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医院CIO呼吁移动医疗发展稳步推进
医院CIO呼吁移动医疗发展稳步推进
  • 2015-04-07 09:55
  • 作者:佚名
  • 来源:大众日报

 各大医院微信公众号、微导诊平台、APP软件、支付宝钱包等移动医疗终端纷纷上线,实现手机挂号、缴费、化验结果查询等服务,构建“掌上医院”。近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各医院移动就医平台建设良莠不齐,患者使用率普遍较低。

使用偏离“主流”人群

“不太会玩微信,也不知道还能通过手机挂号。”记者走访省城几家大医院,随机询问20余名前来就医的患者,八成患者表示从未用过微信和医院APP等手机终端进行预约挂号、报告查询等就医流程。

多数患者仍习惯现场挂号缴费的传统就医方式,“掌上医院”的功能知晓度和应用率都较低,且推广使用进程缓慢。“来院就诊的患者,中老年人居多,而这部分人群,对微信平台、手机APP等移动就医平台接触少,接受程度低,使用传统的现场挂号和电话预约就诊仍是‘主流’。”某省直医院门诊病人服务中心护士长介绍,关注医院微信平台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群体,农民工和老年人群体缺乏移动就医平台的使用知识和热情。

采访中,济南市历城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对“掌上医院”有所知晓,但出于个人信息、资金安全以及网络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等方面考虑,她仍选择现场挂号,排队就医。复杂的网络环境,使人们对于新兴的移动医疗普遍持谨慎态度。

山东省立医院门诊部主任刘静表示,互联网移动医疗发展是大趋势,但患者的就医习惯改变仍需很长时间。“掌上医院”是对传统诊疗模式的一种补充,未来使用比例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平台仍要过技术关

实际体验多家医院的微信预约后,记者发现,平台建设良莠不齐,使用体验差异较大,存在跳转速度慢、操作流程复杂以及页面设计粗糙等问题。

医院网站预约接口直接嫁接微信订阅号平台,手机打开电脑版网页时,页面贴合度不高,操作体验不佳。且在无WiFi的网络环境下,手机端相关页面跳转困难,患者多因此放弃使用,所谓的移动就医平台成为“摆设”。

相对微信平台,只有极少数医院自主研发了移动APP软件,但功能列表中的“在线咨询”、“健康档案”以及“手机支付”等功能多未真正开通,呈“摆设”状态。有医院信息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些功能不仅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力后台跟进,还需考虑技术和政策问题。

医院信息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移动就医平台的开发建设。“医院HIS系统与第三方移动平台对接,才可实现患者通过手机上的第三方软件完成相关就诊流程。这与早期医院系统成熟度以及接口标准都密切相关。”某省直医院网络信息部门负责人介绍,各医院都在积极推进移动就医平台建设,但因信息化底子不同,推进过程仍需度过技术难关。

谨防一阵风、低水平重复建设

众多互联网公司聚焦移动医疗,平台重复建设、同质化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曾经有十几家互联网公司来我院寻求合作,搭建APP移动就医平台。”一位医院网络信息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互联网公司多希望通过与大医院合作,提高平台使用“人气”,占领健康市场。

“而这些APP平台的模块界面、功能相似度几乎是100%。”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各类从事健康管理的公司多借助微信平台,开通服务号或自主研发APP软件,嵌入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手机支付等功能,并布局全省乃至全国,造成一家医院落户多个平台。

患者对这些类似产品也是一头雾水,选择困难。目前,大多数医院可进行网上预约,或通过自助机挂号、查询、支付等。医院自主运营的微信公众号、APP软件以及“支付宝钱包”、“微导诊”等第三方移动平台,功能定位普遍相似。

“但其中有多少产品,多少功能真正成熟实用?会不会是一阵风?”业内人士对此表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值得警惕。

医院有责任保护患者个人信息以及账户安全,对于各类移动医疗平台建设,应持谨慎合理的态度。多位医院信息中心负责人均表示,移动互联网进入医疗行业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缺乏行业和法律规范,呼吁移动医疗发展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掌上医院  
  • 分享到: