移动应用有哪些?

第一类是延伸性应用,以WiFi为导向,比如:移动医生、移动护理、移动输液、移动药师、移动办公、移动支付、移动挂号及预约、移动查询等,医院对这样的应用是有需求的也有实践,可为什么难发展呢?孟丽莉表示,问题主要在WiFi。其中,移动支付对医保患者并没有完全开放,还要到现场重新刷卡、重新结算,移动支付要走的路还很长。

第二类是独立型应用,需要专业或后台支撑,比如:以3G/4G为主导穿戴式设备、物联网、寻医问药或问诊、知识库、移动导航等。

移动医疗院内声音:想要快速升温并不容易

作为一名医院信息化建设者,孟丽莉深知,在进行移动医疗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医生的需求,也要将病患的需求考虑进来。“需要考虑现实的问题,医生中的‘IT粉丝’并没有那么多,需要我们去引导他们来关注信息化。”

孟丽莉介绍,仁济医院也在尝试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利用穿戴式设备,记录异地病患每天的运动状况,监测心跳、血压体重等数据,定期、按日发送给医生,医生可根据患者体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指导病患通过饮食和运动,帮助其改良身体状况,缓解病症。病人越来越多,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医院的力量有限,而且可穿戴的设备用到临床一定要先进行认证,找到良好的商业模式支撑,才能获得快速发展。目前,医院在这一领域还在进行深入探索。

仁济医院已经做了两年的医生查房,移动推车、PDA等设备都齐全,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临床上的抱怨呢?孟丽莉强调,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源自网络问题,二是使用者觉得设备不方便。查房工作很特殊,使用者的工作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设备应用效果。移动医疗产品功能也许很强大,医生查房、护士护理都能支持。然而,医护人员未必买账,他们觉得移动医护并不好用,因为这些系统并没有结合他们的使用习惯来开发:主任查房时,管床医生不能立刻调出病历,因为找不到入口;下医嘱时,医师助理没办法快速录入医嘱信息,急得满头大汗。诸如此类问题一多,医护人员怎么会买账?在分秒必争的医院里,真正帮助医生省时省力的产品才会受欢迎。

掌上健康医院的关注度到底有多高?

“不出家门、不用排队就可以通过手机轻松预约门诊,叫号查询和医院信息中心实现同步对接,点点手机就能知晓当前门诊叫号顺序,”这样美好的愿景一下子受到了医疗机构的青睐,利用手机的移动便携特性充分应用到了医疗流程中,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就医过程,方便了患者。很多医院都在应用,但是真正使用的人也许并不多,几千位患者在挂号,看起来应用的还不错,跟该时段的患者总数比,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

就医的群体中,脱网的人群占了很大一块,因为就医模式中存在一个长期的、固化的习惯性思维,这是我们探索中真正遇到的挑战。孟丽莉强调,实施掌上医院应用时一定要多方考虑,比如:使用对象的定位是什么?功能齐全吗?医疗资源与数据是否安全等等。

移动医疗未来发展

上海启动“1+1+1”看病新模式给移动医疗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家庭医生、医疗安全、用药安全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1+1+1”看病新模式。

“1+1+1”: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探索“1+1+1”医疗机构组合,即社区居民签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市民患病后,先前往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再转诊到二、三级医院就诊,医保报销额度将更加优惠。社区卫生服务被置于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医保费用的使用管理也将逐步交由家庭医生负责。

互联网给医疗行业带来一个变革的、创新的空间,孟丽莉认为,移动医疗在优化医疗流程中互联网凸显其作用,要想释放能量需要满足下面几个因素:

- 移动医疗需实用、贴切,才有生命力;

- 移动医疗互动应用需打破围墙与壁垒;

- 基础设施与政策法规进一步修订完善;

- 移动医疗将成为医疗互联新的增长点;

- 移动医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感悟:

“移动互联”不仅仅是网络的连接,更是移动互联网产业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连接;

移动互联给我们带来更丰富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特性,创造性的变革医疗服务流程,改变就医模式;

移动互联正在将移动医疗向移动健康逐步拓展,形成新的移动互联医疗概念;

线上线下的互动将形成医院大数据,产生新的价值,可能会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移动医疗  孟丽莉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